谷歌重塑商业新模式?

王如晨

一个奇怪逻辑让我对谷歌并购摩托罗拉充满警惕与担忧。谷歌CEO说,收购主要在于获得摩托1.7万项专利,于是公众将此解读为对苹果的反击,后者近来挑起多项专利诉讼。

这个逻辑的奇怪处在于,既然摩托罗拉有如此多专利,那面对苹果,这个没落的贵族为何不亲自实施专利阻击,赚快钱安抚愤怒的投资人?要知道,苹果可是导致摩托罗拉没落的直接元凶之一啊。

摩托罗拉的专利恐不足以胁迫苹果。谷歌收购它,大概意在防守而非反击。如果停留在防守层次,那整合摩托罗拉,真正用意恐怕不会是纯粹的专利——谷歌没有必要成为一个坐收专利权益的企业。

在我看来,谷歌是在借此重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过去几年,它被视为移动互联网英豪,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至今还没有真正具备整合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能力,仍然只是一个互联网企业。

拿Android来说,这个2005年买来的操作系统,名气虽大,但开放的模式形成的是极度分散的局面,谷歌自身根本没有能力掌控产业链。分散的好处当然很明显,它可以短期形成一个产业链,但弊端在于各自为战,市场高度同质化。市场上最火的Android智能终端,无论手机与平板,模样都非常像。

封闭的苹果不一样。它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应用平台,甚至终端定义权力,如此可以形成差异化方案,响应、掌控市场的效率会更高。加上它有多年硬件及终端产业经验,站在纯粹互联网一端的谷歌,即便Android系统再完善,也很难与它抗衡。

收购摩托罗拉则可以让谷歌获得终端经验,快速响应市场。如此,可以局部消除开放阵营的混乱与同质化,建立一种相对规范的标准。就是说,它可以借助旗下摩托罗拉的经验,为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参照。

我认为,这是一种创新的弹性商业模式。与苹果相比,它能给谷歌注入通信业经验,让它真正形成移动互联网巨头气质,同时,让摩托罗拉独立运营,又不妨碍开放阵营的合作。

事实上,从视窗一端渗透进来的软件巨头微软,一直觊觎着这一目标。公众认为,谷歌收购摩托罗拉,将促使微软与诺基亚强化合作,甚至不排除资本合作。如果新的案例出现,全球将诞生两家既不同于单一开源模式,又不同于苹果模式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届时,基于它们的开发商想必也会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这一动向,三个月前,似已有迹象可寻。年初,谷歌忽然宣布,暂时停止android3.0版本的授权,外界一度担忧它会走向封闭模式,不过随后谷歌宣称,暂时停止,不是封闭,而是将系统打磨完善。这或许意味着,它已经难以忍受过度分散的单一开源模式了。

但是,新的商业模式,对于谷歌可能带来重大挑战。它必须清楚地遵守着开放与封闭的边界。比如,它必须保证,摩托罗拉的发展不能建立在其他合作伙伴的牺牲基础上。而且,未来,谷歌不能借助摩托罗拉的专利阻击合作阵营牵手第三方系统,比如微软。笔者认为,面对这一挑战,13岁的谷歌可能将经历波折。

这能从谷歌接连收购动作上看出来。它虽然拥有庞大的搜索客户群,但已遭遇创新困境。当初买下Android,正是着眼于移动应用的培育,如今收购摩托罗拉,则在于补通信业课程,最大的挑战自然在于两者的融合上。

事实上,也不只是谷歌,苹果也已经到了创新的极限阶段。按照过去的规律,今年它应该有革命性的终端产品问世,但是前不久的开发者大会上没有传出新终端消息,它的iPhone5、iPad3恐怕只是前代产品的改良。乔布斯只是推出了苹果云服务模式,这一泛滥的概念,即便应用普及,也很难掩饰全球科技业共同遭遇的创新难题。

摩托罗拉值125亿美元吗?

张京科

尽管手握391亿美元现金,但是一下拿出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值吗?

如果从专利角度看,似乎很值。目前摩托罗拉移动拥有1.7万项专利,另有7500项正在申请中。

对手苹果也没为此少花费。上月,苹果与微软等6家公司以45亿美元击败谷歌,团购了北电6000余项专利,覆盖了无线通讯、4G、数据网络、光纤、语音、互联网、半导体等领域。

这一下让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陷于专利围剿之中,Android阵营两大终端巨头HTC和三星相继遭到微软和苹果的专利诉讼。其中HTC被判每个设备将向微软支付5美元专利费,据称三星每部设备需要支付的专利费高达15美元。同时HTC亦被法院裁定为侵犯苹果两项专利。

面对Android阵营“小兄弟”被人轮番欺负,谷歌起初似乎束手无策,只能口头表示支持。HTC和三星等公司开始也多有怨言。看上去,Android操作系统有望沦为微软、苹果的打工仔。

如坐视不管,看看谷歌会为微软和苹果赚多少钱?Gartner数据显示, Android智能手机上季售出4700万部,增长超过300%,如一部最低支付10美元专利费,今年Android操作系统阵营将向微软、苹果支付20亿美元。IDC报告则显示,到2015年,全球43.8%的智能手机将为Android手机,高达4.3亿部。

如此计算,Android阵营2015年一年向两大对手公司支付的专利费用就将达到43亿美元,从现在起五年内累计向微软和苹果支付的专利费也早就超越125亿美元。但收购成功之后,谷歌既可以避免对手的增长,又确保了本阵营手机销量的增长,可谓一石二鸟。

除了专利之外,谷歌还可以额外获得摩托罗拉移动部门颇具实力的硬件制造以及研发、设计能力。麦格理发布的一份有些略显一厢情愿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的华为一直希望购买一家美国通讯公司,如果谷歌保留专利,然后将摩托罗拉移动卖给华为,将家用产品(电视机顶盒)业务出售给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将进一步回收投资。

同时,现在美国高通胀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使得谷歌手里的大量现金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所以从资产增值的角度看,谷歌也需要花出该笔现金。

对于谷歌来说,还有一点值得安慰之处。第二季度,摩托罗拉移动公司账上拥有31.16亿美元的现金及短期债券,如果不计资产中负债部分,谷歌付出的钱就更值了。

不过一位摩托罗拉移动的股东认为125亿美元出售,显然太便宜了。这位名叫约翰·基廷的摩托罗拉移动股东向芝加哥法院提起诉讼,将摩托罗拉移动CEO桑杰·贾和谷歌及摩托罗拉移动的9名董事会成员告上法庭。“这一报价无法对股东提供足够的补偿,既无法体现公司的原有价值,也未考虑公司作为谷歌战略资产的未来价值。”

当然谷歌还有一项更大的潜在麻烦是,如果由于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导致HTC和三星移动等手机厂商转投其他手机操作系统,那么谷歌就真赔大了。

摩托罗拉走向末日?

沈娟

83岁的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后,是否还有机会像IBM那样庆祝自己的百年诞辰?

我们看到的摩托罗拉,似乎正在一步步走进自己的坟墓:在全球手机市场,它的最新市占率仅为2.4%。即便是2007年连亏三季被三星超越后,当时还曾是全球老三。尽管痛定思痛后战略有较大转移,但“hello,Moto!”这句婉转的广告词,很可能变成“goodbye Moto”了。

也许谷歌的并购形成的GM联姻局面,能带来价值和产业链整合空间。但是提到摩托罗拉,却已经是一个配角。

在商业世界,我们很少看到被收购者能够在逆境中成长为大牌的。保持摩托罗拉独立运营,这类漂亮的表态都是废话,它解决不了摩托罗拉的根本造血问题。谷歌要么不停地收购三妻四妾,从而保持Android阵营的良好成长,要不只能任由合作伙伴心有芥蒂或者有所保留地寻找其他操作系统。后者肯定不是谷歌所要的。这也注定,谷歌大树下的摩托罗拉,作用之一是专利,之二是为Android产品开发和试验做更好的样本,如此可以让谷歌带领的Android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国消费者开始熟悉手机不能不说是从摩托罗拉开始。人们对它的感情,几乎和它的诞生地的消费者一样深。以至于当摩托罗拉从老二的巅峰被超越时,中国媒体曾一片惊呼,明显不甘。

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身边的人使用摩托罗拉手机,甚至没有人谈论它,只是深深怀念那个“手机就是摩托”的时代。但怀旧情绪无法拯救摩托罗拉。对它来说,就像一个曾经风光过的明星,看着新近出炉的影帝影后,多会感慨一句我也曾经年轻过。

我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以摩托罗拉未被收购之前的发展路径,要在未来获取市场份额的崛起几乎是不可能了——前有三星、HTC,后有华为、中兴,它们甚至已不把摩托罗拉看成竞争对手——但背靠谷歌这棵大树,反倒是原本没有可能的事情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至少它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2%以上的市场份额不被继续侵蚀。

这两年,对于摩托罗拉手机来说,或许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一个企业的市场排名,第二还是第三名的座次是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代表着你到底是一线明星还是二、三线;如果身处第六名或第八名,人们几乎不在乎它的存在,即便你还有一小撮忠实的粉丝。

商业世界需要有一种服输的勇气。过气明星摩托罗拉完全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比所有旁观者要早,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

看上去它早就在寻找退路,眼下投身谷歌甚至都高过它的期望:2011年初,它分拆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接着将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中的网络资产以不到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诺西,然后为摩托罗拉移动寻了好婆家。7个月内,三大整合动作均涉及资产处置,背后的动力,当然有那个急着套现的大股东卡尔·伊坎,但我们也看到了摩托罗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我一直不看好一个传统领域的领导者能在变革中带来领导作用。新行业必然诞生新巨头,出现全新的模式与思维。过气的明星很难理解,也很难做到。

资产处置和品牌管理是摩托罗拉现在可以好好做的两件事,毕竟这还算一笔丰厚的遗产,处置得好,够享用一阵子。至于未来有没有一个叫做“摩托罗拉”的明星已不再重要。插图/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