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股票 > 亚洲股市 > 正文

揭开高价发行僵尸股画皮:汉王神州泰岳在列
2012-07-04 10:26  第一财经日报  彭洁云  我要评论()
字号:T|T

A股整体持续疲弱,却挡不住部分热点板块阶段迸发出的炒作热情。

不过,市场中有那么一个群体特立独行,它们曾经头顶着耀眼的光环,投资者以高发行价、巨额超募夹道相迎。然而,它们上市后股价却连遭重挫,之后便展开了绵延不绝的平滑向下,没了跌宕起伏,少了往日的喧哗,走势如同“僵尸”一般。

它们有的遭遇行业下滑、产能过剩,有的则面临概念现形、光环褪色,高价发行变“僵尸”各有原因。而上市时投行过度包装,询价机构推波助澜,却掩饰不了基本面恶化的态势,是它们快速被市场遗忘的相似路径。

投行现形 监管“紧箍”渐紧

有些IPO项目曾经光彩夺目,但疯狂过后业绩却与发行价严重不匹配,最终股价从“破发”到一落千丈,从此再无起色,沦为“扶不起的阿斗”。保荐机构在这其中可谓形成推波助澜之势,受到市场普遍质疑。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层日趋收紧对投行的“紧箍”,并出台多项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使投行保荐不力的空间有限许多。

投行过度包装遭遇监管重拳

在本报所筛选出的“十大僵尸股”中,不乏由于投行过度包装,或是尽职调查不力所导致的财务造假案例。其中,海普瑞的保荐代表人还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海普瑞在上市时以148元创下IPO“最贵”发行价,募集资金净额高达57.17亿元。发行价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在招股说明书上自称 的“国内唯一一家获得FDA(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而这一FDA的唯一性资格至今仍备受市场质疑。有媒体报道称,国内包 括山东烟台东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数家公司的肝素钠产品已经获得了FDA认证。

除此以外,海普瑞也由于业绩大幅变脸,导致其“第一高价股”的神话破灭,股价被“腰斩”,标榜及包装其高成长性的保荐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1年,被标榜“高成长性”的海普瑞营业利润仅增长了14.2%,股价却下跌了63.7%。

证监会因此对中国建银投资保荐代表人冒友华、王韬予以处罚。称其在对发行人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等事项的尽职调查没有勤勉尽责。

而另一大“僵尸股”庞大集团的保荐人瑞银证券也是备受争议,其2011年三季报营业利润下滑84.5%,一度被认为将达到营业利润下滑50%的监管红线,最后涉险过关。庞大集团2011年年报显示,当年营业利润仅为9.2亿元,同比下滑45.4%。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72条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公开发行证券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中国证监会可 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而民生证券两名保代则没有那么幸运。保荐代表人马初进和张星岩保荐的大连科冕木业IPO项目,由于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降50%以上,于去 年11月被处以“三个月内不受理保荐代表人负责的推荐项目”的信用监管措施。这也是首例因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而受到惩罚的保代。

近一年来,在保荐项目业绩“变脸”及过度包装方面,证监会可谓重拳不断。据本报统计,去年全年共有14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监管措施,一家证券公司被出具警示函。其中,平安证券的周凌云和林辉因保荐胜景山河直接被亮“红牌”,双双被撤销保荐代表人的资格。

今年以来也有四名保代被罚,道明光学和金河生物两个IPO项目的四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了信用监管措施。海通证券的赵慧怡和顾峥因此前闹得沸沸扬 扬的“张冠李戴”招股书摆乌龙事件被出具警示函,银河证券的黄健和韩杨则因对专利失效核查不充分等事项被监管谈话。这也是今年以来监管层首次披露对保荐代 表人的“黄牌”警告。

纠偏措施不断出台

今年以来,监管层在新股发行改革方面不断有纠偏举措出台。

2月1日,预披露新政实施,招股说明书从原先的上会前5个工作日披露到现在的提前一个月,预披露环节也前移到初审阶段。通过提前预披露时间,大 大加强了市场的监督力度和作用,归真堂、来伊份等企业因为各种风险问题的提前爆发上市进程受到影响,海澜之家、青海小西牛乳业等企业更是因此上会被否。

4月,证监会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荐业务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进一步强化了保荐机构整体责任,强调了保荐机构在质量把控、风险防范、质地优化方面的责任。

有投行人士表示,《意见》中颇受关注的是,通过增加单个保代的签字数量而使能者多劳。证监会人士也曾表态将增加保代考试数量。当保代资源不再稀缺后,可对保代队伍进行净化,将保荐能力不济的保代淘汰出队伍。

而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新股发行市盈率超过行业平均市盈率25%将披露更多信息”的政策红线,也被看作是约束发行人和投行利益绑定而共同助推新股发行市盈率高企,强化充分信息披露的一项举措。

并且在多次保代培训上,证监会发行部领导也强调,对业绩、成长性预期等方面弱化行政审批,强化信息披露;对招股书中“领先”、“唯一”等宣传性表述的限制;并且将问核程序前移,项目负责人、质控部门、合规总监、内核小组都要问核。

揭开高价发行“僵尸股”的画皮

杨勇

那些曾经的高价股,甚至是市场凤毛麟角的百元股,有不少经历大幅下挫后进入长期小幅波动甚至横盘,俨然已被市场遗忘。回望曾经的辉煌,再对比现状的惨淡,每一只个股都是一部投资血泪史。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按照发行价、历史价格、破发率、当前走势等指标,从A股市场筛选出新股发行重启以来曾重创投资者的十大“僵尸股”:海普瑞、华锐风电、汉王科技、神州泰岳、金风科技、国民技术、合众思壮、世纪鼎立、康芝药业和庞大集团。

揭示这些个股蜕变的原因,透视风险,才能警示后来者。

海普瑞:最高发行价“现形”

海普瑞上市初期股价一度上摸188.88元的吉利价格,但昨日收报21.42元(复权44.88元),累计最大跌幅76.24%。

海普瑞发行价为148元/股,对应73倍市盈率,这是A股史上最高发行价,也让海普瑞成为两市“股王”。事实上,以A股历史上第一高价发行的海普瑞,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提出是“我国唯一获得美国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出口企业”,成为支撑其高价发行的重要依据。不过,时至今日,除初期受到市场短暂热捧后,海普瑞上市后绝大多数时间均处在破发的状态。公司保荐人为中投证券。

近期引发海普瑞股价暴跌的导火索是其去年4月19日发布的2011年一季报——公司2011年首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11%,且由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降,预计2011年1~6月份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30%~50%。业绩下滑引起连锁反应,机构纷纷夺路而逃。

证监会在去年7月1日发布保荐人监管信息,对海普瑞的保荐机构中投证券的王韬、冒友华两名保荐人出具警示函。理由是“在保荐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中,对发行人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等事项的尽职调查没有勤勉尽责”。

华锐风电:

用过往业绩估值的尴尬

华锐风电二级市场价格从来没有站上发行价90元/股,昨日收报7元(复权29.11元),破发率67.66%。

2010年1月13日华锐风电上市,作为主承销商,安信证券着重对公司“高成长性”进行了说明。安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公司2010年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是2.82元、3.81元、4.92元,公司招股说明书中的业绩数字显示,2008年~2010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96%、200%和50%。不过,上市首日,华锐风电便宣告破发,令投资者损失惨重。

根据华锐风电201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66%;实现净利润7.7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2.84%。今年一季度,华锐风电业绩继续低迷,公司实现净利润5675.87万元,同比大降87.06%。

汉王科技:

主业遭遇替代风险

汉王科技二级市场最高价曾经达到175元,现价仅为11.27元(复权22.54元),缩水率达到87.12%。

2010年3月3日上市的汉王科技,其发行价格41.90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68.69倍。不过,这只曾经被券商称为“智能识别龙头,电子阅读新贵”的个股,如今却少人问津。公司保荐人为中德证券。

在上市之初,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微博)曾表示,因电纸书全面取代纸质书的过程可能长达十数年,预计至少未来3~5年,公司仍将保持三位数的高速增长。

2011年,汉王科技营业收入下降56.90%,综合毛利率从2010年的40.11%下降至2011年的17.18%。今年一季度汉王科技继续亏损1955万元。

不仅业绩不理想,汉王科技高管的减持也备受争议。去年3月18日,汉王科技发布数据尚漂亮的2010年年报,该份年报并未披露公司一季度业绩可能“变脸”的信息。3月21日,汉王科技9名现任高管集体减持手中股份,9名高管在当天合计减持了120万股自家股票,累计套现8710.67万元。不久后的4月18日,汉王科技发布一季度财报,预计亏损4000万至5000万元。

神州泰岳:受累寄生模式

作为创业板市场曾经的“王者”,神州泰岳二级市场最高价一度达到237.99元,现价18.49元(复权56.78元),缩水率76.14%。

神州泰岳于2009年10月30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公司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不过,市场对神州泰岳颇有争议,认为其过度依赖中国移动(微博)飞信业务的订单,像是中国移动的“寄生公司”。资料显示,以飞信为主的电信业务分别占神州泰岳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90.16%、89.67%和83.68%。

中信证券在神州泰岳上市的过程中既是股东,又是保荐人,中信证券子公司金石投资2009年5月以13.2元购买神州泰岳股权,4个月后,中信证券帮助神州泰岳提供高估报表获得58元/股的发行价,价差高达45元,而神州泰岳上市首日的开盘价高达100元。

国民技术:

新支付手段的烦恼

国民技术的发行价为87.5元/股,对应市盈率为98.33倍。公司保荐人为安信证券。国民技术2010年4月上市,上市首日涨幅达79.78%,公司上市当日便拿下了“第一高价股”的称号。

如此强劲的走势,在于市场对于国民技术所谓自主移动支付标准相当看好。在手机支付行业,国民技术是2.4GHz标准核心技术的掌握者,业内此前预计2.4GHz将会成为中国移动“钦点”的主推标准。不过,自2010年6月初开始,市场就开始传言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行业调整战略,可能会放弃此前主推的RF-SIM(频率为2.4GHz)标准,转而选择SIM-PASS(频率为13.56MHz)。从传言开始,国民技术股价开始持续下跌至今,似乎从当初的高发行价走向了“价值回归”之路。

国民技术第二大股东中兴通讯自限售期一年满期之后,便开始不断减持国民技术。截至去年11月16日,中兴通讯已经累计8次减持国民技术3969万股,累计套现约10亿元。

金风科技:

产能过剩的悲剧

金风科技二级市场最高价曾经达到160元,现价6.77元(复权32.1元),缩水率80.82%。

2007年12月11日,公司保荐机构海通证券在当时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公司2007~2009 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1.20、1.61、2.08元。2010年7月23日,预测2010~2012年公司每股收益为1.08元、1.43元和1.97元,年均增速35%左右。

业绩上,2007年至2010年,金风科技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不过这一业绩连续增长的势头在2011年戛然而止,2011年公司实现收入 128 亿,同比下滑27%;净利润6.1 亿,同比下滑74%。今年以来,金风科技业绩继续低迷,一季度金风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下降8.41%,而净利润为617.7万元,同比大降97%;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 50%以上。

合众思壮:星光渐暗

合众思壮二级市场最高价达到113.98元,现价17.37元(复权28.12元),缩水率75.33%。

合众思壮的发行价为37元/股,对应市盈率为59.68倍,公司保荐人为招商证券。

合众思壮在上市之初因为篮球明星姚明的光环而备受关注。不过,上市不久该股便开始了漫长的下跌。

公司2010年营业总收入为4.03亿元,同比下降5.52%;营业利润368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28万,同比下降36.54%。

这样的业绩已经波及该公司IPO的保荐人招商证券。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其中包括,“公开发行证券并在主板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

世纪鼎利:产品转型

世纪鼎利二级市场最高价173.96元,现价11.38元(复权46.72元),缩水率73.14%。

世纪鼎利发行价为88元/股,对应市盈率为123.94倍。在上市前的2009年和上市当年2010年,世纪鼎利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其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更是极力推荐,从世纪鼎利上市至今,平安证券一共对世纪鼎利发出6份评级研报,其中5份都给予“强烈推荐”。在一份研报中,平安证券研究员非常看好世纪鼎利未来前景,“受3G网优产品采购、网优服务规模扩大,2010~2012年公司收入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9.9%以上。”。

不过,在上市的第二年即2011年,世纪鼎利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下滑,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18.96%;净利润8840.68万元,同比下降53.33%。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737.45万元,同比下降79%。

康芝药业:尼美舒利重创

康芝药业发行价60元/股,现价13.39元(复权27.15元),破发幅度54.75%。

公司主打产品瑞芝清(尼美舒利颗粒),占到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的70.65%,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瑞芝清主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的退热治疗以及作为成人的抗炎镇痛二线用药。

去年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尼美舒利口服制剂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要求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尽快修订说明书。尼美舒利被禁用后,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康芝药业的2011年年报显示,该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同比下滑2.45%;净利润188万元,同比下滑98.83%。

作为保荐机构的海通证券随后还发出6份“买入”评级的研究报告,即使在尼美舒利事件发生时,海通并没有及时修改评级。

庞大集团:行业困局

庞大集团发行价45元/股,现价6.06元(复权15.22元),破发幅度66.18%。

庞大集团发行价对应的市盈率为39.64倍,该股网上中签率高达21.57%,成为A股有史以来“最容易”打中的新股,网下配售比例更是高达57.97%。高中签率的结果便是,庞大集团上市首日下跌20%。

而公司保荐机构瑞银证券在庞大集团上市时出具的一份题为《驶向盈利蓝海的中国汽车经销业航母》的投资价值报告指出:“预计公司2011、2012及2013年净利润将增长27%、30%和20%,分别达到18.1亿、23.5亿及28.5亿元。”

去年8月29日,庞大集团公布2011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75亿元,同比增长2.90%;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36.2%;经营活动现金流-30.98亿元,同比下降219.52%。业界一片哗然,其上市的保荐机构瑞银证券也成为舆论一时的焦点。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科技股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