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互联网发展风起云涌,网络媒体迅速崛起,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主要新闻网站,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既发挥传统的媒体资源优势,又遵循新媒体的发展规律,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传播能力,为唱响网络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壮大网络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迎接党的十八大推动网络媒体科学发展”专题报道,旨在报道网络媒体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引导和促进网络媒体健康、科学地发展,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更大贡献。此专题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网络导报社承办。敬请关注。

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

完成改制,登陆A股,作为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的领头羊,人民网的成功上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议和追捧。热闹过后,创造了资本市场两个第一的人民网,如何带着新的光环走得更高更远,也成为人们更为关注的话题。而在舆论环境愈发复杂,商业竞争愈为残酷的当下,如何更好地总结人民网的实践和经验,思考人民网未来的前景和使命,则是人民网总裁兼总编辑廖玒考虑最多的问题。

“四力之和,造就人民网今天”

人民网,有很多日子值得纪念。但其中有两个特殊的日子,总是会被一并提及:2009年9月,作为首批“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之一,人民网紧抓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机遇,迈出了转企改制的关键步伐;2012年4月27日,人民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在这段前后相差两年半的时间里,人民网完成了从传统事业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蜕变,无论是对于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闻网站改革,还是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这个过程中遇到过艰难,也接受了不少考验。”回想起那段时间,廖玒深有感触。“内部管理方面,主要是以制度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经营管理方面,强调在规范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拓展;技术方面,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从内到外,人民网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慎重。

尤其是在一些细节处理方面,则是更加注意。廖玒向网络导报记者说,和其他新闻网站相比,人民网付出了很多,但是也很幸运。“人民日报社张研农社长归纳了四句话:‘中央给力,部委出力,部门合力,人民网努力’,四力之合才造就了人民网的今天。”廖玒对此深有感触。

“人民网上市,创造了资本市场的两个第一,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新闻网站,填补了A股市场同类上市公司的空白,是对国内互联网市场资本化运作进行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央媒。”廖玒坦陈,人民网将新闻采编纳入整体打包上市后,对人民网而言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不过,上市给人民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做出符合我们身份的新闻”

挑战之一就是来自于越来越复杂的舆论环境。

“舆论环境复杂多变,最能考验媒体人。做出不一样的新闻,做出符合我们身份的新闻,做出只有我们才可能做出的新闻,把我们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出来。”廖玒说,提高舆论的引导能力、传播的亲和力、网站的影响力,一直是人民网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此,人民网下足了功夫。“近几年来,人民网原创报道比率大幅增加,舆论监督效果日益明显,全媒体的新闻报道常态也更加吸引网民。此外,在提升海内外影响力、加快海外战略发展的步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廖玒说,目前,人民网不仅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同时还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地成立站点,国内、国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另外,在扩大品牌影响力,保持央媒权威性的同时,人民网还力求打造网站的亲民性。人民日报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舆论喉舌,而作为其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知道,她同样肩负着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使命。“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但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搭建官民互动的桥梁。”廖玒举例说,强国论坛,被网友誉为“最著名的中文论坛”、“民间智慧的海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被网友评价为“新时期的延安圣地”;地方领导留言板,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仅去年一年,就有近5万件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直接得到解决。

确实,人民网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壮大网络主流舆论方面做出了引领性贡献。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和相生共进。

“人民网自始至终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永远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廖玒说,人民网的无数个实践已经证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能够融合并互相促进。“人民网的权威性、公信力是人民网经济效益的前提和保证,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样能够促进人民网品牌和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人民网的不断壮大,也会更好地回报股民,更好地回报社会。”人民网将此总结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投资者受益”。

“促进学界与业界对于后备人才的共同培养”

除了在舆论监督与经济实力提高上取得的不俗成绩,人民网还在进行着其它有益的探索。从2008年开始,其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11所高校12所院系启动“人民网奖学金”项目。其中清华大学包含两所奖学金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计算机系。

廖玒介绍,这个项目对每所高校的资助金额为36000元/年(中央美术学院为5万元/年),以发放奖学金的形式,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以“人民网优秀论文奖”、“人民网优秀技术课题研究奖”、“人民网优秀设计作品奖”评选等方式,鼓励学生对网络新闻、网络传播、网络设计、网络技术等进行思考、研究和实践,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仅2011年,11所奖学金院校共评选出了近百篇优秀学生论文和作品。

“去年开始,人民网还向各奖学金院校发布定向研究课题,请高校展开以人民网为主体的案例教学研究等,双方的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廖玒说,同时,人民网成为各奖学金院校学生的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后备人才。截至今年6月,已有百余名奖学金院校学生到人民网实习。对于高校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特别是新闻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人民网还正在逐步健全实习沟通反馈机制,更好地共同培养后备人才。今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还邀请人民网参与其学生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展开更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

“设立‘人民网奖学金’项目是人民网加强与学界的合作举措之一,不仅扩大了人民网在高校的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互联网相关研究与实际工作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促进学界与业界对后备人才的共同培养,为人民网的发展和人才储备起到了积极作用。”

“引领网络媒体发展潮流”

其实,无论是在改制前,还是上市后,人民网一直走在网络媒体发展的浪潮前。不过,即便如此,人民网并不满足。

“我在上市路演推介中曾说,人民网的优势之一是行业准入政策。在人民网的主营业务中,移动互联网业务是很有潜力的。”谈到目前比较火爆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廖玒表示,在这一领域人民网早有精心准备。

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应用行为的多元化,上网需求多样化,综合性网站优势进一步体现。互联网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用户迁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挖掘其长尾效应,大力发展移动增值业务是必然趋势。他说,其实人民网早在2005年起,就陆续推出WAP门户网站、短信、彩信、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阅读等移动增值业务。其中,手机报主要以人民网内容为主,向手机用户提供新闻、生活、健康、动漫、舆情等内容信息;手机视频业务主要通过电信运营商的视频平台向用户提供视频内容。手机阅读业务主要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向手机用户提供手机阅读服务。而如今,仅就移动互联网业务这方面而言,廖玒透露,人民网已取得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跨地区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并将不断努力推动这一业务的发展。

当然,除了移动互联,人民网还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公司的战略规划是:引领网络媒体发展潮流,进行全媒体网络平台建设,优化产品结构,丰富经营模式,实现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融合,成为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以新闻为核心的、‘多语种、全媒体、全球化、全覆盖’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谈到未来的人民网,廖玒有着更多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