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刘楠 11月8日报道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2Q3中国网购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943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6.9%,于2012Q2环比增加了5.7%。
而在B2C 网络购物市场份额方面,排名第一的依旧是阿里系天猫,市场份额达到46.8%,但较上半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其次是京东商城,占据21.5%,较上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在今年上半年,腾讯B2C市场份额首超亚马逊位居前三,而在第三季度中,被苏宁易购反超,市场份额为3.8%;其他排名依次为:腾讯B2C、亚马逊中国、凡客诚品、库巴网、当当网、易迅网、新蛋中国。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电商企业市场份额存在小幅度波动,而天猫的份额持续下跌,虽然是小幅度,但也暴露出由于京东、苏宁易购等企业的体系完善以及自主经营模式,更被消费者所信赖,而天猫虽然意义上是B2C,确是将淘宝的C2C模式中前一个“C”用第三方企业来担当,所以诚信问题以及货源的真假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这也是阿里系全体电商的通病,这里就需要阿里加强内部的监管力度。
外患未解又见内鬼
整个电商在第三季度仍旧置身水火,垂直类电商以红孩子为首被收购,平台式企业依旧背负只增不减的巨额亏损,传统零售业不敌线上侵蚀负隅顽抗纷纷触网,却都铩羽而归;被资本抛弃的团购更是遭遇合并、倒闭等洗牌运动。不仅如此,企业“内鬼”成为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又一致命问题。
据了解,聚划算店小二由于在招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甚至谋取不当利益,经内部调查属实,发现其中部分小二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甚至触犯法律。阿里系内部“蛀虫”频现的问题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阿里更成立廉政部门查处内部员工违法行为。而随着电商企业的日渐成熟,公司内部员工犯罪现象频现。
在半年前,1号店用户帐号信息泄密事件让本已发展受阻的1号店再蒙黑纱,随后经过日常工作的排查中发现,该事件可能存在人为因素,在与上海警方的协力调查下现已查获1号店网上商城员工与离职员工、外部人员内外勾结,造成部分客户信息泄露,已有11人被公安部门控制。
对此,知名分析师冯林指出,由于许多电商网站对会员信息资料使用的都是明文而非加密的保存方式,很容易被黑客或者公司内部人员获取,从而造成用户信息外泄,“这里面既有技术上的原因,更多是属于管理上的原因。”
屋漏又逢连夜雨,外患未解适逢家贼频现,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文化以及规章制度没有形成规范以约束员工。同时放眼行业内部,种种问题都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的法律法规的缺失有关,从而提供了企业不法行为的便利。用户帐号信息泄露、商品信息不属实、假货等现象需要在法律层面加以定性。
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企业如何走出迷局探寻出路
谈电商色变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过去式,随着网购市场交易规模的稳步增长,企业发展之路依然有迹可循,这也又燃起资本市场对电商的希望,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Q3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投融资诗句监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监测到的已披露的中国电子商务融资事件共有20起,融资总额为127.86亿元,其中风险投资13起,融资金额为34.68亿人民币;企业并购案例5起,融资金额为4.39亿元。发行企业债券案例2起,融资额为88.79亿元。其中,苏宁电器和携程网先后发行80亿元和1.4亿美元的企业债券,为企业募集到了长期发展资金,对企业发展非常有利。
而对于垂直类电商平台,想沿袭以往的互联网IPO经验已经越来越困难,而寻求被收购成为企业存活的首选方案,比如母婴垂直电商红孩子以6600万美元被苏宁电器收购,依附于大平台将自身优势进行整合,以突破困境谋求长远的发展。这样的局势也加速了电商行业的优胜劣汰,而相对“有货”的小企业会逐渐被“大鱼”吞并,进入行业整合期,值得一提的是,团购网站又重新进入资本市场的视野,分析师周翔表示:在经历了市场洗牌后,部分团购公司的估值已经得到风险投资的认可。
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投融资市场的回暖,无一不预示着在经历了长时间寒冬的电商行业将迎来阳光温暖的春天,而环视四周,行业队伍中许多企业早已旧貌换新颜,在发展的大浪潮中,体验不完善以及用户粘性差的公司惨遭淘汰。
如何加深企业内功,以迎接行业接下来的格局变更成为企业日后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企业有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跟得上时代变化的脚步,抓住未来行业的发展走向。电子商务评论员鲁振旺在分析未来电商发展必须抓住的三个趋势时,他认为:一是移动化应用;二是碎片化营销;三是个性化服务,“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利用数据分析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结语:
对此,许多电商内部人士表示,随着市场交易的稳步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的回暖,预示着电商行业仍然有可挖掘之处,面对潜在的巨大发展空间,需要企业间的自律,盲目的价格战不仅伤害了用户也伤害了自己,目前企业促销完全依靠内部制度来规范。据了解,由国家工商总局发起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的立法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将是我国首部电子商务监管法规。而对于电商频繁的价格战促销活动,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电商频繁促销已经让消费这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电商为了竞争需要,要加重宣传,建立一套监管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