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假话漫天飞的愚人节这天,新浪宣布对其首页进行重大改版,而此次改版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新浪首页融入微博,“以满足和贴近用户不断涌现出的在个性化、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等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对于新浪而言,在移动端一直难以有所作为,而此次与微博打通,或将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另一方面对于新浪微博而言,经过过去一年在运营模式上个多次探索,能否借此次改版突破运营瓶颈?还是到头来又是一个“笑话”?我们拭目以待。

微博重新定义门户

刘楠

继此次新浪改版之后,四大门户中除搜狐外都已完成改版,而其中与社交元素的交融和向移动端的倾力,表现出门户类网站在战略上也逐渐划归到同一条线上。

根据新浪公布的微博用户最新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同比大幅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在2012年3月,微博移动端用户首次超越PC端用户量。

显而易见,新浪完全有能力承载未来新浪在移动端的发展,然而新浪却没有为这一航母级别的产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牛华网分析认为,此次新浪首页为强势产品微博、博客以及移动端留有很大的位置,显示出新浪已经逐渐将发展视角转向移动领域,而此次改版或将为盈利铺路。

而此次改版最大的亮点就是门户与微博的融合,整合后的内容将按照用户的喜好,推荐感兴趣的新闻,和精准匹配的本地化内容,另一方面也为新浪广告的高精准投放做铺垫。

一直以来,广告位是互联网企业应收的一大项目,而随着广告费的持续增长,增长空间也已经触及天花板,再难有深度挖掘的意义,此次改版后,“互动性广告”将成为创收的转折点,此前,雅虎也借改版之际与Facebook打通,强调其社交性。分析人士认为,对于新浪来说,优势在于,微博是自己的。

据了解,去年新浪微博已经多次试水“互动型广告”,且收效颇丰。通过商家与用户的互动,让用户参与进来,一键分享、转发,与死板的广告位营销相比较,互动性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不久前,新浪微博也刚做完调整:模仿LinkedIn上线“微人脉”功能。这意味着新浪微博改变过去以媒体平台为主要诉求,正在尝试社交化方向。其次,在新浪微博中增加用户微博阅读量功能。媒体评论认为,该功能被外界认为是新浪微博向草根用户靠拢的信号。

微博大号“互联网那些事儿”表示,新浪门户这次具有交互功能搞搞系统其实也只是粉丝痛的延续,是数据挖掘的继续深化,新浪期望功能广告因为其交互功能,关注功能,后续的CRM等增值能为广告业务重新赢得上扬,也希望缓解微博的盈利问题。

不难看出,隐含在改版背后的是大数据的能量,随着大数据越来越多的被互联网企业所认可和加以重用,大数据已经开始发挥出其巨大的潜力,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进行深度的营销和推广,投其所好,也将为新浪微博的创收增加一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