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陈方 4月21日报道

4月20日,早上八点,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在这场大地震中,互联网在信息的传播、救援等各个方面都再次展现了它的巨大威力。而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在此次震灾中所凸显出的价值也颇为亮眼。

地震袭来,房屋倒塌,幸运的人们成功逃生;不幸的人们则在惊恐中被埋入废墟,有的当场即被死亡之神夺走了生命,有的则怀着希望与绝望的复杂感情等待着救援人员的到来。

危难中,手机成为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纽带。小小的屏幕成为沉甸甸的希望的寄托。但真正托起这份希望的已不再仅仅是五年前汶川大地震时人们所依赖的电话、短信。当通信基站遭到损毁,通信受阻,在移动互联网的支撑下,移动应用、社交媒体承载了人们更多求生的希望,也让人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新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种种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规避负面因素,彰显更多的正面能量是社交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力量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使人们开始接触并逐渐认识到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在这一世界中,“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虚拟的魔力紧紧地罩住了身处实体世界中的人们。跟随虚拟的脚步,无数的人们沉迷于互联网的世界中,难以自拔。人类由此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互联网早已侵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医疗,到教育,到商务,再到社交……互联网的踪迹随处可寻。

但是随着人们需求的提高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基于PC端的互联网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凸显。在与数字世界的关系中,人们越来越不满于自己所处的被动地位,更希望可以让数字世界跟随着自己的脚步,以便在移动中即可轻松接入到互联网网络中。

正是在这一愿景的驱动下,智能手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网得以推行的载体就此诞生。移动互联网时代随之而来。

作为传统互联网的延伸,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更方便地接入网络,更随心所欲地获取信息,也促使大量的移动应用相继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因其蕴含的美好前景,各大传统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对其进行投入,但几年下来,却陷入了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的境地。改变的探索还在继续,但这并不能抹杀移动互联网本身存在的价值。

尤其是在本次的雅安大地震中,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更是凸显出了巨大的价值。危难中,手机成为人们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纽带,而在通信基站遭到损毁,通信受阻的情况下,短信与通话的救助作用极大降低,相反移动应用、社交媒体更多地承担了传递信息的责任。

此次震灾中,LBS成为重要的救援方式。在百度公布的截至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以后,16小时内网友通过百度地图发起的对四川地区整体定位请求及位置信息查询量已高达1.5亿次。由此可见,利用移动互联网与LBS技术,地图已经扮演了信息通道的作用,借此,震区外部网友可以同步了解震区交通、位置状况,灾区的人们也可借此进行互救。此外,通过微博进行LBS定位,也成为灾民获取救援的重要方式。

而在通信受阻的情况下,QQ、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也成为灾民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N_insanity称震中心在芦山县太平镇多人被困。这里不能打电话,只能用网络。也有灾民通过这些平台向外界传递着平安的信息。另外,还有无数关注震灾情况的网友更是不断在这些平台上发布并汲取相关信息。

社交媒体大爆发

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媒体,再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媒介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互联网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依托于互联网,网络媒体得以爆发,对传统的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如今随着微博、微信等各种社交平台的兴起,社交媒体的价值也正在日益凸显。

在本次的雅安大地震中,社交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在信息的传递上呈显出独特的优势,大有爆发之势。

地震发生后,第一条相关信息即来自于微博,距离地震发生时间仅隔14分钟。十几分钟后,雅安地震微博被置顶至新浪微博发布栏。就此雅安地震这一话题在微博上炸开了锅。无论哪个时间段打开微博,灾民的求助、寻人、同胞的祈祷、避震知识、救助提示信息、灾区情况等等满屏全是关于雅安地震的消息。

而鉴于微博在信息传递方面的迅捷,各路救援人员、网友、公众人士、媒体等均会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出相关震灾信息。

新浪微博还开通专门页面,进行寻人和报平安活动;推出微博求助站,通过LBS定位发布救援或求助微博。

来自@新浪微博小秘书的信息显示,在震灾发生后的七个小时内(截至4月20日15时),新浪微博上#四川雅安地震#相关微博达6500万条。1277家政府部门、2086家主流媒体、9290家企业机构和31273位明星名人在微博平台发布地震相关内容。90分钟内,新浪微博公益平台#为雅安捐款#项目筹集善款超过1000万。

在微博炸开锅的同时,微信同样没有闲着。据了解雅安地震发生后,腾讯编辑团队在微信平台紧急上线了“芦山地震救助”公众帐号并认证@芦山地震救助 微博官号用于求助信息对外发布。跟据腾讯方面的数据,截至21日中午12时,已有近10万人关注此微博帐号,实时发送信息量达15万条。

此外,腾讯还同步上线了寻亲平台、寻人微频道,网友可通过上传照片、个人信息寻找亲人,且该平台已同QQ、微信打通。

反思:未来的路

作为一种新型媒体,此次震灾中,社交平台在信息传播方面表现出巨大的能量。但正是在这种能量大爆发的时刻,其先天即带有的缺陷也越发凸显。

微博刚一诞生,即因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便捷与自由而受到人们的竞相追捧。这也决定了其信息的庞杂、无序以及真假的难辨。

此次震灾更是将微博的缺陷暴露无遗。微博上,震灾的信息占满了一屏又一屏。新的出来,旧的很快即会沉入信息的海洋,很难浮出。没有秩序,也难觅线索,快餐式的阅读最终流于虚妄。一切都是碎片,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信息形成了碎片化的思维。

在这样一片信息碎片化的汪洋中,自然少不了小鬼作祟。

新浪微博上有这样一条信息引发万千网友的关注:“一名中学生,名叫周榆棍,17岁,请速回平山县医院,妈妈伤得很严重,想见她最后一面,爸爸号码:18332383039爱心接力,好人有好报雅安地震,求急转,微博微信全用上”。

微博截图

@微博辟谣称经查,该号码归属地为“甘肃平凉”,且2012年12月时既已证实为不实信息,与雅安地震无关。据了解,类似这样的虚假信息并不在少数。对此,@微博辟谣呼吁灾害当前,时间宝贵资源有限,请大家不要被不实信息所误导。

这仅是微博在信息传递方面诸多乱象中的冰山一角。不断预测发布地震信息的@临沂老徐在微博上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更甚者,将震灾看作进行营销活动的契机,传播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打着关心灾情的旗号,背地里干着不可告人的商业勾当。

对于微博上的乱象,网友@豹纹-小矜持表示,这年头骗子当道,你们就是软肋,直接拿你们开刀,没商量。

微博截图

尽管网友@豹纹-小矜持的话有点偏激,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网友对社交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反思。

信息传播的便捷与自由是社交媒体区别于门户网站等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特点。也正是这一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并倒逼网络媒体开始向移动化、个性化转变。不可否认,社交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其种种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规避负面因素,彰显更多的正面能量,是社交媒体亟需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