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王新宇 4月26日报道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视频网站,酷6比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这些后起之秀要资深很多。但似乎现在的酷6陷入了一滩无法抽身的泥潭当中,即使大幅度收窄业务范围也不能阻止公司连续亏损。作为“富二代”,酷6糟糕的业绩让盛大无所适从,犹如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牛华网配图
酷6寒冬:网站定位太模糊
近日,坊间传闻盛大因酷6接连亏损或考虑将其并入盛大视频,就如同当年盛大将起点并入盛大文学一样。消息称盛大视频将借鉴盛大文学的模式,改变原来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培养和建立个人收费机制。酷6全体员工被收编进盛大视频,酷6现任首席执行官施瑜很可能重新回归盛大集团。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计划虽好,但实施起来恐怕并非易事。
在国内,随着盗版销声匿迹,用户已经开始接受正版视频+广告的常规模式,个人收费机制的视频更多将会应用在网络院线,用户通过付费观看热门电影。而以UGC为核心的酷6并不是盛大文学,无法提供一些独家内容,用户可能不会买账。速途网副主编、互联网分析人士丁道师也认为酷6应该更加专注UGC,同时也要注重自制内容的生产。
如果把2011年创始人出走、裁员风波定性为酷6的寒冬,那么现在看来酷6依然没有踏过寒冬。近期的重组传闻再一次将酷6推上风口浪尖,这家国内最早一批的UGC视频网站,已经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丢掉了太多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从一线网站退步到二线网站,从综合视频内容缩减到只做UGC。
酷6现在的UGC精品内容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2011年推出的广告分享计划,即通过分享广告收益吸引拍客上传视频;影视剧内容基本被砍掉,现在留下的仅是一些过时的电视剧和电影;类似于六间房模式的玻璃房反响平平,频道首页直播美女的平均收看人数仅不到百人;与Channel-V合作的音乐专区似乎也被荒废很久,其首页幻灯大多还停留在2012年,作为页面最重要的信息展示区,幻灯理应定期更新。
来自艾瑞的数据显示,2013年3月的用户访问量指数,酷6网仅位列第6位,与前三名的优酷、56网和土豆网相差甚远。而在另外一项月覆盖用户数对比中,酷6网的排名虽然有所提前,但也只是位列第四。
Alexa数据显示,酷6网整体页面人均浏览量自2011年中出现骤降之后,至今一直在低处徘徊,并未有回升或继续下降迹象。2011年中正是酷6创始人出走和裁员风波正劲之时,显然经过两年多时间休整,酷6至今依然未找到合适的方法让网站起死回生。
造成酷6今天这一局面想必并不是盛大愿意看到的,但它却是现在无法回避的。李善友及创始团队出走后,盛大空降高管接手酷6,虽然这已经被媒体写烂,但事实证明半路夫妻确实不如原配好,空降的高管对酷6的发展并没有帮助。
在李善友与陈天桥关于长视频争执发生之后,这家以模仿YouTube起家的视频网站开始专注做UGC,但国内视频行业自2011年也就是酷6宣布转型后,长视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优质广告主开始青睐影视剧,UGC反而沦为了第二选择。易观国际分析师庞亿明认为,专注UGC与酷6想要缩减成本有直接关联,毕竟UGC成本比影视剧要低很多。
但为缩减成本砍掉长视频之后的酷6,好像一只迷途的羔羊,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放下长视频之后,酷6 的UGC之路走的也并不顺畅,且推出的视频社交化战略表现一般,这使得酷6的内容缺乏核心竞争力,加之广告主对UGC视频广告失去兴趣,迷途的酷6还在独自摸索前进的方向。
酷6自治:疗效与时间成反比
传闻称李善友出走是因其主张加大对长视频投入,而与陈天桥意见相左导致。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李善友出走酷6宣布放弃长视频版权竞争。同期,国内另一家视频分享网站56网被人人收购,宣布进军视频社交领域。
从2011年至今,56网和酷6这两家YouTube学徒如今却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宣布推行视频社交化策略之后,56网先后与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国内主流社交平台合作,试图挖掘出Video与SNS之间的潜在价值。在他之前,谷歌已经在做将YouTube与旗下社交网站Google+的整合工作。
酷6则是在2012年初宣布与YouTube合作向海外市场进军,同时在国内联合网易微博和开心网推行视频社交化。酷6与YouTube合作后,根据Alexa数据显示,酷6总流量中有10.89%的流量来自于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7.91%来自于Google。值得注意的是,依赖于社交网络的视频需求和用户的强大分享能力,Facebook目前是全美第二大视频网站。而Google则是酷6海外合作伙伴YouTube的母公司。
按照当时酷6与YouTube达成的协议,酷6可以通过YouTube为其提供的专属频道向海外用户展示原创视频,而酷6也必须跟YouTube分享这些视频带来的广告收益。相比海外市场,国内市场酷6与网易微博和开心网的合作显的异常“低调”。
当初国内社交大战正酣时,网易微博匆忙上线,据小道消息传当时丁磊只同意拨给微博项目500万经费,可想而知网易微博的战斗力如何。去年10月网易曾公布数据称微博用户数已超2.6亿,位居新浪、腾讯之后为国内第三大微博平台。但消息发出后遭到网民质疑,网民指出只要有网易邮箱网易微博便会自动开通,而且网易还会利用旗下游戏推广微博,但实际上网民并不使用网易微博。
2012年5月,酷6与开心网达成合作。作为酷6视频社交战略的又一次延伸,当时酷6与开心网的合作被业内一致看好,并且消息发出后酷6传媒股价甚至大涨10%。但好景不长,开心网在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的夹击下已经疲态尽显,开心网用户越来越小众化,仅在部分白领用户群中流行,主流用户被其他新生社交平台占据。
酷6与网易微博、YouTube及开心网的合作被视为是酷6转型之后的三次自救,然而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业内普遍认为,人人网8000万收购56网可能获得数倍的收益,然而盛大收购酷6却恰恰相反。连年亏损的酷6已经严重拖累了盛大整体的财务表现,即使盛大转型目的明确,但似乎酷6的执行力略有欠缺,总是不尽人意。
如果要用一个词汇描述转型之后的酷6,“差强人意”,丁道师这样告诉牛华网。
易观国际的分析师并不像丁道师这样果断,善于用数据说话的分析师要更谨慎一些。易观国际分析师庞亿明在接受牛华网采访时表示,就目前情况还不能对酷6宣判死刑,也不能单方面看好酷6。她认为还需一段时间观察酷6及盛大的后续动作。
消息显示盛大确实有心补救酷6,盛大总裁邱文友此前称将会不断投资酷6,直到有一天UGC短视频市场成熟,确保酷6网像YouTube一样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且也有消息称盛大或将与传媒大王默多克旗下的新闻集团达成合作,如果消息属实,内容端实力的增强将会有助于酷6的自救。
酷6未来:移动互联网并非坦途
对于视频网站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凶猛来袭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互联网巨头可能会折戟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也可以一飞冲天成为领头人,最明显的案例就是百度和UC手机浏览器。虽然目前,移动视频仅仅是PC互联网视频内容的一个渠道延伸,但显然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机遇更多,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移动互联的参与者们都在梦想着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颠覆者,视频网站也不例外。
很多观点认为移动互联网只是PC互联网的一个延伸,内容上的延伸、渠道上的延伸,比如百度、阿里巴巴,核心业务搜索和电子商务在移动端并没有发生变化,只不过借助智能设备将业务渠道拓展到移动端而已。事实上,移动互联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市场风云变幻任何一个小拐点都可能早就一个大公司,对于视频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目前,大多数的视频网站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是一个内容渠道的延伸,因用户需求所以将互联网的内容搬到移动互联网,而根本上的创新却难得一见。而像酷6、56网这样的UGC视频网站,在移动互联网更容易发展。业内认为,移动视频用户更倾向于短时长的UGC内容和自制内容,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有这样一个先天性的优势,UGC网站还需要将App集大成,将拍摄、上传、分享、点播等PC功能全部复制到App上,同时还要有出色的用户交互体验留住用户。当然,仅仅是这些恐怕还不能算是在移动互联网成功,因为这仅仅是复制PC互联网的开始,如果深层次探求移动视频用户可能会发现更多诉求。
当盛大多媒体创新院院长陆坚担任酷6网首席技术官之后,酷6的技术基因似乎一下子就被激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移动互联网。陆坚不仅对酷6的移动App动了大手术,同时对移动Web端也假手改造,而且据其透露未来还将会进驻更多系统平台,豪言要在移动领域大干一场。
数据分析是陆坚带来的另一项技术改变。据其透露,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酷6网已经对酷6视频APP的精彩推荐栏目做出了改动,将人工编辑推荐变成了机器系统推荐,通过机器智能用户行为的挖掘来做出相应的推荐。“这是一种量化的方法,现在很多产品改进都是通过这样的数据来决定的。”
实际上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用户体验,酷6的技术改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骨髓。许多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单打独斗的视频网站面对移动互联网,大可以嫁接到平台级产品之上。丁道师提出了一种可能性方案,比如将酷6视频内容嫁接到微信平台中,利用微信的3亿用户为酷6服务。除微信外,搜狐新闻客户端、UC手机浏览器等过亿用户平台,也都可以成为酷6的潜在合作伙伴。
但目前来说移动互联网平台级产品只有寥寥几款,而且均处于初期阶段,虽然存在用户规模,但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解读还未到火候,这些平台级产品也是想七分行三分,谨慎外加小心。此外,对于酷6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业内还有一些担心就是盛大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成功经验太少。此前,盛大推出的切客、有你、麦库记事、Bambook手机等多款产品,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缺乏移动互联网成功产品运营经验也是阻碍酷6移动端崛起的一大难题。
“一颗烫手的山芋”。丁道师认为这样形容酷6并不为过。“相比人人收购56网获得收益,盛大现在应该很后悔买下酷6,如果有人收购,盛大很有可能会将酷6出售。”缺乏视频内容核心竞争力的酷6,在被盛大收购近三年后依然无法走出泥潭,在视频行业众多的“富二代”中,酷6和盛大关系非常微妙。
被盛大全盘接管的酷6,其实际上资金和流量并不是最大的问题。问题在于盛大给酷6什么样的定位,或者说盛大只是单纯将视频买来放到盛大集团下,指望它自动生根发芽,与盛大这颗大树纠缠到一起,但如果盛大不去施肥不去浇水恐怕酷6这颗种子也就不能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