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米妮 5月17日报道

继2011年宣布正式启动VIP计划,在原有免费存储服务的基础上,推出收费模式以后,国内云存储平台酷盘于今年初再次宣布试水个人付费会员业务,VIP服务正式上线(vip.kanbox.com)。酷盘意欲商业化的尝试显而易见。

然而,面对竞争对手不断涌入的云存储市场,酷盘的商业化构想能否落实,可以从它自身的成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去分析。

中国的Dropbox,不差钱

据了解,国外最为成功的云存储平台当属来自北美的Dropbox,而国内来讲,有着中国Dropbox之称的酷盘,无论是在服务方式、设计理念方面,还是盈利模式方面,都与Dropbox如出一辙。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酷盘获得了瞩目的发展。据数据显示,2010年8月,酷盘上线一年后用户量超过千万,截止至2012年5月,已经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并且用户在移动端上的活跃度高于PC版本。

此外,酷盘并不差钱。自推出以来,在资本的道路上也算走得很顺利,。据悉,2010年9月,酷盘获得天使投资人薛蛮子数百万人民币投资;2011年3月完成A轮融资,获SIG 500万美元投资;2011年8月酷盘拿到硅谷风投DCM 的2000万美元B轮投资。今年初,酷盘官方表示正在寻找C轮融资。

在盟友的选择上,酷盘也已经和不少的厂商达成了合作,这当中除了PC平台、手机平台外,还包括智能电视平台和硬件平台。

据了解,已经正式入驻酷盘的厂商有TCL电视、美图秀秀、美图看看、VeryCD、无线U盘、易捷U盘和安卓系统中最大的文件管理软件ES文件浏览器等。

传统网盘式微,云存储或成朝阳产业

目前,国内云存储网盘分两大类。一类是115网盘、Dbank等传统以分享资源为主要模式的网盘。

可是,基于资源分享的传统网盘,时常会遇到盗版(政治)、色情、版权等方面问题。

特别是去年全球知名的共享网站Megaupload.com遭到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网站被迫关闭,包括CEO在内的数名骨干成员被逮捕,使得所有以资源分享为主的网盘公司都捏了一把汗,除了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以外,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目前国内外传统网盘的生存。

另一类则是以重要个人文件存储、同步,还有小范围信任关系用户之间分享为主的云存储服务商。

云存储作为一切云服务的基础,有很大的扩展性。而云服务对用户来说迁移成本要比工具类应用高很多,一旦植根市场,更容易就形成粘性用户。

此外,针对用户的存储内容,云存储可以在衍生出多条产品线。在线视频、在线文档编辑、在线资料录入、以内容分享为主的社交,都可能成为发展的方向。

根据美国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报告称,2011年全球的云计算规模到407亿美元,其中,截至2012年2月份,云存储产品市值超过40亿美元,而根据行业分析机构taneja group的预计,2014年全球云存储产品的市值将达到100亿美元。

此外,据IDC近期发布的报告中称,201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是3.2亿美元,并且在以40%的速度增长,2014年市场规模将超1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云存储领域规模和市场诱惑成正比例在扩张着。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转型不易的运营商体系来说,云服务是唯一可以有效狙击OTT们的重武器。更有甚者觉得,在云服务框架内形成网络结构,运营商很有可能从微信手上重夺话语权。

而在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金山云的总裁王育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认为,目前云存储市场格局基本已定,金山云将在3年左右实现盈利。

因此,酷盘CEO顾志诚此前对媒体表示,“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这一预言也许并不是空谈。

商业模式进退两难,“免费午餐”何时了?

谈到云存储平台的商业模式,不禁让人想起美国著名的在线存储服务Dropbox。Dropbox创立于2008年,目前已拥有5000万用户,估值高达40亿美元,2011年收入达到2.4亿美元,2012年收入增长率预计超过150%,《福布斯》因此将其列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科技企业。

在经营模式上,Dropbox一直走着“免费试用+高级服务收费”的路线。而酷盘的盈利模式无非也就两种,一是山寨Dropbox,提供一定容量的免费存储服务,积累原始用户,然后对用户增加存储空间的需求进行收费,即所谓的VIP会员费用;二是典型的平台开放思维,在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API的同时,通过分成和其他增值服务获得盈利。

先说第一种商业模式,模仿Dropbox,似乎难以在国内形成主流。

原因很简单。第一,大多数早已习惯了互联网“免费午餐”的中国用户,宁可多下载一款新的而且是免费的产品保存更多的文件,也鲜有掏钱包付费的习惯。

第二,众多个人用户会不会放弃硬盘选择用云存储来保存大数据文件也是个大大的疑问,普通用户一般并没有太多资料需要超大网上空间来永久保存。而且,隐私安全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另外,云计算未来的价值在于提供各种更方便更廉价的应用产品,个人用户需要云存储的往往只是一些核心资料罢了。

目前国内带宽普遍不高,也制约了用户使用云存储的热情。更别提,云存储还在普及的路上。

再说第二种商业模式,面临的困难似乎更大。国内很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知道开放平台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金矿,但就此认为只要形成用户规模后以后,就能开放平台,那绝对是大错特错。平台只是一个通道,最终能否将源源不断的流量变现为滚滚财源,还得看用户的需要。

云存储的红海苦水,商业化障碍重重

抛开未成气候的盈利模式不说,国内的创业案例再三说明,蓝海瞬间就能变成红海并非意外。单从同行竞争的角度来看发展前景,酷盘面临着的挑战不言而喻。

且看老牌竞争对手之一、国内第一个云储存网盘——“115网络u盘”,早在2009年5月便已推出。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其用户量达到了4500万。而酷盘两年积累的用户不足两千万。

对此,酷盘的CEO顾志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国内产品相比,酷盘的优势是国内第一家支持全平台的云存储服务(包括PC、Android、平台、Symbian等)。

但是,这种企图在平台覆盖上面面俱到的举措已然不是什么新招。至于能否凑效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更是难说。

此外,来自于传统IT厂商和其他大企业的挑战,也是酷盘绕不过去的障碍。据媒体报道,包括戴尔、emc、hds、惠普、netapp、scale computing等众多传统的IT厂商,占据了40%的主i/o云存储市场,在未来4年,这些厂商将会形成垄断性局面。

比如惠普,已经推出了众多云存储产品系列,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要的存储组合产品。很多厂商都在创造具有可扩展性和效率优势的下一代解决方案,在云架构中位居领先地位的厂商,将能领导不同类型解决方案的设计和推广进程。

而占据终端和核心技术、具有较大用户规模和信誉的这些厂商一旦发力个人云存储服务,显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虽然国内云存储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华为、联想等国内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云储存产品。

对于酷盘的的大部分用户来说,其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移动终端的云存储和分享服务。而这一块恰恰也是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当下最热衷于角逐的天下。

中国移动于2011年就正式发布了“飞信+”,并将其定义为集飞聊、彩云、SNS社区、个人云四大应用为一体的通信平台。据了解,彩云与苹果的icloud类似,是中国移动为个人用户提供的存储、上传和下载平台,不仅能兼容苹果的ios,还适用于Android等手机。

而中国电信,不管是可以无限免费扩容的天翼云,还是能提供100G免费云存储空间的e云,多台设备同步信息,多种服务捆绑在一起,不难预想,拥有众多用户的运营商在云存储领域未来有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竞争优势。

至于中国联通,在今年初召开的“第七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上,也表示在云主机与云存储的企业云服务产品方面,将加强与民企合作。

对手机厂商来说,云存储无疑也是黏住用户的一个办法。因为,把数据放在相应的云上,那么下次买手机时,用户自然倾向于优先考虑同样的产品。而各手机终端自己提供量身订做的产品,显然比第三方酷盘会更加专业,未来很可能是用户的普遍选择。

比如,基于两大手机操作系统ios和android,苹果和谷歌都陆续提供了自己的云服务。而国内有酷派手机上的“酷云”服务、华为的云手机,连小米也把金山快盘整合到手机上,还有山寨机的爆发式增长!

占据大量移动终端的腾讯也为在手机上使用qq产品的用户提供了免费云存储空间,如qq 网盘。从空间容量上看,qq云存储并不占优。不过,腾讯拥有大量基于熟人关系的用户以及平台上已有的许多小说、游戏、好友分享的文件,竞争力不容小觑。

其它的,还有新浪的微盘、迅雷的随身盘、360云盘和金山快盘等涉足云存储的产品。

所以,对于云存储而言,未来很可能是由众多的传统厂商和互联网企业来瓜分市场,要出现一支独大的局面,绝非指日可待。

不过,顾志诚也表示,酷盘今年会效仿Box走企业应用的经济路线,尝试to B业务,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争取企业级付费用户的产品变现。

据媒体报道,云存储服务商Box公司计划2014年IPO(首次公开招股),目前拥有超过14万名企业客户。公开资料也显示,92%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在使用Box的产品,总用户数量突破1400万。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14000家开发商在使用Box的开放平台,其每个月的API访问量达到5亿次。从2006年成立至今,Box获得的风险融资额累计超过2.8亿美元。

不管是要圈住个人用户,还是定位瞄准企业用户,从市场前景来看,酷盘面临着来自传统IT厂商和手机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多方挑战;从盈利模式来看,付费购买存储空间对于广大国内用户来说还没形成刚性需求,酷盘要实现平台开放和增值服务可谓任重道远。

再者,先是师从Dropbox的盈利模式,如今又要效仿Box的to B 业务,酷盘能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要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