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时机就意味着一切。当别人在通往移动互联网的道路上争先恐后的时候,网易从前的步伐却显得格外蹒跚和迟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从最近的表现来看,网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中并没懈怠,继资讯、娱乐、工具、教育等几个方面以后,游戏也成了网易争夺移动互联网船票的战略之一。

全面布局,未见法宝

米妮

昨天,网易发布了新一季度的财报。CEO丁磊在电话会议上表示,目前网易正从资讯、娱乐、工具、教育、游戏几个方面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其中手游是最大的类别。今年下半年后期,网易会推出多个类型的手游产品,包括现有pc游戏的移植产品,也有专为移动终端定制的产品。

其中资讯类有网易新闻客户端,据最新数据显示,现在网易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已经超过8500万,日活跃用户高达3000万。工具类的产品包括有道词典、有道云笔记等,而有道词典用户总数已达到3亿,月活跃用户达到5000万,有道云笔记有效安装量近1200万。此外还有网易云阅读、网易云音乐、网易公开课、网易花田在线约会系统等产品。

丁磊表示,网易已经拥有全面的移动终端布局,而且都采取的是精品战略。

漂亮的财报加上振奋人心的领导说话,无疑让人感觉到网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野心。

但是,如果我们再回溯国内互联网公司这几年的发展的话,不难发现,网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并没获得称心如意的发展。

比如,2010年上线的网易LBS服务“八方”,在惨淡经营两年之后,格外黯淡地画上了句号。最讽刺的事情莫过于,从诞生一直到夭折,开发团队负责人跳槽,八方甚至连自己的那顶“Beta”帽子都没摘掉,一直在尝试,从来未成熟。而同期上线的同类产品如街旁、嘀咕等却获得了相对的成功。

有分析认为,八方的消亡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在其中看到了网易在移动互联网方面长期以来的疲软,看到网易内部人员长期以来的不断流失,看到了大公司内部组织和开发架构所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平衡。

再举一个新近的例子:网易云音乐。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份,一封来自网易的内部邮件邮件称,根据CEO丁磊指示,网易网站部全体员工必须下载并用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必须设置个人头像,且在2月25日前要至少下载600首歌曲。

由此可见,网易对网易云音乐这款产品的重视程度。当然,纵观网易目前的产品线,除了网易云音乐外,其它产品也不具备进一步做大的潜质。

然而,强制使用的做法令人反感,也引起了不少员工的不满。而且,在数字音乐这个红海市场里,网易打算既要涉足社交领域,又要走差异化路线,网易云音乐暂时来说只能算一个还不具杀伤力的半成品。

进一步来说,网易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除了起步早、较为领先的网易新闻客户端,此后的“云”系列产品,包括网易云阅读、有道云笔记、网易云相册等都不能算是市场的破局者,而是后来者。无论是网易新闻客户端、有道词典还是网易公开课,虽说每一个单一产品都是细分市场的翘楚,但在这个“入口”和O2O概念十足的今天,网易还没造出一个在移动互联网不可替代的法宝。

同时,在网易目前的移动产品分布中,由于参与部门过多,自身的矛盾也以掩盖,一直为业界所诟病。

比如,在网易的移动产品中,网易云阅读、网易公开课深居杭州,有道云笔记、有道词典归属有道,而网易新闻客户端、网易应用中心则规划在门户的移动中心之下。

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大公司中的由于跨部门的沟通,其成本将呈现级数增加,而推广、市场、产品策略又无法统一规划,必然出现资源的分裂和重叠问题。曾经如日中天的“网易公开课”自门户事业部划分至杭研院后已然偃旗息鼓,便是最鲜活的例子。

在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时机就意味着一切。一旦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去做一件已经有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如意算盘打得再响也可能重蹈昔日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