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愁万绪

陈方

作为流量变现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对搜索心怀觊觎之心者并不在少数。但面对该行业颇高的门槛以及强势的百度,真正敢于并可以进入这一领域者并不算多。搜狗、360、宜搜、中搜等都可以说是搜索行业的挑战者。

然而,事实证明,将UC董事长俞永福评论浏览器的话,“浏览器是门好生意,但却并非是好做的生意”,套在搜索的身上同样合适,“搜索是门好生意,但却并非是好做的生意。”

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每个故事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内容。

就搜狗而言,在王小川及其团队多年的努力下,目前搜狗已成为搜狐旗下最为外界看好的资产。而王小川也已为搜狗的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搜狗号码通、搜狗手机地图、手机浏览器、语音助手等等。尽管如此,但增长的压力已经显现,搜狗的未来也有阴霾笼罩。

去年8月份,360进军搜索时,王小川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搜狗在2010年开始实施“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策略,搜狗的流量突飞猛进地增长,成为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

但如今,搜狗的三级火箭模式已遭遇瓶颈。其中,只有输入法业务处于第一的位置,浏览器与搜索在各自领域只占据第二、第三。而目前搜狗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浏览器与搜索。

如果没有360的介入,位居国内搜索市场第二的搜狗想要向资本市场讲故事,显然要容易得多。但360综合搜索的上线之后,却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即超过了在搜索市场耕耘多年的搜狗,滑落到第三的搜狗面对资本市场的底气已不是那么充足。

而赶超搜狗的360同样有自己的难题。十年来,一直对搜索心心念念的周鸿祎,再次进军搜索,颇有孤注一掷的意味。低调的进入、不计短期回报的大手笔投入从正反两面凸显出周鸿祎对搜索业务的重视。但360第一季度财报证明,其利润已经收到了极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如果竞争对手没有大的失误,360的搜索市场份额已很难有较大的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增长的天花板已伸手可及。

在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移动化成为各个互联网产品必然的发展方向,搜索同样如此。但在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的移动端,如何商业化却是大问题。宜搜的遭遇证明,在移动搜索商业化方面,并非先到先得。如若没有找准方向,或者是方式不对,只能是沦为炮灰。艾瑞咨询分析师王影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搜索在将来虽是刚性需求,但目前的市场空间有限,商业化规模也比较小,宜搜的扩张模式过于急功近利。

2002即进入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中搜曾经有过一段光辉的岁月。一篇题为“对话中搜陈沛:搜索老兵眼中的互联网变局”的文章提到,在PC端,中搜曾为搜狐新浪等门户提供搜索服务,一骑绝尘,黑马一般挑战百度。最终,许多门户开始自己做搜索了,中搜也就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