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云布局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业的同时,也将银行搬到了互联网上,而且这次是移动互联网。

截至目前,16家上市银行已经全部推出了手机银行服务。这与此前银行业拖拖拉拉推出网上银行形成鲜明对比,银行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反应可谓极其迅速。以对互联网金融极其热心的建设银行为例,2012年末,该行手机银行累计客户数量甚至已逼近1亿户的关口。

移动互联网被称为互联网的二次革命。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到4.2亿,占比高达74.5%。手机在2012年6月超过PC成为国内第一大上网终端。

根据艾瑞咨询的预计,到2015年底,手机银行的用户将超过3亿,手机银行资金处理规模将突破9万亿。

转账的革命

一次转账的经历,让在某外资企业上班的赵先生,成了手机银行的忠实客户。

“白天一直没时间转,晚上上火车了才记起来,在外求学的女儿第二天要交考试报名费。”赵先生称,火车上无法上网,用不了网银,钱最终是通过手机银行转出去的,“而且手机转账还免费。”

在使用手机银行之前,赵先生进行跨行异地转账有两种可选途径。

其一,直接到银行网点进行转账。同一家银行在ATM可以完成转账,不同的银行还必须在柜台办理,显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其二,通过PC,用网上银行转账,但需要知道收款人姓名、账号、开户行名称(即××银行××支行)等信息,缺一不可。相比ATM转账,网银转账手续费低,但赵先生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总是不知道开户行的信息。

手机银行推出之后,用户有了第三条道路,即只需知道对方姓名和手机号即可的手机号转账。手机号转账摆脱了网银转账必须知道收款人开户行相关信息的弊端。

一位上市银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称,手机号转账其实采取了一个讨巧的办法。当转账人通过手机银行发出转账指令后,收款人马上能收到一条短信,按流程提供账号收款即可。“这个创新的核心,是将转账流程分为了两部分,转账人、收款人各承担一部分。收款人也乐意配合。”

“网银转账走的是央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需要知道开户行的信息。而手机银行转账走的是网银互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转账不需要知道开户行信息。”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史宁表示,形象地说,以前网银转账是从银行到银行,而现在手机银行转账则是账户到账户,更加精确。

手机号转账功能最早在2012年由民生银行创新而出。而到目前,几乎所有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服务,都开通了手机号转账功能。

用户数激增

除了手机号转账外,手机银行还有两个功能最为用户熟知:无卡取现、网上排号。

所谓无卡取现,顾名思义,通过事先在手机银行上设置预约码,用户不需携带银行卡,在ATM上就能凭预约码和银行卡交易密码取现。举例而言,用户异地的亲朋好友急需现金,只需通过手机银行预约无卡取现,设置预约码,再将预约码和卡交易密码告之亲朋,他便可到ATM自助取款,解燃眉之急。

而网上排号,可以极大地减少用户排队的时间。

“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民生银行手机银行软件,选择好要办业务的网点,点击‘我要排号’,这样你在办公室里,就能排上队。”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任海龙表示,“我们每个网点都是连通的,通过全行的IT系统,用户在手机上就能实时得知前面有多少人在排队。”

在这些新颖的功能刺激下,各家银行手机银行用户开始增长。

五大行方面,2012年末,建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达8390万,位居行业第一,年交易笔数达到3.81亿次;工行次之,手机银行客户量超过7400万户;农行掌上银行上网用户总数达5685万户;交行手机银行客户超过1000万户。

股份制银行方面,2012年末,招行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达966万户;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有效客户累计546万户。

总的来看,目前这些主要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累计客户数已经超过2亿户。

“手机银行让商业银行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一位国有大行电子银行部人士称,现在各家银行网点业务压力巨大,手机银行被视为电子银行的延升,能起到分流客户的效果,各家银行非常重视。

“截至2013年一季度,农行各类电子银行客户总规模接近4亿户,电子渠道分流率达到71%。”农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马曙光表示,2012年开始,农行已将电子银行业务确立为全行核心战略支柱业务之一。

工行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末,工行电子银行客户达到3.15亿户,年交易额达到332.6万亿,业务占比75.1%,即工行每受理10笔业务,就有7笔以上通过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渠道完成,且每笔电子交易成本仅为柜面的七分之一。

目前,除了手机号转账、无卡取现等创新功能之外,购买理财产品、查询余额、网上购物等网上银行提供过的基础性功能,手机银行都已具备。

零门槛

艾瑞咨询在其发布的《2012中国手机银行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的手机银行大致分为三大阶段:短信银行阶段、WAP银行阶段和APP银行阶段。

短信银行出现在2000年前后,当时工行、中行、建行等先后推出短信手机银行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查询、缴费转账等基础业务。而到了2004年~2006年间,进入WAP银行阶段,其特点是增强了用户的可操作性,丰富了手机银行的业务内容,但是WAP手机银行也受制于无线网络的资费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真正让手机银行大放异彩的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个时代从2007年开始,被称为APP银行时代,手机银行能够完成的业务更多元化,创新更频繁。但其特征之一便是,业务创新容易被复制。

“从技术上讲,手机银行门槛很低,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出来后,大家能很快地跟进,并开发出来。”任海龙表示,比方说手机号转账,民生银行最先开发出来,而现在这一功能基本成了行业的“标配”。

手机银行的这种技术特征,决定了银行有两种可以采取的策略:其一,拥有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其二,迅速复制创新,并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在实践中,各家银行多采取二者兼而有之的策略,即跟踪行业动态的同时,加快产品的研发。

“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对手机银行进行一次升级。”任海龙就表示。

其实,无论哪种策略考验的都是商业银行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而相比于决策链条冗长的国有大行而言,手机银行的出现给了股份行在零售业务上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别看国有大行手机银行客户数量远超过股份行,但其中僵尸用户的数量不少。”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称,相对而言,股份制银行决策链条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免费策略跑马圈地

一方面,紧盯同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银行普遍采取免费策略,跑马圈地,把手机用户的规模做上去。

农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马曙光称,目前,通过农行掌上银行转账,手续费全免,这比到柜台或者网银转账都要实惠,在任何一家农行营业网点都可免费开通手机银行业务。

无独有偶,素来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行,提出的是手机银行转账汇款三年免费,即2015年底之前,完全免费。

“我们的免费没有期限限定。”任海龙则表示,采取全免费策略是为了引导客户多用手机银行,培育客户的习惯。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民生、农行、中行、招行、光大、广发等多家银行对使用手机银行转账,都实行免费策略。而少数几家没有免费的银行,对手机银行业务也采取打折优惠措施。

“现在是手机银行跑马圈地的时代。”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远小于柜台,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承担着银行业向零售银行进行战略转型的重任。

“免费并不意味着不赚钱。手机银行不是在做业务,重要的是把客户服务好。有了客户我们还愁什么。”任海龙甚至还设想了今后手机银行可能给银行业网点带来的变革,“手机银行解放的网点柜台人员,可以去做更有附加值的业务,比如去做前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