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艺娱乐 > 明星 > 大陆星闻 > 正文

俞灏明:我从来不想当“英雄”
2013-06-03 18:22  搜狐娱乐    我要评论()
字号:T|T
头条人物|俞灏明:我从来不想当“英雄”(点击进入组图)

俞灏明:我从来不想当“英雄”

搜狐娱乐讯 (黄杰/统筹 巫天旭/文 玄反影/图 李新/视频)已经进入北京的初夏,阳光不再是以含情脉脉的方式呈现,变得有几分毒辣。它还带着几分残忍,让坐在对面的俞灏明脸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格外的清晰,这些细节构成了本不该属于26岁的成熟和沧桑。

2010年之前的俞灏明是幸运的,老天给了他一张不错的面孔,也给了他足够的身高,他还有好的运气——当他的同龄人(甚至同届“快男”们)还在为看不清的未来发呆和迷茫的时候,他已经通过选秀一夜踏上了星途,离所谓的大红大紫虽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能依稀听见远处的回响。

2010年10月,《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后更名为《爱在春天》)剧组发生意外爆炸,男主角俞灏明与女主角Selina不同程度烧伤。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俞灏明消失在公众视野。几乎所有人都断定:他,无法回来了。他的父亲说,俞灏明严重时患上了抑郁症。

2013年,俞灏明带着伤疤回归。这些伤疤,在戏里衍变成“沈家豪”脸上的厚厚粉底,也衍变成了一双始终被手套包裹着乐师的手。而在这部戏之外,这些伤疤又变成了有些人口中俞灏明“借伤炒作”的证据、变成了在爆炸现场对俞灏明“英雄救美”定论的质疑。

此时,他坐在搜狐娱乐的镜头前,我们几近残忍地问他,你是在炒作“英雄”吗?你不需要解释甚至回击下吗?俞灏明有些不符合他年纪的笑了笑:“没有必要,我从来就没说过自己是英雄,也不想当所谓的英雄。”

在记者手札里,记者写道:“我喜欢的那些作家们,如菲茨杰拉德、如格非,他们最核心的价值观都是——最伟大的人生莫过于承受。我不得不佩服俞灏明,他做到了这一点。”

PART1:再见 懵懂少年

英雄?发生爆炸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

2010年,尚未满23岁的俞灏明刚刚出演完《一起又看流星雨》,在观众眼中,他还是一个连演技都不知为何物的大男孩,他懵懵懂懂地杀入娱乐圈,制造着各种笑点。大家会一边看他演的剧,一边习惯性地吐槽调侃。谁也不曾想到,意外和灾难会突然降临到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将度过自己23岁生日的俞灏明身上。

后来,意外衍生出现不同的故事版本——俞灏明先是被塑造成了英雄,有人说,在爆炸发生的一瞬间,他用身体护住了selina,在只有一辆担架的情况下,本来受伤更重的俞灏明,毅然把它留给了selina。但《爱在春天》播出期间,俞灏明英雄的行为又遭到了质疑,当事的另一方站出来称:“别把俞灏明想得那么美好。”

无意去揭俞灏明的伤疤,但还是希望能听到俞灏明版的真相,但他几乎是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地回答:“当时只是按照导演的要求完成,那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真的记不清发生什么了。”

躺在医院 我唯一的奢望是要一面镜子

说出上述那番话,意味着俞灏明放弃了对事故受伤的另一方发起的口水战争论,也意味着俞灏明接受了对方的“非英雄论”,这对于他公众形象的塑造并不利。问他为何,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要接受这个称号。”

在俞灏明看来,英雄从来不是一份虚荣的名号,它更多是和自己有关,“人在遇到波折的时候,还能积极地去面对生活,能够坦然面对全新的自己,这是英雄。”

可是,人不是都有虚荣心么?更何况,它还关乎尊严。

俞灏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他在医院第一次照镜子的经历,“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其实非常渴望看到自己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但每次向身边的护士、医生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总是拒绝,从他们言谈、举止中我能感觉到状态真的不是太好。我想我一定是面目全非了,我非常的恐惧。”

终于有一天,在俞灏明的恳求下,俞灏明的父亲拿来一块镜子,俞灏明的双手不能动,父亲举着镜子凑到了他的眼前。在做足了心理准备之后,俞灏明终于鼓起勇气首次见到了改变之后的自己,“就觉得还好,居然没有面目全非。”

听他说起这段,语气中透着跌落谷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庆幸,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他好像已不再是曾经会被一句表扬或批评影响情绪的懵懂少年。

我必须要爬起来,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有当年采访过快男的同行,看了俞灏明在《爱在春天》的表演,在朋友圈里敲出了两个字——心痛。曾经一张那么青春阳光、干净的面容,如今却变得生硬,处处都透着人为修饰的痕迹。以为俞灏明本人是不敢看这部剧的,他笑了笑:“我每天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

不明白俞灏明为何要坚持选择回归,选择要用电视屏幕这样一块更大的镜子,审视不再那么好看的自己,他说:“我必须要爬起来,这是我唯一的机会,唯一的希望,如果不再演戏了,我会迷茫,觉得自己人生会没有意义,丢失了梦想,也没有了任何的向往。”

俞灏明受伤之后第一次决定摘下口罩,在聚光灯下面对公众,是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俞灏明说,上台之前,他在不断地在给自己做工作,他能预想镜头的残酷,但他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去坦然接受。”问他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他回答:“我一旦决定了就不会轻易退缩了。”

再残忍地补上了一刀,提醒他,回归荧屏,他也许不再适合演偶像剧了。

他似乎一点也不为之遗憾:“我不会在乎演不了偶像剧,偶像派演员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实力派才是,我的经历更能让我感受到实力派演员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我很想碰到个好的剧本,让我去发挥。”说这话时,能感觉到到俞灏明身上属于男人而非男孩的坚毅。

PART2:用承受让神的惩罚落空

有一种声音说,俞灏明在发布会现场看到爆炸视频所掉下的泪水,是他在把伤痕当做炒作的砝码。鲜为人知的是,同样的视频,俞灏明手里也有一份,是爆炸现场俞灏明的助理拍摄的,它一直存放在俞灏明的手机里,尘封了三年,但从未打开过,俞灏明说:“那是被我关起来的噩梦。” 现场要播放爆炸视频的事,俞灏明称他事前并不知道,“我是以非常被动的方式接受这个场景的呈现,之前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那一刹那,对我的触动真的很大。”

俞灏明说他开始明白,就像这段突如其来呈现在他面前的视频一样,它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躲不开的,“现实摆在面前,只能去努力面对,慢慢放下,调整好自己,以平淡一点的方式去面对它,我现在再回头看那段视频,不再会有这么大情绪波动。”

最艰难的时候,我学会表扬自己

身上的疤痕对于俞灏明到底意味着什么,每当有人问起俞灏明这个问题,他总是会很酷地回答:“这是男人身上的勋章。”其实俞灏明很少提及这些勋章是如何像魔鬼一样如影随形。

拍摄《爱在春天》的时候,剧组专门为俞灏明发明了移动空调,工作人员拉着管子把冷风往俞灏明的脸上送。俞灏明说,这样的装置也仅能在室内使用,到了室外就只能硬扛了,“经常一场戏拍下来就会全身湿透,伤疤一热了就会奇痒无比,所以每拍完一场戏,大家就看见我助理在后面卖力地给我挠痒,这几乎都成了剧组的一道风景线。”

在俞灏明看来,心理上承受的这些压力,要远远大于身体所承受的,重新复工进剧组的时候,每个人都对他小心翼翼,担心说话伤害到他,“那时候我真的很艰难,我顾忌的比他们其实要多,我要照顾剧组每一个人的感受,我不能让他们感觉到我状态不好、担心我,要努力让他们放心,那个时候只能逞强。”扛不过去的时候,俞灏明就翻看拍摄的回放,他学着表扬自己,“我给自己打气,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对话俞灏明:我不再为打击伤害流泪

对话俞灏明:我不再为打击伤害流泪

PART3:对话俞灏明:我不再为打击伤害流泪

关于剧:做演员要承受不同的声音

搜狐娱乐:沈家豪这个角色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被封为经典,你觉得你这版的沈家豪最大不同是什么?

俞灏明:其实这一版的沈家豪的戏份比前一版重了很多,感情戏比较多,也多了很多命运的波折。前一版是十几年前拍的,时代在进步,大家的需求也不一样,这个剧本更年轻化,非常青春清新,也加入了一些轻松搞笑的内容。

搜狐娱乐:这部剧最大的争议点是袁姗姗,大家都觉得她没演出姚小蝶的味道,作为搭档你怎么看?

俞灏明:作为演员要承受不同的声音,这很正常。我私底下跟她接触她也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特别好的女孩。

搜狐娱乐:当年江华和邓萃雯因戏生情,把沈家豪和姚小蝶的感情延续到了戏外,有一种说法是,你和袁姗姗也走到一起了?

俞灏明:拍的那个时候会入戏的,合格的演员必须要投入,给大家呈现的状态是真情流露,我和姗姗交流、配合也都很默契,但这只是我的工作吧。跳出工作,我不能找一个入戏了才产生感觉的女孩。

搜狐娱乐:那你在现实生活中想找的女孩是怎样的?

俞灏明:回到现实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是能和我有精神交流的女孩子。

关于争议:我不再为打击和伤害流泪

搜狐娱乐:电视剧播出之后,出现了这么多不同的声音,你有预料到么?

俞灏明:我自己也挺无奈的,我希望大家不是一味关注我的从前,而是更多关注我现在给大家呈现出的状态。

搜狐娱乐:但这些是否会影响到你呢?

俞灏明:我不是特别在乎,也不会再去回应。我现在只想做好自己的事情。

搜狐娱乐:感觉你现在比以前坚强了很多,受伤之后有经常流泪么?

俞灏明:我以前很爱哭,但受伤之后反而很少流泪了,即使在医院的时候特别想哭,也一直绷着。受伤之后流过三次泪,都是上节目的时候。我现在会因为感动流泪,而不会因为别人打击、伤害我流泪。

关于未来:请你们把我当成正常人

搜狐娱乐:你在参加《星跳水立方》的时候,说希望大家把你当个正常人,是感觉到周围用异样的眼光看你了?

俞灏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众的眼光是必须去承受的。但对我来说既然已经踏出这一步就觉得要重新开始,不应该是需要被别人照顾的角色。我觉得我跟大家都是平等的,平等是最重要的,如果说我表现不好,希望大家也能像对正常人一样对待我。

搜狐娱乐: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被照顾了?

俞灏明:比如跳水,教练就会担心我的身体状况,调整我的训练计划,但我其实是不需要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比他们对我的要求高。

搜狐娱乐:你曾说随着这部剧的播出,你会逐渐把过去的一页翻过去,现在,最想对大家说的又是什么?

俞灏明:希望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俞灏明,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

Part4:采访手记 伟大的人生在于承受

和俞灏明已经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但这次采访时,齐刷刷的5个助理站在旁边还是把我吓了一跳,但我也能理解,《爱在春天》的热播,也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3年前的那场事故被重新提及,当时受伤最重的俞灏明,也被捎带上推向了风口浪尖,熟悉他的人都不希望看到他再受一丁点伤害,他们都希望保护他。

其实在采访前,我也和他们有着同样的担忧,我一直在纠结是不是要残忍地掀开俞灏明的伤疤,让他回忆那些如噩梦般的细节,告诉那些外界关于他不好的传闻。我担心他会崩溃。

但显然,我们所有人都有些多虑了,我听着俞灏明讲起他第一次照镜子的经历,讲他如何为自己打气的种种细节,倒抽凉气的是我,平淡如水的反而是他。

当一个人真正敢于勇敢去展示自己的伤疤,那说明这些伤疤是真正快要愈合了。在这漫长的三年蛰伏期里,俞灏明经历了很多同龄人都未曾经历过的炼狱历练,他丢失了自己曾经的容貌,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但最终,他勇敢地站了起来,这一行为本身,就已经告诉大家:“俞灏明已经不再需要人保护了。” 我喜欢那些作家们,如菲茨杰拉德、如格非,他们最核心的价值观都是最伟大的人生莫过于承受,我不得不佩服俞灏明,他做到了这一点。

俞灏明曾说,他希望大家能把他当一个普通人,这个愿望可能在他有生之年都无法实现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变成了超级赛亚人。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俞灏明

责任编辑:吴才刚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