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板电脑 > 平板评测 > 正文

Mac Pro和iPad的未来:iPad将成电脑?
2013-06-08 15:53  牛华网  邱婧  我要评论()
字号:T|T

摄像师德鲁贝尔德在Reduser论坛发布帖子称,两个月前,他与Mac Pro产品经理道格拉斯•布鲁克斯(Douglas Brooks)交谈,虽然布鲁克斯并未提供Mac Pro的具体细节,但他让贝尔德对新款Mac Pro“充满信心地等待”。

以下为全文

贝尔德的帖子:

“我告诉布鲁克斯可升级的显卡和内存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两大特征,他的回答很简单:“你将很开心地发现等待是值得的。我们正在致力于一些真正特别的东西,我认为当你看到新产品时将会非常兴奋。我都等不及将它展示给你了。”

以上帖子出自贝尔德之口,然而,作为Mac Pro的项目经理,布鲁克斯一定是被授权做出这样的声明。笔者思考Mac Pro的未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认为,我们将看到一个重新设计的苹果电脑。

在WWDC 2011大会之后,笔者也撰写了一些关于Mac未来的文章。对于外部驱动器和GPU显卡的选择,我认为Thunderbolt是苹果“构建自己的Mac Pro”的方向,iMac则能够通过外部设备来扩展性能。

一个强大的、内置Thunderbolt和外部显卡可以让外部驱动器足够快,从而在编辑视频时,内部驱动只作为一个可选选项而非必选项。

客户通常会偏向购买一台Mac Pro而不是拥有更强大“内核”的iMac,因为Mac Pro拥有快速的外围设备。

笔者认为,屏幕才是Mac Pro区别于iMac的真正差异,我们在两台设备上看到的画面有所不同。

如果将iMac电脑的屏幕换掉,让其搭载一个更紧凑的系统,增强一系列Thunderbolt 1或2的外围设备,如键盘、显卡等等,结合无线技术例如WiFi和Bluetooth LE,最终你将获得一个真正可定制的高级系统,并且比以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当然,这可能会打破传统的PCI-e(PCI-Express,通常被称作PCI-E,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扩张模式,这一模式已被深度建立并获得整个行业的支持。

尽管Thunderbolt的人气没有暴涨,但它也是一个行业标准。不难想象,电视录像制作人或音乐家非常需要一个核心系统集成PCI-e外部设备、显卡、音频专业输入的设备。

这正是苹果现在遇到的问题,他们废除了至强处理器结构,该结构能够使苹果设备拥有更多内核和更大的内存。

定制处理器

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个猜想),苹果将借机首次为Mac开发定制的处理器,Mac Pro是一款小批量生产的产品,较之iMac,更新可能更加轻便。

近来,定制CPU是苹果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近期,公司连续的收购说明的这一点。苹果资深领导鲍勃·曼斯菲尔德(Bob Mansfield)专门负责一个部门致力于硅的研究。

但是,这类系统的最大问题是,那些为Mac和iOS开发软件的专业用户、视频编辑人员能否使用这些功能。

如果一个系统无法征服以上这些用户,那么这个系统的前途也不明朗。所以问题是,苹果是否找到解决方案,能够笼络30-50%的(程序员、视频编辑)用户。

笔者认为今年的Mac Pro很可能是苹果下一个iPod mini。当然,对于专业客户来说,它一直很畅销,它的外观和功能无疑满足了很多用户。难逃被苹果停产的命运。

虽然目前Mac Pro的销量还不错。如果苹果相信,未来平台由内部扩展转为外围扩展的话,苹果的未来更加清晰。

关于iPad 乔布斯认为:

苹果著名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在D8大会上的演说表示:“在我们处于农业时代的时候,所有车辆都是农用卡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迁到中心城市,人们开始使用汽车。我认为个人电脑就像卡车,需要它的人将越来越少,这会让一些人感到不安。”

在乔布斯的比喻中,iPad无疑非常像一个汽车,尽管大多数组织仍然将平板电脑定义为电脑。但如果拥有一个可扩展的系统、允许构建更强大的GPU、更多的存储空间和一个大的视网膜屏幕,这样的设备可以说是一辆SUV。

假使iPad作为介于iMac和MacBook之间的电脑产品会怎么样,当然,在计算能力上,iPad低于Macbook系列产品,但如果iPad可以被扩展呢?

iPad是否会向这个方向发展?如果iPad开始支持外接设备,是否所有人都将会不再购买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而只需要购买一台iPad,并且为其添加大量显示器、键盘等外设?

这种可能性听起来非常有趣,如果苹果在周一的WWDC上做一些非常有趣的展示,那么这段旅程将始于Mac Pro。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MacBookPro iPad

责任编辑:邱婧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