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棱镜门”事件的曝光,彻底推倒了人们与互联网之间那堵象征信任的残垣断壁。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人们频繁接触互联网,在网上不经意间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信息,然而正是这些用被留下的蛛丝马迹,成为企业的“财富”。

大数据、LBS、朋友圈子、猜你喜欢……这些我们经常能在互联网上看见的功能和术语都是基于对用户数据的读取来实现的,说的难听些,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正在讲述的“窃取用户隐私事件”,只有读取用户的行为,才能“猜你喜欢”,只有跟踪用户的地理位置才能“LBS”,只有收集用户的上网数据才能分析所谓的“大数据”,这一切都是基于用户的个人信息而生成。

对用户的私人信息,有的读取是为了更好的将用户感兴趣的东西展示在该用户面前,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然而有些读取却被扣上了“窃取”、“监视”等触犯法律底线的帽子,而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成为互联网企业避重就轻,不愿谈到的问题。

晾在聚光灯下的用户隐私

刘楠

“窃取用户隐私”这几个字对于网民来说并不陌生,似乎“窃取用户隐私”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打击竞争对手的一个常用手段,尤其是社交网站,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内容的窃取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盛行今天,人们对于移动端的社交的使用,比如微信、微博、人人以及国外的Facebook、Google+、Linkde In等,已经到了依赖的程度,引得用户积极的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中上传自己的信息和地理位置等一些隐私信息。

就在今年年初,国外相继两起对社交网站搜集用户个人信息指控案件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了解,美国私密社交网络Path向联邦监管机构支付80万美元,就其不当搜集用户个人信息的指控达成和解。紧接着,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庭维持此前北加利福尼亚地方法院对Facebook被360万用户集体诉讼侵犯隐私案的判决。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相关法律如此完善的情况下,社交网站对用户个人信息的窃取仍肆无忌惮,更何况是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的国内。

而在去年上线的QQ圈子,在上线之初就因用户可以利用其找到许久不联系的小学同学,以及前任女友,甚至能够自动为用户整理分组,连用户自己都难以单凭网名识别出好友,而QQ圈子却知道谁是谁,并清晰分组,让用户对这种识别功能的强大,感到震撼和害怕。

而近期有关于“微信三点定位法”才真正让用户感到毛骨悚然,据了解,所谓“微信三点定位法”,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连续变换3次以上位置,再辅以电子地图,就能定位出其他微信用户在哪儿。社交定位已经引起用户的恐慌。

而利用移动社交工具,根据地理位置行凶作案案件层出不穷,今年5月,一起歹徒利用微信查看附近人功能,掌握一名23岁女孩的地理位置和样貌,进行尾随并将其杀害的案件震惊社会,然而这已经不是一起偶然事件,利用社交工具进行地理位置的跟踪,引起网友被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软件都内置有根据地理位置查找周围人功能,此外,导航、分享,甚至是游戏,都会在打开应用是询问“是否允许使用地理位置”,提供地理位置信息已经成为移动应用的标配。

显而易见,对于用户隐私的泄露不仅是一种信息的窃取,更上升到对用户人身财产安全的暴露,对于相关管理部门,已经是时候对此采取一定的管理制度,清理整治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不被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