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米妮 8月2日报道

2011年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年份。在这一年,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风投资本的集中催熟,使得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应用数量和渠道数量都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

然而,当手机被看作比电脑屏幕更强大的终端,当移动互联网被视作继互联网之后最伟大的造富机会,资本、人才、创新,以及一场接一场的豪赌引人深思,这一切,和十年前那个癫狂的互联网时代何其相似。

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着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流量和用户之争的并购热潮一浪接一浪。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已完成的互联网收购案例不下20起,其中金额过亿的就有数起。

可以预见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不可回避。但发展过快,也容易产生泡沫。一旦整个移动互联网产生泡沫,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前哪块领域将会成为泡沫爆发的温床?

竞争过度的APP

随着苹果和安卓系统的火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APP开始呈现井喷式的增长。大批开发人员和制作团队开始进驻这一全新的领域,畅想着APP盈利的梦想。

然而,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风投资本的集中催熟,让玩家众多而盈利模式尚不明晰的应用,受到了资本的热捧,一些创新产品的估值甚至高于实际价值十倍。这正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泡沫的多发之地。

一方面,APP行业表面上的热门,不仅让开发者们趋之若鹜,也让很多菜鸟蠢蠢欲动。基于安卓和IOS软件开发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的报名费动凿上万,却依然有人乐此不疲的前往。

可是,随着APP产量的爆发,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国人免费的使用习惯,APP市场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恶梦。很多人为了在APP市场占有优势地位,通过诸如刷榜这样的手段提升排名,吸引用户下载,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据了解,游戏、网络与终端工具、生活信息、多媒体和办公软件,是目前移动应用世界中的主要五大应用类别。在各种应用类别之中,仅有游戏类应用和具有垄断性质的工具类应用可以赚到钱,大多数的工具类和生活信息类应用均处于“赔本赚吆喝”的探索状态。

而在移动应用领域,每一款新的产品诞生,都面临着上万个竞争者。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推广成本提高以及巨头入场等不利因素之下,诸多看似新锐的“明星”开发者正在逐渐凋零。

不过,更残酷的还在后面,有研究人士透露:“如果一个应用发布后超过180天仍然无法突破10万的下载量关口,它日后的胜算就非常渺茫。”但数据显示,99%的中国开发者开发的应用下载量依然在10万以下,这一现状也并未显示出将有改观的可能。

还有,据统计,截至2012年5月,中国手机应用开发者总数约180万人。其中个人开发者或小型团队的数量大概是80万人。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开发者的月收入一般都是1000多块,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盈利状况都很糟糕,十有八九都赚不到钱。

“因为应用程序多如牛毛,你开发一个放上去很容易石沉大海。如果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就必须砸钱做推广,在应用商店里刷榜,一天就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位从事移动应用开发的创业者如是说。

对于缺少真金白银的个人开发者来说,做推广是件奢侈的事情。在维持生存都成为问题的前提下,他们没有“先追求用户规模而不惜代价烧钱”的底气。况且,通过推广,增加应用下载量只是第一步,想要赚到钱,还需要用户点击广告条下载广告主要求的内容。据这位创业者说,用户每下载成功一次,开发者能够得到约0.5元的分成。

就连国外云笔记存储Evernote的CEO菲尔·利宾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强调:“我们甚至可以在中国10年都没有盈利。”这预示着移动互联网中太多的应用将在扩大用户规模与取得盈利的循环消耗中逐渐“玩不起”。

即使是昔日火得一塌糊涂的图片分享类应用,现在也有了疲软的态势。继Instagram和Color在美国诞生之后,中国有了诸如推图、图钉、拍拍、随手拍、随拍、微图、友图、乐魔库、乐么乐么等10余款照片分享类应用,但现状均不理想。

而社交应用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如何将用户规模转化成等比例的用户粘性,再进行变现,始终是个难题。

“我个人认为,做强社交是有难度的。”新浪浙江微博学院客座教授来罡认为,移动社交应用的市场并不算大,即使专注商务也只是瞄准小众。“用户很难培养,这涉及到改变人们的生活或工作方式。”

他强调,社交应用成功的前提是用户规模,目前唯一“能够看”的就是微信,而微信当初在四百多天就吸引上亿的用户,这跟腾讯多年来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不无关系,而即使是新浪微博,数亿的用户也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来积累,而且这一数据并非全来自移动终端。

此外,在社交应用积累用户规模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投入成本——更好的服务质量、更新功能的开发、更多的推广……根据国内的一个调查显示,免费移动应用普遍依赖广告植入,且80%~90%的广告收入都是来自“圈内人”。

巨头阴影下的终端之争

除了竞争过度的APP不断地将将移动互联网的泡沫吹打,围绕着硬件竞争也甚嚣尘上。阿里巴巴做手机,小米做手机,百度做手机,网易做手机,甚至连周鸿祎也号称经过半年的思考终于做出一个艰难决定——做手机。还有搞英语培训的罗永浩也说,他要做手机。

对觊觎移动互联产业的企业来说,终端之争无疑是一场卡位战。事实上,互联网公司转做硬件,比如手机,往往利润率很低,有时甚至是亏本的。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对此就持反对态度,“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是历史的倒退,是从一个高毛利率的产业去做一个低毛利率的事。”当然,苹果是个例外。

虽然暂时无利可图,但对这些互联网大佬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将他们现有的优势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去。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消费国。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带来的可能性之一,就是未来的互联网主要接入设备是手机。掌握了这个入口,就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市场。也就是说,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手机制造不是为硬件盈利,而是希望抢占背后的入口和转化率。

可是,众所周知,通向移动互联网的道路已经被苹果、谷歌和微软三家大公司牢牢把持,因为他们掌握着“根系统”——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这不仅仅限于手机,智能电视,甚至在汽车等几乎所有的移动终端中,亦是如此。

以谷歌为例,从互联网运营延伸到云计算,做安卓操作系统又收购了手机硬件厂商摩托罗拉移动,鲜为人知的是,谷歌现在也是美国最大的互联网主干管道之一,向美国政府申请把互联网接入百姓家中,扮演了运营商的角色。更显示其长远眼光的是,因为云计算耗电量大,谷歌还建了自己的火电厂。

显然,苹果、谷歌和微软已然铺设好了通向移动互联网的“水、电、煤”,其他公司必须在它们提供的“基础设施”上生存。三大寡头已经定义了移动互联网世界的基本形态,其他小寡头们的角逐也日见分晓。

当移动互联网根系统的竞争已经全面结束,最基础的平台围墙已经矗立起来,巨头们已经牢牢掌控了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等环节,其他玩家所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制定的规范下进行创新。

而在国内,腾讯、百度、阿里巴巴、360等很多企业都已经热火朝天地做移动互联网的设计和布局,诸多领域也已经被这些巨头垄断。

在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中,先跑的没有成为先烈的可能性,反倒是跑得越早的,卡位卡得越好,越是有先发优势。因此,在巨头阴影笼罩下的终端之争,终将迎来泡沫破灭的一刻。

泡沫何时破灭

移动互联网有没有泡沫?答案不言而喻,但何时破灭,则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易观CEO于扬认为,未来二三十年我们可能不再会有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企业之分,因为几乎所有企业和机构都会成为互联网的企业和机构,下一代伟大企业应该把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与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和融合。

易观方面还给出了移动互联网未来四大趋势预测:一是应用服务从工具型往娱乐型过渡;二是未来2—3年还是客户端和浏览器并行的状态;三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尾部非常长,这里仍然可以诞生出很多伟大企业;四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可以提升用户生活和工作效率。

然而,不管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不变的事实是,苹果、谷歌和微软三大互联网巨头已经铺好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像得到的、通向移动互联网的基础道路,他们成为了“根平台”。

另一方面,中国PC端的互联网巨头则正在紧锣密鼓地将他们现有的优势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去,成为第二矩阵。甚至盛气凌人的电信运营商也通过定制机以及其它手段收取“路桥费”。因此,一旦移动互联网中泡沫破灭了,后果可想而知,死得最快最惨烈的必然是那千千万万的中小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