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创办到今天,已经过去了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小米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奇迹”光环下的小米极其创始人雷军受到了外界广泛的关注,其中有赞同,但更多的是质疑与嘲笑。
雷军受到的最近一次质疑是红米手机的推出。去年四月份,雷军曾表示,小米专注在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认认真真把高端手机做好就够了,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在外界眼中,红米手机的推出违背了雷军此前的承诺。“谎话大王”的名号似乎再次被坐实了。
那么,雷军为什么要推出红米手机,其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对小米生态的未来的发展有着思路和想法?还有,作为著名的天使投资人以及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对小米的生态、可穿戴设备、智能手机行业、移动互联网、创业与创新等等有着怎样的看法?
在8月14日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虎嗅创始人李岷就以上种种问题与雷军进行了对话。
为什么要推出红米手机?
做红米的想法,其实在去年7月份就有了。“我看到国内包括台湾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性能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我当时就在想我们有没有机会做一款非常好的千元机。”雷军说。
雷军想要通过做红米改变普通老百姓对“千元机=低端机”的看法。他认为,对深度发烧友来说的话,红米还是略显不足,但应该远远超过普通大众的预期。
雷军还对红米与小米设计理念的不同做了解释:红米这个品牌主要面对大众用户,坚持高体验与高性价比,炫技的东西要少一点,够用、能用、适用就行。
红米手机的推出与外界的刺激也不无关系。雷军表示,去年4月份到7月份,一些同行诋毁小米手机暴力。红米手机799元的价格即是对个别同行诋毁的有效回应。
红米手机发布后,有分析认为,799元的价格会拉低小米的品牌并对以前的主流用户造成伤害。对此,雷军表示,自己想的很简单,红米是好的产品就能提高小米品牌,如果不是就一定会把品牌搞砸。
小米生态未来的发展有没有新的思路?
“小米是去年9月份开始做MIUI上面的生态系统,当我们V5发布的时候已经看到,跟内容相关的各个入库在MIUI上已经非常完善。像我们的应用商店、游戏中心、主题市场、音乐、视频、读书、浏览器,这9个模块都已经全部具备了。而且我们在每一个生态链相关的领域里面都在市场前几位”。雷军如此描述小米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
当被问到是否还会在新的软件上进行尝试时,雷军表示,集中精力把现有产品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要克制贪婪,不要太贪心,要少做点事情。如果能做一件事情,绝不做第二件事情。同时他也坦承,也有很多创意在实验,但最后会不会发布不好说。他认为,小米是非常进取的公司,也是非常克制的公司。
会不会通过收购的方式去发展MIUI?
对这一问题,雷军并未直接回答,但从其回答来看,对于收购是持开放态度的。他表示,小米非常愿意和有互补性的、非常优秀的团队一起合作,甚至合并。像小米这样的公司,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里面打出来的话要有抱团打天下的想法。
走向苹果还是亚马逊?
小米一直被认为是模仿苹果的发展路线。雷军也因此有“雷布斯”之称。未来,小米是走向苹果还是亚马逊,也就是说,其利润来源主要来源于硬件还是内容或服务?
尽管主持人反复询问,雷军还是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只是一直围绕着用户体验大谈特谈。
但本周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被称作中国的苹果,是否欣赏或采用了苹果的策略、或者苹果策略的某些因素这一问题时,雷军做出了回答:“苹果当然是一个巨成功的公司。我无意将小米与它比较。但如果人们非要将小米与某家外国公司比的话,你可说它有点像苹果,但是它更像亚马逊,也带有一些谷歌的特质,也带有一些谷歌的特质。将这三家公司和一块儿,可能更容易清晰地理解何为小米。小米卖移动电话就像亚马逊卖Kindle一样。所以你可以理解我为什么要将它卖德这么便宜。”
不看好可穿戴设备
雷军表示,自己试用过很多可穿戴设备,但感觉都不太实用。“可穿戴设备是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一起配合。”雷军说,其最大的难题是产业链没有成熟,就是更低功耗的芯片,而且芯片的个子非常小,而且能够集成到一块手表,难度挺大的。有不少先驱已经开始做了,但是真正大规模商用可能还要假以时日。
智能手机行业目前的状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创新点?
雷军认为,智能手机特别像电脑,体系结构到今天已经告一段落,无非是触摸屏、CPU这些东西。未来大家的创新可能主要是在跟传感器、跟各个设设备的连接性、跟O2O服务的连接性、跟社交关系的连接性这些领域。当然也非常期待在一些尖端技术,譬如电池、显示屏等方面的突破。总之,这个行业依赖整个产业链的进步。
当被问到在智能手机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下,小米打算从哪方面进行突破时,雷军还是吧话题转到了“铁人三项”上。他表示,小米最最重要的创新就是铁人三项,就是把软件、硬件、互联网全部融为一个整体。到目前为止,铁人三项的循环还没有完全展示出来,可能还需要两年,大家才会看到这种模式惊人的效率。
专注产品 冲刺千亿元销售额
大会上,雷军对于小米前景的展望令很多人瞠目结舌。根据雷军的表述,今年上半年,小米实现了超过130亿元的销售额,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将完成1500万销量并实现260亿到280亿的销售额。还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明年做到五六百亿,快的话在后年超过一千亿人民币。
当被问及,一千亿是如何构成时,雷军再次将搬出产品作为挡箭牌:“关注产品,做出让大家尖叫的产品,把这个做到其他的都是纷至沓来。”
与“中华酷联”不是一个流派
过去,中兴、华为、联想等公司在中低端市场取得一定出货量后,为解决利润难题,不断试图向高端转型。有意的是,雷军认为,自己与它们并不属于一个流派。
雷军表示,自己很赞赏中兴、华为、联想等把自己的手机往中高端的品牌推进,也看到了他们这样努力所取得的战果。但是跟他们不一样的是,可能更多的把这些看成比较虚的东西。因为自己更在乎的是手机的工具性,会把手机理解成比较像电脑的东西,当然也有时尚型、装饰性。所以自己与他们是不同的流派。他们追求的东西,自己支持、理解,但自己追求的东西,大家不一定理解。
正在跟中移动合作
谈到运营商的渠道的问题,雷军表示,小米也在和三大运营商合作,最早是和联通合作,后来跟电信合作,最近在跟中移动合作。在他看来,每一家做产品的公司可能还是关注自身比较好。无论环境好不好,都是我们真实存在的环境。要少一点相互之间的指责和抱怨,更多地把每个人自己的事情做好。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以及创业者的生存法则
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雷军认为,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开始。虽然竞争很激烈,如果用时间的时间来看这个行业的话也就是做了两三年,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机会。
对于创业者,雷军提了三个建议:第一,整个移动互联网还是一个创新不断的行业,大家对未来应该都充满信心。第二,在巨头的生态链里面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利用他们的资源成长壮大,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第三,研究巨头们忽略的机会。
米聊不死,应得到掌声
雷军表示,自己看的被巨头忽略的第一个机会就是米聊。雷军说,做米聊是在赌腾讯的反应。如果腾讯一年之内反应过来,米聊就有50%的胜利机会。如果腾讯一年之内没有反应过来,我们就有100%的胜利机会。但是他们用了两三个月就反应过来了,而米聊也还是活下来了。雷军表示,理论上讲三个月能跟腾讯正面对决也算是“小强”了,外界应该为米聊鼓掌。
希望中国本土创业者能够活得真实
雷军认为,硅谷创业者与中国本土创业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想法极具颠覆性,而且真的是想改变世界。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创业者还没有真的想改变世界的,雷军说,“这是跟我们的成长环境、基础设施各方面相关的。我希望再过二十年下几代的创业者能有这样的决心,办一个像Tesla这样世界型的颠覆创新的公司。我觉得在今天的中国是没有这样的创新环境的。”
雷军表示,自己经常见到说要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但自己并不相信,因为目前中国的创业者还没有能力。希望大家能够活得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