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放平台”取代价格战成为电商行业提及的频率最高的词汇。而京东2012年POP平台销量达到120亿规模,让京东自己,甚至是苏宁易购等竞争对手看到了开放平台的巨大市场潜力和销售规模。
依托于京东逐渐完善的物流体系,以及巨额投入,POP平台成为京东的业务核心。然而,近日有关苏宁开放平台即将进入内侧阶段的消息不胫而走,让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再次聚首,渠道商争夺战一触即发。
开放平台是颗酸涩的糖豆
早前,京东首届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上,许久不露面的刘强东一句“大家过的好么?”既是对合作商的问候,也是对京东开放平台这一年经营成果的扪心自问,的确,京东开放平台虽然在开放之初就尝到甜头,但天猫逼供应商站队,让京东和供应商叫苦不迭。
在京东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上,刘强东一再强调,未来开放平台将成为京东盈利的希望所在,有数据显示,借力开放平台,京东的毛利率实现了0.5个百分点的提升,原因是开放平台是收取佣金模式,其边际成本得到降低。
据悉,开放平台已经成为电商行业未来打破烧钱窘境,实现盈利增长的重要环节,而目前,除了天猫和京东,凡客诚品也在今年年初表示将重点运营V+平台,以帮助凡客整体走出困境。
亚马逊中国、QQ商城、当当网、1号店纷纷上线开放平台,目前,电商逐渐成长为独立运营和商城也就是第三方开放平台为主,其中,以天猫为首的开放平台不论在市场规模还是供应商规模上让其他电商望尘莫及,据了解,天猫在2012年超过2000亿的营收规模。
近日,苏宁易购宣布即将正式加入“开放”大军的行列,单纯依赖自营已经满足不了电商企业的发展需求,而借力开放平台实现两条腿走路,才能保证未来电商企业能够走远,甚至能够实现其长久以来的盈利大计。
然而,京东的野蛮生长让天猫提高警惕,在开放平台上,天猫对竞争对手的打压力度也不得不通过非常手段,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被威胁。对于京东、苏宁易购等来说,开放平台是一颗酸涩的糖豆。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时,约有72%会选择淘宝网,41.2%会自建B2C商城,29%选择在天猫开店,以上三种形式是企业选择的前三位(超过100%的原因是有企业会选择多平台入驻)。排名4—6位的分别是京东,占3.37%、亚马逊2.31%和1号商城的1.05%。
一面是开放平台充满芬芳的广袤市场前景,另一面是天猫的强力打压,京东在POP的道路上走的不易,尤其在天猫在一纸站队令下,大型供货商纷纷叛逃,而对于此次高调开放平台的苏宁易购而言,如何躲过天猫的施压,成为苏宁易购开放平台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