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8105331_m

众所周知,对于眼下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智能电视绝对能算得上炙手可热的领域之一。九月刚过半,已经有三家互联网公司推出了他们的智能电视产品,此外还包括一些传统彩电厂商也在跟进。至今为止,电视屏幕已经是互联网未能攻陷的最后一块阵地,智能电视和一些相关的硬件产品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攻陷这块阵地的“先锋”。

谷歌在今年7月推出了一款名为Chromecast的电视棒产品,用户可以利用其将手机、平板上的内容投放到电视屏幕中浏览。Chromecast完美的解决了那些没有内置WiFi功能的电视产品与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实现多屏互动的问题,并且在Chromecast中谷歌还内置了Youtube、Netflix等视频网站内容。简单来说,Chromecast是谷歌在Google TV之外的一款延伸产品。

实际上,国内也有很多类似Chromecast的产品,比如乐视盒子、小米盒子、PPLink等都属于此范畴。伴随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真正实施,互联网电视这一搁浅多年的产品终于能够“合法”面世,而电视这最后一块“干净”的屏幕,各方都在积极寻求方式方法将其占领。

目前国内家庭拥有电视机的设备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功能型电视,只具备有限或数字机顶盒外界功能;平板电视,具备USB和HDMI接口;智能电视,具备WiFi Display以及USB、HDMI等各种接口。针对家庭电视机设备的不同,互联网公司推出的硬件产品也不尽相同。

首先是智能机顶盒产品,如小米盒子、乐视盒子、PPBox等,主要针对具备相关接口的平板电视、液晶电视,这一类电视也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型号。用户可以花费几百元钱就能将平板电视变身为智能电视。其次是智能电视产品,如乐视超级电视、小米电视以及爱奇艺电视等,主要面向那些想要获得更好智能电视体验的家庭,当然它的价格并不便宜。最后,是电视棒产品。如快播大屏幕、PPLink等,价格相对盒子产品更低,使用更方便,但是内容来自手机或平板,属于桥梁型产品。

三类产品中智能电视与盒子产品需要一定的产品线,工艺和技术相对复杂,电视棒产品则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但同时它的功能也相对简单。它支持多屏互动开放协议DLNA/AirPlay,能够将手机或平板上的视频内容投放到电视机上,除此之外电视棒并没有其他功能。

快播大屏幕、PPLink等产品都属于此范畴。最近,百度公司也正式涉足电视棒领域,推出一款名为“百度影棒”的电视棒产品,百度影棒不仅支持DLNA/AirPlay,还支持百度视频影音专属的BDPlay协议,百度视频手机版、Pad版、影音PC端都能通过百度影棒将高清视频投射到电视大屏幕上播放。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这些类Chromecast产品来说,除了支持通用的DLNA/AirPlay协议之外,那些独家的内容支持才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比如内置在Chromecast中的Youtube、Netflix视频内容,内置在百度影棒中的百度视频内容等。

实际上,无论是电视棒还是智能电视,都是厂商为占领电视屏幕所做的前期准备。按照目前互联网行业的转变风向,基于硬件设备的竞争已经不是主流,相对的,服务与内容渐渐成为厂商提高竞争力的杀手锏。

如果说盒子产品是智能电视的过渡,那么电视棒就是盒子的过渡。电视棒具备价格低、使用简便等优势,相对来说更容易推广,用户也容易接受。谷歌在今年7月份刚刚推出了Chromecast电视棒的产品,全球预定很疯狂。毕竟它只要35美元,比其它的众多前辈如:Roku机顶盒(售价59、79、99美元),Google TV(必须购买能配合使用的智能电视)、Apple TV(售价100美元)以及传言中亚马逊将推出的Kindle TV、Intel TV box等等,Chromecast的价格要便宜多了。

廉价是电视棒产品的一个共有标签,快播大屏幕售价399元,百度影棒售价198元与PPLink 199元的售价相差无几。通过类似Chromecast这样的产品,将用户的手机或平板与电视连接起来,将死板的电视变成一个活跃的内容输出平台,这或许是这些电视棒生产厂商的一个终极目标。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到目前为止,电视棒产品还非常单一,局限性很大。Chromecast也只能播放来自Netflix、YouTube和Google Play上的音频、视频内容,这无疑是一大遗憾。

同样,国内的电视棒产品大多也都如此,在真正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瑕疵。作为盒子和电视产品的廉价版,电视棒的出现的确能够帮助部分用户获得了更好的观看体验,但受限于功能单一,更多的用户还是会选择盒子或者直接更换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