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当网的不断沉溺,我们很难再在有关于互联网的各个大会上看到风度翩翩,西装革履,在一群助理簇拥下出现的李国庆,当当网市场份额的不断萎缩,让大嘴李国庆噤声已久。

自有品牌无奈叫停、当当淘宝店铺售价低于官网引消费者不满、高调炒作的“尾品会”不愠不火……不断尝试新出路,却条条大路不尽通畅,无奈当当唯有通过不断发起自导自演的公关大戏,来提升自己的公众形象。

时运不济的当当

科技媒体对当当网的评价,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唱衰,“边缘化”、“受挤压”、“落寞的老大哥”……

而当当也一直走在“寻求自救”的不归路上,从自营到服装,再到后来的“请进来走出去”战略,让行业内外看不清楚,当人们重新思考“自主品牌”的市场生命力时,“当当优品”宣布关闭,但当当从未停止复盘之路,一边大张旗鼓的搞全品类扩展,另一面,效仿唯品会推出“尾品会”。

可以看出,当当是在试图复制行业内最热的经营模式,频繁的调整步伐,来扭转目前的窘境,但分析人士认为,当当目前的情况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本该利用价格战和营销策略塑造企业形象时,当当选择保守,导致企业固步自封,经营品类无法打开,到最后,劣势蔓延到当当的主要阵地图书市场,“当当已经成为失去灵魂的躯壳”。

的确,图书市场是当当的命脉所在,但在记者采访中发现,当当的走出去战略,让当当在价格上实行两步走,有用户反映,当当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要低于当当官网,另外,在物流上的瘸腿以及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有关于当当售后不完善的投诉不绝于耳,近日,当当更因为销售假胶囊事件被索赔十倍货款,暴露出当当目前的问题已经侵蚀到企业内部。

根据当当发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当当网第二季度总净营收为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亏损1040万美元,同比降低48%,而这却兀自的引起媒体的一片叫好,“当当成功复盘”、“亏损收窄”等报道在互联网上蔓延开来。

对此,品途网研究总监,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黄渊普在其题为“当当网的下一步:寻找‘干爹’”一文中讲到,在当当网发布2013年第二季度的财报的同时,“很多如‘当当网Q2持续逆袭’、‘亏损急速收窄,百货飞速发展’ 的PR稿一泻而下,在当当网依然亏损的情况下,有的PR(公关)稿写出‘当当网盈利能力持续走强’的话语。”

在他看来,目前当当的股价已经回到正常位置,但想回到发行价16美元,“靠业绩难有说服力”,另一方面,黄渊普认为,当当网的整体营收能力在放缓,其新业务“没前途”,如果还想在国内残酷的电商环境下生存下来,寻求“战略投资”和“找干爹求收购”是最为现实的出路。

根据艾瑞发布的2013Q2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当当网的市场份额仅剩1.8%,而对于之前的数据显示,当当网的市场份额一直徘徊在1点5个百分点左右,而紧随其后的是同样“难过”的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