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
Snapchat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上周日刊登题为《醒醒吧:用孩子预测科技趋势不靠谱》(Snap Out of It: Kids Aren't Reliable Tech Predictors)的评论文章称,“阅后即焚”照片和视频分享应用Snapchat由于在青少年群体中广受欢迎而获得了硅谷的热捧,但依靠这些“孩子们”的使用趋势来预测科技行业的发展,其实并不可靠。

以下为文章全文:

广受追捧

我认为,孩子不是我们的未来。确实应该好好教育他们,但要说到科技行业的未来趋势,千万不要傻傻地以为他们真的会引领趋势。

没错,我说的是Snapchat。

我的同事上周报道称,Facebook最近出价30亿美元收购这家红得发紫的信息应用。但令人意外的是,年仅23岁的Snapchat联合创始人兼CEO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却拒绝了。

如果你从没用过Snapchat,我建议你试试看,因为你很可能从这款应用中获得很多乐趣。可惜我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我脾气不好,年龄太大,还有两个孩子,根本没时间找乐子。估计看我专栏的很多人也是这种情况。不过,即使没用过,你也应该知道Snapchat的几点内容。

首先,Snapchat的主要卖点就是“阅后即焚”。当我用这款应用发送照片和说明时,我可以选择它存在的时间。当你看到照片后,它会在1至10秒的时间内消失。不过,Snapchat的安全措施经常被攻破。

第二,Snapchat的用户群主要是青少年和大学生。这也是硅谷痴迷该公司的主要原因。

这家公司至今分文未入——他们的高管甚至对创收问题只字未提——但在依靠广告生存的科技行业,年轻人的确是最佳的未来创收来源。

对科技高管来说,年轻人就是一座金矿。

文化信念

这种逻辑遵循了广受认可的文化信念:我们似乎都认为,年轻人是科技先锋,他们可以率先洞悉今后的科技趋势。倘若今年的孩子用Snapchat,而不用Facebook,那就可以认定:我们今后也都将使用Snapchat。因为科技的使用习惯与发型一样,都只遵循从年轻到年老的单一路径。

但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年轻人的品味却有一个问题:孩子们通常都是错的。没有多少证据显示,年轻人预见未来的能力好过其他人。有时,他们率先使用的技术的确可以成为行业趋势,但其他时候,年轻人选择的产品和服务也会消失于无形。他们甚至有可能成为新趋势的迟到者,速度甚至比年龄较大的用户还慢。

来思考一个问题。你每天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有多少是25岁以下的人创造或率先使用的?

我一时间想不出多少,当然,Facebook确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然而,当今最普及的科技产品多数都不是率先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开来的。iPhone、iPad、iPod、谷歌搜索、YouTube、Twitter、谷歌地图、Pinterest、LinkedIn、Kindle、博客和PC,最初都不是瞄准高中生和大学生的,也没有率先在他们中实现普及。事实上,很多最受欢迎的科技产品和服务起初都有一些令这些孩子们退避三舍的因素,例如过高的价格、对生产力的看重以及乐趣的缺乏。但它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尽管一些个案表明,我们仍然应该小心迎合年轻人。例如,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04年为哈佛大学的同学们设计了Facebook,而且最初只对大学生开放。但即使是在那时,Facebook也似乎比它的竞争对手更加“成熟”。该网站禁止用户使用自己的设计元素装扮页面,而具备这项功能的MySpace却在青少年群体中占据主导。

扎克伯格有意不去迎合这一群体。他经常对创业伙伴们说,他希望Facebook有用,而不是太酷。正因如此,才有很多人一直担心该公司可能会在青少年群体中失去影响力。Facebook从来都不算太酷,但其他规模庞大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也都不酷。问问MySpace就知道“酷”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了。

行业异类

顺便说一下,虽然扎克伯格、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20出头的科技创业者占据了科技媒体的很多篇幅,但他们其实并非主流。风险投资公司Cowboy Ventures最近的研究发现,2003年以来获得至少10亿美元估值的科技创业公司中,创始人的平均年龄是34岁。Cowboy Ventures创始人艾琳·李(Aileen Lee)说:“20几岁毫无经验的创始人只是异类,并非普遍情况。”

仔细想想不难发现,年轻人并非科技趋势的可靠预测指标并不出人意料。诚然,年轻人的文化弹性更强,愿意尝试新事物。但年轻人也有很多不够可靠的特质,包括变化无常、不够成熟,甚至会不惜牺牲常识而顺从同伴的压力。正因如此,我们在其他的文化领域才没有过分看重青少年的选择。例如,18岁以上的人没有一个认为“单向乐队”(One Direction)是音乐的未来。

回到Snapchat的问题上来,这只是年轻人的一时狂热,只是又一个男孩乐队?还是更加永恒的东西,像披头士那样?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孩子们为什么使用它。他们使用Snapchat的原因是否能与年龄更大的用户形成共鸣?还是说,他们使用这种工具并没有统一的原因,只是为了避开父母的监视,发送不雅照,逃脱世俗的桎梏。

现在没人知道确切的答案,甚至连Snapchat的创造者也不知道。但目前看来,的确有理由对Snapchat在年轻人中的狂热保持一份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