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Vine目前在Twitter的庇护下占据优势,但该领域的竞争只会有增无减。

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今天撰文对Vine过去一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一年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以下为文章全文:
本周四,Vine迎来了一周岁的生日。
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到了Vine的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科林·科罗尔(ColinKroll),询问了他Vine过去一年的情况,以及他对未来的展望。在他看来,最令人意外的是人们在这款应用内部的协作方式,以及人们利用各种摄像头配件实现的有趣效果。
“有一件事情令我很感兴趣,那就是人们开展的协作,以及这项服务中不断涌现出的各种作品。这也是Vine所独有的。”科罗尔说,“另外,我们还看到人们通过一些硬件装备增强了Vine的用途,例如在手机摄像头上增加了鱼眼镜头,或者给iPhone配上了三脚架来稳定图像。”
即便如此,通过与Twitter的整合,Vine还是实现了高速发展,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交网络。这也把该公司引入了新的阶段,它不再一味关注增长,而是有可能开始重视盈利。在被问及进入第二个年头的Vine有什么发展计划时,科罗尔表示,一切的一切都将着眼于“发现”。
“我们今年的重点是简化人们发现视频的流程,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账户。”他说。
这款6秒短视频分享应用在Twitter的大家庭里渡过了不同寻常的一年,所以,现在是时候回顾一下这款服务的发展历程了。
回顾
有人或许还记得,Vine甚至还没有推出产品就已经被Twitter收购了。当这款应用发布时,只用了一天就飙升到AppStore排行榜的前列。
但与很多一夜爆红的社交媒体应用一样,Vine上线不到一周也遭遇了色情问题的困扰。色情视频当时在Vine上几乎已经泛滥成灾,甚至连“编辑精选”和“发现”信息流里都出现了硬色情视频。
该公司立刻出面道歉,并解释称,这是人为错误所致。作为惩罚,苹果公司甚至一度将Vine逐出App Store。
更糟糕的是,Vine还在那个星期遭遇了服务宕机。但推出仅仅7天的Vine,规模就已经超过了与之最为接近的竞争对手。
经历了第一周的动荡后,Vine在去年2月对内容进行了分级,缓解了外界的担忧。到了3月,Vine已经主导了短视频分享市场,遥遥领先SocialCam、Viddy等竞争对手。
于是,Vine不失时机地与翠贝卡电影节(The Tribeca FilmFestival)合作启动了6秒微电影竞赛,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两个月后,升级后Vine开始支持视频嵌入,并且整合了Facebook和Twitter的分享功能。到了4月初,Vine冲上AppStore排名第一的宝座。
这一切都是在被Twitter收购后不到6个月内实现的,而距离这款服务正式上线更是只有短短3个月。
4月30日,Vine进行了第二次重大升级,增加了用户提及功能,还支持了前置摄像头。到那时,很多大品牌都开始争先恐后地利用这一平台展开推广,电影公司的热情尤其高涨。
夏天刚到,Vine又再次发力。该公司去年6月初宣布用户总数达到1300万,同时推出了Android应用。
只用了一个星期,Vine在GooglePlay中的社交类应用排行榜上就超越了Instagram。
但Instagram并未坐以待毙。这款Facebook旗下的照片分享应用于6月20日发布了InstagramVideo短视频分享服务。很多业内人士担心,Vine的好运将就此终结。
然而,Vine的发展势头却不降反升。事实上,Vine的流行度早已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有些摄影师甚至可以通过为各大品牌制作短视频来谋求生计。
7月,Vine进行大规模改版,全面调整了摄像头功能,为铁杆用户和动画爱好者增加了一些有用的功能,并且新增了一些渠道来帮助用户发现更多内容。
到了夏末,Vine用户总数已经突破4000万大关。
为了应对Instagram的竞争,并从Instagram的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Vine在去年10月进行了升级,首次允许用户编辑草稿并保存下来,在功能上向InstagramVideo看齐。
就在感恩节即将到来时,Vine又推出了WindowsPhone版应用。冬天的剩余时间内,该团队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增长上,并且在新年到来后推出了网页版。
展望
Vine的第一年确实很精彩,但它今后的发展又会如何?
Instagram仍在增长,对Vine的威胁仍未消失。更糟糕的是,Snapchat也在短视频分享市场抢走了不小的份额。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Snapchat的视频,因为那上面的内容更真实,也更加无拘无束。
当然,Viddy、SocialCam和Cinemagram等现有的竞争对手虽然已经远远落后,但仍在谋求发展,各种新型短视频分享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这个市场越来越拥挤了。这并不奇怪,毕竟视频是消费科技领域的新前沿。还记得YouTube刚刚诞生时的情景吗?观看视频、发布视频、分享视频现在早已风靡全球。
如今,我们正在奔向移动多媒体时代的路上。以前,Instagram、Facebook和Twitter都在不遗余力地吸引我们拍摄和上传照片,而现在,以Vine为代表的企业却逐渐把战场引向移动视频领域,Instagram和谷歌也在纷纷跟进。
视频已经渗透到众多领域,例如约会、专业网络和影视制作行业。甚至还有一些硬件开发者也希望充分利用人们对移动视频的广泛需求。这一领域的确充满了机遇。
虽然Vine目前在Twitter的庇护下占据优势,但该领域的竞争只会有增无减。
从很多方面来看,InstagramVideo与Vine都有着很大的区别。Instagram主要迎合休闲视频体验,Vine则更加重视专业视频制作者。不过,这两款分别隶属于Facebook和Twitter的媒体武器必将展开一场厮杀。
Snapchat也很独特,它提供的工具虽然很少,难以制作出专业性较强的视频,但由于与生俱来的“阅后即焚”属性,使得它的隐私性得以增强。Snapchat必将继续增长,并吸引更多喜欢观看视频的用户。
倘若科技巨头纷纷抢滩视频领域,这一市场同样会进一步分化。例如,谷歌可能会利用YouTube在该领域部署一些措施。试想,如果Google+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方便用户直接将自己的视频发布到YouTube移动客户端中,或许可以吸引不少人的关注。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谷歌今后一定会加强YouTube频道的个性化功能,使之更加完美。
但尽管如此,未来的市场还是有望容纳更多的移动视频企业,既有针对消费者的,也有针对创作者的。
2014年,Vine将受益于与Twitter更加深入的整合。Twitter可以在媒体制作板块内将Vine作为一个选项,那里原本可以拍摄和增加照片。换句话说,可以将Vine应用嵌入到Twitter应用中。Vine视频还可以在Twitter的移动信息流中以不同的模式显示出来,占据更大的屏幕空间,以便吸引更多用户。
伴随着Twitter规模的增长,Vine也将通过一流的挖掘工具培养巨大的用户基础。该公司之前已经向这一方向努力了一段时间。
随着Instagram和Vine等社交网络的逐步成熟,它们已经成为社交媒体名人和各大品牌的必争之地。拥有一个热门页面可以令很多人一夜成名。
如果Vine能够继续为积极进取的新用户提供一夜成名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增加粉丝,久而久之,必将积累更多的忠实用户。幸运的是,科罗尔表示,这正是Vine接下来一年的发展重点。
Vine现在似乎已经在创作者群体中积累了口碑,吸引了大批有趣的内容。这是否足以抵御老牌对手和新兴企业的竞争还难以确定,但无论如何,明年对短视频服务行业来说,必将是值得关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