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伊坎

投资人卡尔·伊坎 

即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在《华尔街之狼》奉献了出道以来最癫狂的演出,他也没能圆了自己的奥斯卡梦。这部传记电影是源自臭名昭著的股票经纪人乔丹·贝尔福特(Jordan Belfort)的真实故事,但谈到“华尔街之狼”这个称号,通过垃圾股等各种欺诈手段骗取投资者资金挥霍的贝尔福特显然还远远不够格。

真正的华尔街之狼是将凶狠的尖牙对准那些上市大公司,运用诸多合法金融手段,逼迫漠视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做出战略改变、利益让步甚至是金钱割肉,为自己赢得丰厚的利润,同时也给追随的小股民们带来实际收益。当然,这并不是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在资本市场允许的范围内对上市公司进行合法的洗劫。

卡尔·伊坎(Carl Icahn)就是这样一个令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害怕的凶狠野兽。他最知名也是最娴熟的攻击手段就是“突袭企业”(Corporate Raid),即大量买入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成为战略股东,通过行使股东权益迫使公司做出各种调整,为自己赢得丰厚的利润,也给普通股东带来实利。

过去三十五年,没有人比伊坎更擅长于此道。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华尔街之狼”。实际上,1987年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华尔街》,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le Douglas)饰演的主角也是部分以伊坎为原型的。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想找个朋友,那就去养条狗好了”,正是伊坎的名言。

真正华尔街之狼

和《华尔街之狼》电影里的贝尔福特一样,伊坎也来自纽约郊区的皇后区。1936年,伊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失败的歌剧演员。身为犹太人,伊坎很早就表现得天资过人。1957年,伊坎毕业于美国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系。随后伊坎进入纽约医科大学学医,但由于不愿和尸体打交道,两年后他辍学参军。

1961年,伊坎也和贝尔福特一样从股票经纪人开始了自己的华尔街生涯。七年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股票经纪行,专注于风险套利和期权交易。他的“华尔街之狼”生涯开始于1978年,完成资本积累的伊坎开始大量购入上市公司控股股份,开始了自己的传奇投资人生。从身无分文进入华尔街,到拥有245亿美元资产;毫不夸张地说,伊坎是足以与股神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传奇。

1993年,美国著名传记作者马克·史蒂文斯(Mark Steves)写了一本关于伊坎的传记,书名就是《国王伊坎:一个叛逆资本家传》(King Icahn: The Biography of a Renegade Capitalist)。该书详细阐述了伊坎在八十年代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逼迫上市公司满足他要求,从而不断赚取巨额利润的传奇经历。但史蒂文斯或许不会想到,在该书发布之后的二十年,伊坎的战绩甚至更加辉煌彪悍。

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间,伊坎在华尔街娴熟运用杠杆收购、恶意收购、委托书之争、要求董事席位、借助媒体、煽动小股东等各种资本和非资本手段,购入了数十家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通过威逼利诱董事会和管理层赚取了上百亿美元的利润。他的猎物名单包括了雅虎、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苹果、摩托罗拉、西联汇款等诸多巨头,横跨钢铁、航空、科技、金融、娱乐等多个行业。

当然,伊坎并不是考虑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也不是为了给小股东带来回报。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通过抬高股价或者迫使上市公司回吐现金,来给自己换取巨额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伊坎会不惜逼迫上市公司出售资产、分拆业务甚至是出售自身。但在这个过程中,跟着伊坎的投资者通常也能获得不少实际受益。

1985年,伊坎通过恶意收购的方式强行收购了美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TWA,出任董事长之后他就开始割肉般分阶段变卖TWA的资产,以偿还自己收购TWA时的负债。1988年,伊坎通过TWA私有化交易,个人获利4.69亿美元,却给这家公司留下了5.4亿美元的巨额债务,而后伊坎又作价4.45亿美元变卖了TWA最有价值的伦敦业务。成立于1925年的老牌航空公司TWA最终在2001年被美利坚航空(AA)收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父母并不是商人,但伊坎的身上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犹太人的经商天性:对利益嗜血般贪婪,为利润不害怕风险,看准时机果断出击。伊坎就如同华尔街一条嗜血的恶狼,敏锐的判断出自己可能的目标,然后就集中力量展开攻击。他曾经创下纽交所单笔交易之最,在Texaco一家公司上就净赚5亿美元。

为了保护上市公司不落入伊坎的控制,大股东们甚至愿意向伊坎支付所谓的“赎金”,从伊坎手中买回股票。这种“绿票讹诈”手段令伊坎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当他刚开始攻击上市公司时,伊坎的对冲基金还是在利用别人的资金通过杠杆来展开攻势。但随着他的战绩越来越彪悍,伊坎现在完全有能力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发起攻击。2011年,伊坎宣布将返还外部投资者在70亿美元对冲基金的投资,而继续用自己的资金进行投资。

现在的伊坎是美国最顶级的超级富豪,在《福布斯》最新财富榜上个人净资产达到245亿美元,排在美国第53位。他拥有足够的实力与任何一家大公司较量,当伊坎迅速购入价值数亿美元的股票时,即便是苹果这样的巨无霸也无法坐立不管,库克也不得不对伊坎的呼吁做出回应。

伊坎攻击的目标都具有相同的特征:那些股价暂时处于低谷,但基本面依旧稳健的公司股票,而且股价低落很大原因都要归罪于管理不力与业务混乱。这给伊坎这样的活跃投资者带来了活动空间,他可以迅速低价吃进股票成为战略股东,通过公开报道施压董事会或管理层,利用小股东的不满情绪发起委托书战争,甚至直接发出收购要约,来逼迫上市公司满足他的要求。

极其精明的伊坎几乎每次都会打着维护股东利益的大旗,而他所要求上市公司做出的调整也确实能给小股东带来短期的收益。1988年,伊坎在石油公司Texaco的年度股东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有很多人为反抗暴政而死去。至少我可以投否决票。”因而短期投资者就像是跟着大船的海鸥一样,聚集在伊坎的背后,准备着从伊坎的攻击中获得自己的利益。

硅谷的头号敌人

虽然今年已经78岁高龄,但伊坎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近年来他的攻击反而变得更加凶狠。与巴菲特不碰科技类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入古稀之年后,伊坎却似乎对科技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2006年开始,伊坎开始频繁进攻科技行业的上市公司。时代华纳、摩托罗拉、苹果、微软、雅虎、eBay都是他的攻击目标。

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相比,科技类股通常具有更高的估值,也能给伊坎带来更高的利润。在转向攻击科技公司之后,伊坎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旗下的Icahn Enterprises股价过去一年飙升了超过50%,伊坎投资基金去年回报率超过30%。2012年10月,伊坎收购了NetFlix 10%的股份;一年后出售了其中半数股份,获利超过8亿美元,成为史上最盈利的股票投资交易之一。

伊坎也是美国少数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改变任何上市公司股价的人物。他宣布自己收购苹果股票的一条Twitter消息,就可以让苹果股价单日暴涨5%。哪怕是关于他打算攻击黑莓的传言,都可以让后者股价飙升7%。虽然伊坎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得偿所愿,但为了阻止伊坎的攻击,上市公司通常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在什么时候,伊坎都是美国上市公司最不愿听到的名字。

2006年,伊坎买入时代华纳大约3.3%的股份成为其主要股东,而后就开始与时代华纳董事会及管理层产生诸多冲突。伊坎公开要求时代华纳分拆成四家公司,并回购约20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并积极争取小股东支持以试图在当年股东大会上改选董事会。为了避免被伊坎控制公司,时代华纳董事会被迫做出让步,答应了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要求,并同意增加独立董事席位,另外削减10亿美元的公司支出。此外,伊坎还成功推进了时代华纳分拆了旗下有线电视子公司时代华纳有线。

对曾经通信业巨头摩托罗拉和昔日互联网巨人雅虎来说,伊坎就是不折不扣的苦主。2007年,伊坎买入摩托罗拉3350万股股票,但未能如愿获得董事席位。第二年,伊坎对摩托罗拉提起诉讼,要求获得四个董事席位,并要求公司分拆旗下移动业务。在伊坎的持续推动下,摩托罗拉最终在2011年初分拆为摩托罗拉移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两大独立公司,告别了无比辉煌的历史。

当年8月,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又在三年后作价29亿美元甩卖给了中国联想集团。虽然摩托罗拉彻底从巨人衰落,伊坎却笑到了最后。在为期四年的摩托罗拉绞杀战中,伊坎最终拿到了13亿美元的利润。

2008年,雅虎创始人兼CEO杨致远拒绝了微软高达446亿美元的收购报价,遭致很多小股东的强烈不满。从中嗅到机遇的伊坎随即收购了雅虎5000万股股票,计划发起委托书之争,要求以撤换杨致远及整个雅虎董事会,企图再次推进雅虎出售交易。经过与雅虎董事会的谈判,他最终获得了三个董事席位,并成功促使杨致远黯然下台。2009年上任的新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与微软签署了十年期的搜索合作协议,几乎放弃了搜索业务。

达到目的之后,2009年底,伊坎也辞去了雅虎董事席位。但在雅虎的交易上,伊坎和雅虎几乎是两败俱伤。杨致远下台后,雅虎并没有迎来起色,巴茨被证明并不适合雅虎,而雅虎的领导混乱局面直到2012年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上任才得到解决。雅虎股价再也没有回到此前的高位,反而开始了持续多年的低迷走势。2010年,伊坎大幅出售雅虎股份,从最多时的7500万股减少到1200万股,结束了这次长达两年的打虎战。

当然,伊坎选择攻击目标也有自己的标准,并不是所有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他都有兴趣。2011年9月,外界传言伊坎收购黑莓制造商RIM股份,导致该股股价大幅上涨7%;但伊坎随后就否认了这一传言。显然,处于死亡螺旋的黑莓已经无法给伊坎带来实际的利益。

 连续攻击科技公司

在攻击科技公司的过程中,已经七十多岁的伊坎依然精力旺盛地战斗在第一线,完全看不出任何退隐的迹象。单是过去两年时间,伊坎就已经攻击了近20家上市公司。为了赢得媒体与听众支持,他甚至可以不顾年龄与身体,与对手在CNBC的电视节目上互相怒斥。在揭露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时,伊坎也一如既往的稳准狠,几乎每次都让上市公司管理层陷入尴尬处境。

2013年8月,伊坎大量收购戴尔公司股票成为第二大股东,试图阻止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le Dell)报价244亿美元私有化公司的交易,认为这一报价低估了戴尔公司的价值。疯狂的伊坎甚至打算自己筹资买下戴尔公司。虽然他控制戴尔公司的计划最终失败,但成功抬高戴尔股价依旧给伊坎带来了实际的回报。

2013年8月,伊坎公开宣布自己大笔收购苹果股份,认为苹果股价被严重低估,并要求库克加大股票回购规模。这一消息推动该股当日飙升5%,帮助苹果股价再次站上了500美元的关口。10月,伊坎向库克发布公开信,称自己持股苹果470万股,要求苹果回购总规模1500亿美元的股票。11月,伊坎提交股东倡议,再次呼吁苹果回购股价,把巨额利润回馈给股东。

今年1月,苹果发布表现疲软的财报之后,股价大幅下滑,伊坎再次表示自己认为股价被低估,又购入了价值5亿美元的股票。至此,伊坎已经持有了价值20亿美元的苹果股票。有趣的是,伊坎的办公室就在纽约第五大道的通用汽车大厦上,每天都会看到大厦门口的苹果直营店,这是苹果在美国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家直营店。

eBay是伊坎的最新目标。今年1月在大量收购eBay股份后,伊坎要求eBay分拆旗下支付子公司Paypal独立上市,并要求eBay董事、硅谷知名投资人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辞职。伊坎的理由是,当年安德森曾说服eBay以27.5亿美元的低价出售Skype,而安德森本人就是收购财团的一份子。而且在安德森出任eBay董事期间,他至少已经投资了五家与eBay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其中包括PayPal的竞争对手移动支付公司Dwolla与Boku。至少从董事利益回避的角度来看,伊坎的理由完全是成立的。

纽约美林公司的理查德·德累泽(Richard Drezen)表示,无可否认的是,伊坎给美国上市公司治理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股东权益方面;促使越来越多的活跃董事开始挑战企业的高管。

在伊坎的办公室,陈列着他主要攻击交易的战绩。几乎每次成功的绞杀战后,伊坎都会给自己添一座代表受攻击公司的战利品。这个陈列厅的展品还在不断扩大,或许不久之后就会出现eBay的标志物。伊坎这条华尔街之狼还没有停止他的绞杀,他的狼牙依然令所有美国上市公司都不寒而栗。

虽然伊坎从来都不是一个正面人物,但正是因为他的存在,让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与管理层不敢漠视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心安理得地在资产出售与并购交易上中饱私囊。伊坎就像一条饥饿的豺狼,总会从各种公司消息中嗅到自己的利益,时刻准备着对那些上市公司发起致命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