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大战在5月17日已经结束,但实际上双方对用户的补贴并未真正停止,不同的只是在形式上由明争转为暗斗。

打车软件对现金补贴的“恋恋不忘”似乎意味着补贴是圈住用户的唯一救命稻草,但事实上,在前期补贴大战的积累下,部分用户使用打车软件的习惯已经养成。

然而,目前打车软件并不能完全满足乘客的约车需求,如何优化用户体验、提高用户粘性,成为打车软件面临的更大考验。

一波三折的补贴大战

7月中旬,滴滴打车启动第三季“要分享,也要私藏”用户红包活动,这已经是继5月17日停发补贴后,滴滴第三次以红包形式重启现金补贴。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家掀起的补贴大战始于年初。2014年1月10日,随着滴滴打车继快的打车后推出每单减10元活动,滴滴和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正式开始。

5月16日,滴滴和快的相继宣布将在第二天停止发放补贴,但是,补贴停发不到一个月,6月6日,滴滴打车推出抢红包活动,随后快的打车推“打车返代金券”活动,两者变相重启现金补贴。

补贴对抢占市场作用明显。根据三方数据分析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在5月份发布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之和已经达到97.4%,用户覆盖率均超过50%。

但是短时间内用钱圈住的用户忠诚度遭受考验,部分用户在获悉补贴停止后表示将会卸载打车软件。补贴似乎成为打车软件的救命稻草。

留住用户,除了补贴还有什么?

尽管补贴是引爆用户增长,提高用户粘性收效最快的一种方法,但并非所有用户都是冲着补贴而来。

一位司机师傅告诉腾讯科技,虽然打车软件们在5月份取消了补贴,但他身边并没有因此卸载软件的同事,因为大家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

师傅介绍,自己包括身边的司机师傅已经习惯了利用打车软件抢单,一方面打车软件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接单效率,另一方面网络支付提高了支付的效率,并且网络支付还能带来额外便利,譬如乘客利用微信支付付款后,账号中的钱可以直接充入加油卡。

一些女性乘客对腾讯科技表示,打车软件最吸引她们的是安全而非补贴。因为通过打车软件约到的出租车都是经过认证的,能够保证不是黑车,整体而言更加安全,尤其在深夜加班等时候,打车软件的价值更加凸显。

还有一些乘客则是因网络支付的便捷而选择打车软件,一位乘客表示,公司和小区都没有常用银行卡的营业网点,取钱不方便,现金需要留着备用,所以喜欢用打车软件,避免了现金交易。

约车便利度因时因地而异

虽然补贴并非吸引用户的唯一原因,但是很多用户认为,补贴逐渐走低后,通过打车软件约车的成功率也在下降。一些乘客表示,“现在一般需要等三分钟才有司机响应”、“发送给200辆车才有一辆接单”。

据滴滴打车公关部薛帅介绍,整体上看,乘客发单的高峰与交通早晚高峰时间基本一致。而一些司机师傅则表示高峰期一般不接单,因为高峰期打车的人很多,而通过打车软件接单寻找乘客耗费时间长,高峰期耽误一分钟等于浪费3块钱,因此在高峰期接单并不划算。

乘客与司机之间对打车软件的不同认识,造成了特定时段打车软件难以打到车的现状。同样,一些打车难的地段,打车软件也不好约到车。

由于打车软件只是为司机与乘客之间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并未提供更多的出租车资源,因此在空闲时间或者打车不集中的地域,打车软件可以更好的调配资源,帮助乘客打到车,而在出租车资源紧张的时候,打车软件的便利度就会下降。

为了保证乘客的用户体验,滴滴和快的都非常重视维护司机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司机接单的积极性。滴滴曾对司机承诺,司机端补贴永远不会取消。快的则除了给司机现金补贴,还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打感情牌笼络司机群体。

除了在存量上做文章,滴滴和快的近期都悄然切入商务租车领域,为打车市场引入增量,为乘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但是商务租车与公共出租车毕竟不同,比如商务租车的价格更高,因此,这些做法是否能改善打车软件的用户体验,尚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