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领域能像共享单车的爆发一样如此之快,这也注定了共享单车这场战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惨烈。短短两年,共享单车行业两巨头ofo和摩拜在用户、供应链资源、运营效率甚至生态圈四个维度都已经全面开战,而过去这样的竞争要经过漫长的升级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场事关存亡的生死竞速战争,任何一方稍慢半步就将粉身碎骨。

第一维度用户之争:行业大爆发双寡头正面开战

共享单车的市场构成可分为五个部分,用户、移动支付、智能终端、共享单车企业和自行车生产厂商。当前三个成为市场爆发的先决条件后,决定这场生死时速的成败就落在了后两个部分身上。

当前大众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资本还是体验,甚至两家巨头ofo和摩拜之间的口水战,都仅仅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维度——用户之争。关于用户的争夺也最激烈。

据共享单车最大的两家平台ofo和摩拜公布的数据显示,ofo宣称目前拥有共享单车650万辆,在6个国家150座城市提供服务;摩拜则称目前共拥有600万辆单车,服务于超过150座城市。而两家公司都在此前宣布日订单突破2000万单。

极光数据的最新数据显示,单2017年6月,共享单车行业月新增用户就超1369.3万,而摩拜新增用户数为670.0万,ofo新增用户数是摩拜的2倍之多。

另据知名第三方调查机构艾瑞咨询最新6月份数据显示,ofo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6464万,摩拜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5925万,ofo月度活跃用户数超出摩拜539万,增速为摩拜近2.1倍,活跃用户增速连续第6个月领先摩拜。

与用户增长同步的是融资的步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单车行业有近50家企业,半年融资90亿元、30家VC/PE入局,仅ofo和摩拜两家公司最新一轮的融资合计已达到13亿美元(摩拜超6亿,ofo超7亿)。

ofo创始人兼ceo戴威此前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资本能够让更快的扩张。所有商业的竞争,其实是时间维度的竞争。在共享单车这个行业的竞争中没有对错,比的是谁最快。都在借资本的力量抢时间。

第二维度供应链资源之争:军备竞赛下轻重资产模式分野

对新增用户和资本的争夺是看得见的战场,但在这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战场,共享单车竞争的第二个维度——供应链资源竞争。这个维度的竞争是第一个维度乃至后续竞争的基础,是真正的弹药库。而ofo与摩拜两家看起来相同的公司从这个层面开始变的非常不一样。

供应链竞争最大的着力点就是产能,在需求爆发的当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放大产能,谁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市场。但从当前模式上看,摩拜的产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比得上ofo。

就模式而言,摩拜是一家产品驱动型公司,一切核心围绕产品,自己设计、自己生产,一切靠自己;而ofo是一家平台驱动型的公司,不生产自行车,而是联合已有生产线,共同设计之后下订单。

摩拜首先是自建生产线,然后依靠富士康等非传统产业链提供产能,ofo则联合了700bike、飞鸽、凤凰、富士达等一批传统自行车生产商,根据ofo的运营模式,产能扩充的速度会非常快,理论上产能及生产速度可以是数十倍于摩拜。

他山之石:HTC启示 供应链崩溃的恶果

共享单车企业对供应链的争夺是必然,因为产能是一切后续竞争的起点,而这一幕在曾经的智能手机行业早已出现过。

台湾智能手机品牌HTC曾经红极一时,1997年,王雪红、周永明、卓火土“铁三角的组合”共同创办HTC,主要经营代加工业务。2006年,HTC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并于2007年、2008年推出了HTC TouchHTC Diamond。再后来,HTC搭上Android东风推出全行业第一款Android手机G1,一度让HTC成为能与苹果相抗衡的公司之一。2011年4月6日,HTC公司台湾宏达电市值超335亿美元,市值超过了当时手机巨头诺基亚。

然而,风光无限的HTC最终却倒在了供应链上。从2010年-2014年,HTC多次因为供应链失控,导致其在新品发售后无法保证产能。从而在市场和经销商中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这是很多分析人士心中HTC后来节节溃败的根本原因。HTC王雪红也在随后几年多次公开表示要把控供应链,但时过境迁,HTC似乎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间节点,被后来的小米,华为等国内品牌超越。

共享单车在供应链领域的竞争也是如此。ofo和摩拜在生产制造链条上选择了平台和自产两种不同的模式,目前围绕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竞争还没有最终结果。自建生产线的摩拜要谨防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供给缺失,否则及其容易走上HTC的老路,而ofo则要学习苹果如何在不自己制造的情况下把控供应链。

第三维运营效率之争:细分之下资金运转最核心

当两家体量相当的公司竞争进行到一定阶段,决定胜负的因素可能不是当前用户数量差距,也不是融资数量的多少,同样也不是管理的细化程度。而是谁在人、事、物、钱的运用上做到更快速的运转,谁就在运营效率这个维度的竞争中获得了胜利。

企业运营效率细分下来非常庞杂,但最核心的就是资金的运营效率。财务上有一个指标叫资金周转率,基本可以覆盖狭义的资金运营效率。

简单来说,看共享单车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就关注一辆车除去制造及一切附加成本后,谁回本更快,谁就更有效率。这一点在金沙江创投朱啸虎看来,成本是必须要具备的优势。

中国市场非常大,要大规模地迅速把市场占领住,一定要做饱和式攻击。而这必须要成本领先,在成本上比竞争对手有显著优势。当年滴滴与神州在共享出行市场的竞争获取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滴滴的平台模式和神州的自有模式,决定了前者的资金周转效率更高。

而在共享单车市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ofo车身便宜购置成本低,而且都是标准件,可以在现场维修。而摩拜购置成本较高,且维修需返厂。据悉,一辆摩拜单车大部分故障需要返厂维修,这一去一来的运输费用就超过300元,这对于资金使用效率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轻资产和重资产两种模式从根本处来讲,在运营效率上是两种不同的结果,成本和资金周转率都不一样。

第四维度生态圈之争:战火向外延伸关键如何闭环

生态链之争,是共享单车最后一个维度的竞争。为什么说它是最后?

我们以倒序的形式往前推进,你会发现当生态平台建起以后,共享单车寻求的是大环境的细微场景,最开始共享单车拓展的是民众短途出行这一大目标,但是当这一目标成为所有企业都竞争的点时,就要将其打散,从细微处下手。

5月12日ofo宣布“ofo开放平台”上线,蚂蚁金服、滴滴出行、高德地图、中国电信、万科地产等都是成为首批合作伙伴,它们所代表的就是各个细分场景下的用车需求。

5月19日宣布“摩拜+”计划,宣布与中国银联、招商银行、悦动圈等达成战略合作。

两家公司宣布开放平台战略的时间如此接近,因为双方都意识到,生态圈的战争是必争之地,但这个故事该怎么讲呢?

一位TMT分析人士称,关键不在开放平台的建立,而在于开放平台形成后,共享单车如何将其形成闭环。将各个场景下的用车需求打通,将价值串联,这样才是一个生态链。

在这个生态链中,又要以前几个维度作为基础,没有资金、用户、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成环。同样,在这个维度的竞争,“快”仍是第一要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眼下由共享单车企业带领,自行车工厂也在进行着飞速的运转,加开产品线调整生产速度,这一切都源于这场生死时速。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加入这场竞争,生态的崛起会将共享单车带向何方,这还是个未知数。

“生态圈是个看起来很美的东西,一旦成功就将建立起巨大的壁垒和后盾,具体实例参加苹果,但生态圈也可能成为累赘,一旦核心业务发展不佳或重心偏移,全盘业务都将受影响,具体实例参见乐视。”前述TMT行业分析师对生态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