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46

36氪赴美上市,正在稳步推进。

北京时间10月29日早,36氪媒体业务(36KrHoldings Inc., 36氪控股)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上更新了其招股说明书。

在该文件中,36氪公布了其交易代码为“KRKR”,并预计其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的首次公开发行价格将在14.5美元至17.5美元之间。且本次IPO中,36氪基础发行规模为360万股ADS,预计从市场募资约6000-7200万美元。 红鲱鱼招股书中还披露,36氪现有股东小米、滴滴、国宏嘉信,在本次IPO发行中拟认购总计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ADS。另外根据此次披露,除了原有的瑞信和中金外,36氪新加入了Needham、AMTD和老虎证券作为公司的承销商。 公开资料显示,36氪以创投媒体起家,最早建立于2010年,彼时是一家科技博客,然后渐渐成为科技新媒体,其主要报道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新闻以及最有潜力的互联网创业企业,后逐步转型为新经济领域的内容输出和各项服务的平台。

根据招股书的描述,36氪是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的卓越品牌和开创性平台。公司以提供高质量内容起家,持续拓展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广泛和优质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以此次IPO发行价格区间中值计算,36氪上市时市值约为7.3亿美元。结合所处新媒体领域的行业,以及当下资本环境,36氪的估值属于业内较高维度。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华尔街愿意给出高估值的原因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新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36氪作为该领域服务平台的头部所拥有的广阔商业空间。

根据CIC报告,中国以新经济为重点的商业服务市场的规模从2014年的7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18年的20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0.3%,预计到2018年将以约22.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556亿美元。

这一市场的快速增长为以新经济为重点的商业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众多机遇。36氪正是其中佼佼者。

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氪已为全球财富100强中的23家企业提供了商业服务。此外,根据CIC的报告,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氪还为国内以市值/估值计算的中国前100强企业中的59家提供了商业服务;同时,尽管在2017年第一季度才开始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认购服务,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36氪已覆盖中国200强机构投资者(按管理资产衡量)中的46家。

且不仅如此,36氪在发展过程中亦收到了来自小米、滴滴等新经济领域明星企业的投资。

另外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2019年9月份也就是IPO之前,36氪发行了3999万股D股优先股,获得了Lotus Walk Inc., Nikkei Inc.,Krystal Imagine Investments Limited, Red Better Limited 和Homshin Innovations Ltd.四家公司规模2400万美元的融资。

市场上有消息称,其中Lotus Walk Inc.系字节跳动旗下公司。根据该消息,这或意味着字节跳动这个新经济领域明星企业也成为了36氪的股东。

另一方面,则是36氪的盈利能力。

不同于赴美上市时还深陷亏损的多数中概股公司,36氪赴美IPO时其收支状况是正向的,其已经在2017和2018年保持了连续两年盈利,这在中概股公司IPO时很少见。

数据显示,36氪在2019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为4990万元(约合730万美元),净亏损为4550万元(约合66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则为831万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亏损并不是业务亏损导致,而主要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36氪招股说明书将对于发放期权的行为记录为亏损项目。

据了解,36氪招股书是按照USGAAP的原则来审计的,会计会计入很多非经营性的损溢,而公司实际业务的经营损溢参照non-GAAP报表更准确。事实上,类似的由于期权补偿、股权激励等非经营损溢导致公司财报中出现亏损,这在美股上,属于正常的财务操作。

那么剔除非经营损溢,用non-GAAP口径来看36氪过去两年的经营情况:2017年调整后净利润1300万元,2018年调整后净利润4600万元,较2017年增长了256%,实现调整后净利率15.3%。

且即使考虑了期权补偿调整的因素,36氪在2017年和2018年也都是盈利的。体现在招股说明书上,2017、2018年36氪分别获得净利润792万元、4052万元。

此外从招股说明书上显示,36氪正在进入营收增长上行通道。其2018年全年和2019年上半年收入分别达到人民币3.0亿和2.0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48%和179%。

也正是凭借此财务表现,36氪登陆资本市场相比较其他科技新媒体更加顺利,或也更具备想象空间。

根据招股说明书,此次募资所得资金的约20%将进一步增强内容服务;约40%用于扩大业务服务范围、客户群体以及服务深度;约15%用于提高数据分析和技术能力;约20%则作为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有业内人士认为,赴美上市将巩固36氪在业内的领先地位,增强品牌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业务拓展,并提升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