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固态硬盘是21世纪提升人类幸福感的产品之一”!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经济风口崛起,原本遥不可及的计算机摇身一变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重要伴侣。经过了这么多年发展,如今计算机的性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一样东西却成为了 “木桶效应”的最后一块短板,没错,它就是硬盘。

 

 

而当固态硬盘问世之后,这块短板也终于被补齐,动辄十几分钟的开机时间成为了过去式,一切操作都得心应手起来。但也有人说:“固态硬盘性能虽强,但容量、价格、数据稳定性都不如机械硬盘”。诚然,早期SLC/MLC高昂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可现在TLC甚至QLC成为主流后,价格早已不是问题,稳定性也……emmm,稳定性好像在开倒车?

 

 

于是我去B站上翻了翻最近发布的评测视频,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近期超能网、PCEVA和小飞机DIY都对固态硬盘进行了寿命和稳定性测试,网友们对于这样的新鲜评测也兴趣盎然,纷纷在视频底下留言自己看好哪款SSD产品能战到最后,除了成名已久的三星、西数的SSD产品外,搭载了长江存储原厂闪存颗粒的致钛PC005 SSD也获得了许多玩家的认可及看好。

由于测试项目的过程过于漫长,目前暂时还没有完整的结果呈现出来,急性子的我当然忍不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最终的成绩了,下面就让我来实测一下这款大多数玩家们看好的致钛PC005 SSD,来提前揭晓答案。

 

 

这块PC005 Active 1TB搭载了长江存储第二代(64L)Xtacking ®闪存颗粒,支持PCIe 3.0 x4与NVMe 1.3协议,官方标称能达到3500MB/s和2900MB/s的顺序读写速度,640TBW耐久度,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50万小时。下面开始进行实战测试:

 

 

【CrystalDiskMark】

从CrystalDiskMark的测试结果来看,顺序读取3531.8MB/s、顺序写入2956.2MB/s,空盘状态下PC005可以轻松跑到官方标称的读写速度,并且4K随机读写项目也有小幅超出,妥妥高端NVMe固态硬盘的水准。

 

 

【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成绩同样也不错,最大读取和写入速度分别为3077.73MB/s和2632.60MB/s。

 

 

【HD Tune Pro】

HD Tune可以很容易看出固态硬盘采用的缓存机制,以及缓内外的读写速度。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块1T版本的PC005 Active拥有10GB左右的SLC缓存空间,缓内写入速度维持在2600MB/s左右,缓外将近800MB/s也属上乘。

 

 

【urwtest_v18】

urwtest俗称跑圈软件,支持SSD读写可靠性测试,设置好容量以及圈数后开始跑圈。用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在主机写入量达到309800GB≈302TB数据量之后,PC005保持了89%的健康度,温度也属于高速传输数据的正常范围内,并且51圈时致钛PC005 Active依旧能够稳定写入,数据稳定性很有保证。

 

 

高强度写入之后当然要看看PC005 Active的读写速度是否产生变化,清空数据后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可以看到速度并无太大波动,还是保持了强劲表现。

 

 

【数据保持能力测试】

固态硬盘保存数据是依靠电子信号完成的,在断电长期存放中任何电荷以及温度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由于时间关系肯定不能采用干等,所以借朋友工厂的老化设备对致钛PC005 Active进行了24小时的高温烘烤测试,换算到实际可能有个几年?并且提前写入一份文件,以对比前后数据完整性。烘烤测试结束后将硬盘插回电脑,打开资源管理器成功认盘,Hash校验的结果也与测试前保持一致。

 

 

【掉电测试】

相信大家都知道异常断电对于固态硬盘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家用场景又不太可能配备USP设备,一旦遇到停电或者跳电情况电脑必然异常关机,重启后有可能丢失数据,办公室小姐姐就经常问我为什么停电后电脑再开机就蓝屏了呀,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不认盘,所以掉电测试也必须安排上。我利用某宝上买的USB继电器,并加以脚本控制来模拟日常使用掉电情况,这样就可以知道致钛PC005 Active在掉电后是否会出现异常。给致钛PC005 Active装好系统之后开始100次的掉电测试,在经过将近5个小时测试后重新开机并成功进入了系统,此时CrystalDiskInfo的不安全关机次数已达108次。

由于非专业媒体从业人员,我所能做的测试并没有那么全面,不过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致钛PC005 Active成功顶住了这波不小的压力,无论耐用性还是稳定性皆有保障。对于用户来说能用较为合理的价格买到一款拥有高端性能,并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固态硬盘无疑是值得高兴的事情,长江存储也向我们证明了Xtacking ®架构的可行性及生产高品质颗粒的能力。更多更详细的专业测评可以等几位大佬的后续视频,相信随着测试行业的更加深入,产品的真正实力也会更多的展现在用户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