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通知书,拉开了紫光集团破产重整的大幕。时至今日,近半年的竞争已到最后的阶段,谁能为有着两千亿外债的紫光带来曙光,半导体业界翘首以盼。

列王纷争风起云涌·

fa24cc55ab46ab9faea821b897839df.jpg

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官方发布通知,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以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其实,多年来大手笔的连续并购导致的债台高筑,加上2020年超过200亿的债券本息兑付,让紫光在2020年11月就出现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并开始寻求潜在投资者。紫光集团向来被视作中国半导体领域的擎天柱,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是布局最为广泛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集群,在全球信息产业中都具有一定影响力。无论是聚焦半导体的各地国有资本,还是准备涉足半导体、科技行业的金融大鳄,只要能获得紫光的部分核心资产,都有可能立刻跻身中国半导体一线行列,所以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得二十余家国内知名产业投资机构和财团纷至沓来。

这其中,有来自中国半导体高地的北京、上海的国资背景集团,正在打造半导体第三级的广东国资背景集团,有像中金、中信实力强劲的国有金融投资集团,还有像韦尔股份、中国电子、北京电控这样的半导体产业巨头以及像联想、小米这样关注半导体行业的上下游大型企业,他们都表现出对紫光的强烈兴趣。

据财新网报道,2021年1月经过首轮比较筛选,形成了一份包含14家实力出色的“长名单”作为可能的战略合作者,进入了下一轮对紫光的竞争,几乎每一家都是业内叱诧风云的资本,实力雄厚。其中包括上海国资、杭州国资、湖北省国资、中信建投、美的、碧桂园创投、海康威视等。

七星闪耀龙争虎斗

7a6f789ed0d9fe392854dba87a96791.jpg

2021年5月,经过一次非约束性方案和报价的竞争,“长名单”中的14家里,提出部分接盘方案的9家被否决,另外提出整体接盘的5家进入了下一轮的“短名单”。他们是:代表广东省国资的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北京国资的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国资与阿里巴巴联合体、代表无锡国资的无锡产业发展集团以及智路建广联合体。

2021年10月18日,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团等7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根据紫光集团之前发布的公告,拟报名参与本次重整的意向战略投资者需要符合具备整体承接紫光集团或紫光集团核心产业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具备确定性的投资资金来源。同时,战略投资者还要具备芯片产业和云网产业的管理、运营或并购整合经验,具备管理和运营紫光集团核心产业的能力,能够支持和促使紫光集团下属核心实体企业做大做强。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之下,仍有两家新的行业巨头加入角逐——上海国盛与武岳峰联合体,以及央企中国电子。这样,在报名截止日,最终参与竞争的紫光重组“七星”敲定。

这七家中,广东恒健控股是广东省净资产规模最大的省属企业集团。作为广东省唯一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产融结合平台,曾有过100亿元参股南航集团、50亿元参与中广核新能源板块投资、参与中兴通讯定增、收购易事特股权、投资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等诸多操作,管理资金总规模超过千亿元,主要投向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拥有千亿级股权资产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近些年逐步涉足5G、半导体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北京电控是北京市国资委授权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业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

旗下拥有面板龙头京东方,国内重点的集成电路装备北方华创等知名企业,业务领域分布在半导体显示、半导体装备、集成电路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板块,主要的目标是构建以“芯”“屏”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是无锡家国有集团,是无锡第一家千亿营业规模国企。曾参与总投资100亿美元的上海华虹无锡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天津中环大硅片研发生产项目和总投资约15亿美元的韩国SK海力士M8项目,其余还涉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纺织及机械制造、科技地产、电子等多个领域。

央企中国电子是国有特大型集团公司,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中央企业,连续10年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企业,并购重组过南京熊猫电子、冠捷科技、振华电子等知名企业,在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高新电子、计算机及核心零部件、移动通信终端与服务等业务领域拥有强大影响力。近期又将总部搬往深圳,深度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

武岳峰科创目前管理资产总额达200亿元人民币,专注于下一代信息技术、清洁技术、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方面的投资,目前投资企业的市值总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上海国盛是主要负责运营上海市市政方面的国资国企,也参与投资了诸如民用大飞机、新材料、高端装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项目。

另外还有两家,一家是浙江国资和阿里巴巴,另一家是自北京的智路建广联合体。

双雄争锋花落谁家

6058bf003c699d3d5108b403a1a3e52.jpg

11月中旬的消息披露,经过再一轮的“搏杀”,阿里巴巴和智路建广联合体最终进入了“决赛”阶段,紫光集团的战略投资方,将从这两家中产生。

阿里巴巴自不必说,名气极大。旗下电商业务和蚂蚁金服的金融业务深入人心。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阿里云,是国内云生态最成功的应用平台,与紫光主营之一的云业务部分重合,可以期待二者结合带来的强势。在芯片领域投资的平头哥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布的芯片主要是供给阿里云使用的服务器芯片,芯片制造、封测、设备等领域尚未涉及,接手紫光将补强阿里的短板。此外如果阿里巴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海外融资能力,也应该能够解决紫光资金紧张的问题。

而另一家智路建广联合体,是由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联合设立的,在大众之中知名度略低,却在半导体领域布局极广、耕耘极深,在半导体业内是实际的隐形冠军。投资并购的企业有安谱隆半导体、瓴盛科技、思比科、联合科技公司、安世半导体、瑞士富巴、奥地利半导体等。。从2015年至今,中国半导体及硬科技大型并购合作达到几十亿甚至过百亿人民币的项目有近30个,而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主导了其中超过一半的交易。联合体通过收购和投资新设等方式并且帮助这些资源和国内市场有效融合,建立了从材料到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应用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而二者背后的中关村融信金融资讯化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还有高通、恩智浦、安森美半导、富士康、瑞能半导体等。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收购紫光,可以补强自身短板,提供更广阔的业务延展。而智路建广则是要依托自身的产业资本特色,将紫光的本来优势发扬光大。

无论谁接手,首先要面对的必然是强大的现金流需求,从而保住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紫光旗下重点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以熬过半导体行业“长投入 缓回报“的研发过程。其次·,便是要能将全球创新资源引入,通过对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的管理与控制,达到对紫光半导体集群的协同融合,让紫光旗下的良性资产,能具备良好的造血能力,对既有产业发挥促进作用。

阿里巴巴只需要全力支持紫光,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完全可以规划出属于自家的半导体版图。

而作为业内最具国际视野的产业资本,智路建广近期还以14.6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测企业中国台湾日月光控股在大陆的四座封测工厂,全球半导体载具龙头ePAK,可以进一步完善紫光或缺的半导体封测产业链软肋。加上已有的半导体产业链集群,将紫光带向一个新高度是完全可以期望的。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是一场时刻都在冲刺的马拉松,时至2021年底,紫光的重组仍悬而未决,紫光展锐的上市、长江存储的持续投入都受到了影响。如今,站在中国半导体历史十字路口的紫光还能走多远?这位最终接手的战略投资方,是否能为紫光带来涅槃重生?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