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元生物”)研发的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水稻)注射液临床研究数据在国际消化与肝病学领域顶级期刊《Gut》(影响因子25.8)正式发表。这项研究成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标志着我国在重组蛋白药物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临床数据验证安全性与疗效
研究论文《Rice-derived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as an alternative to human plasma for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显示,重组人白蛋白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研究,按照中国CDE和美国FDA共同认可的方案开展,共纳入2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175例接受重组人白蛋白(水稻)注射液治疗。
结果显示,重组人白蛋白能显著提升患者白蛋白水平:治疗14天后,达到35g/L目标值的患者比例非劣效于人血白蛋白组。安全性方面,未发生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且未检测到具有临床意义的抗药抗体(ADA)或宿主蛋白抗体,免疫原性风险低。
创新研发突破临床需求瓶颈
白蛋白是肝硬化、烧伤、休克等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全球年需求量巨大。传统人血白蛋白依赖血浆提取,禾元生物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实现了重组人白蛋白的高效表达与纯化。该技术曾获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拥有22项境内及62项境外发明专利。
目前,该药物针对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的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主要和次要终点均达成,上市许可申请(NDA)已于2024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预计将于近期获批。
该研究的首席专家指出:“重组人白蛋白为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了更可及的替代方案。”此外, ANSWER研究(一项由意大利 33 家医院参与的多中心、随机、平行、非盲、实况的研究)也显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长期联合应用白蛋白18个月可延长的总体生存期。随着重组人白蛋白临床数据的公开发表、获批进程以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的推进,禾元生物有望为更多肝硬化患者的“再代偿”困境带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