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主打单品牌专卖的植物医生正式冲刺主板IPO。中信证券护航的9.98亿元募资计划,剑指A股“美妆单品牌店第一股”称号。当传统美妆品牌深陷渠道混战,这家凭4328家门店杀出重围的企业,正在改写国货美妆的资本叙事。

在电商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植物医生反其道构筑起线下铜墙铁壁。截止2024年底,4328家门店组成的实体矩阵如同精密铺设的神经末梢,牢牢抓住消费者“即时购物+深度体验”的双重需求。当同行还在为线上投流ROI焦头烂额,其门店里的护理服务和会员沙龙已悄然筑起情绪价值护城河。

这组硬核数据成为最佳注脚:蝉联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美容美体榜眼,把纯化妆品企业甩在身后;更摘下Euromonitor“全球单品牌护肤品专卖店”认证——实体渠道的厚度,成了抵御流量洪流的堤坝。

线下重兵布阵的同时,线上刀法同样凌厉。从自营“小植商城”打通OMO闭环,到京东/天猫/抖音/快手全域占位,植物医生用实体门店作饵,将线下体验客流转为线上私域资产。这种“线下养鱼、线上捕鱼”的策略成效斐然:2024年登顶中国单品牌化妆品店零售额冠军,国货美妆TOP8、护肤TOP7的双料席位,让“全球植萃护肤领导品牌”的认证更具含金量。

当多品牌集团深陷内卷,专注单品牌的植物医生反而跑出漂亮曲线:

营收稳站21亿高地:2022-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21.16亿、21.50亿、21.55亿元;

利润三连跳:净利润从1.68亿攀升至2.42亿,年复合增长率超20%;

碾压行业中位数:收入利润双指标大幅超越日用化学制造类上市公司。

数千家门店织就的实体网络,能否支撑起美妆单品牌专卖的资本想象?植物医生的招股书揭示了关键答案:

线下即时体验已成稀缺资源;

单品牌专注反而撕开红海;

服务溢价正在重构美妆价值链。

此番若闯关成功,其“实体门店即流量池、单品牌即认知符号”的模式,或将为本土美妆开辟第二条增长曲线。当资本开始为线下体验买单,美妆战争的胜负手正从流量场转向服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