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人物 > 人物报道 > 正文

杨丽萍与她的上市公司
2012-11-17 2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评论()
字号:T|T

杨丽萍的瘦,是标致性的,如同她孔雀舞的手指造型。而她经营企业的功力,则是隐形的。

与杨丽萍面对面,乌黑的长发过腰,十指上的指甲,足有三厘米长,如薄的白玉透亮。1958年出生的杨丽萍,穿着大红色的长袍和棉帽,极有民族风情,又有设计感。她很自豪,说日常穿戴的服饰和帽子都是自己设计的。

11月2日下午3点,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天,杨丽萍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化妆间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讲述“董事长”语境下杨丽萍的低调故事。

云南西双版纳白族舞蹈家的她,上世纪就凭借其创作的孔雀舞《雀之灵》一举成名。近期让她备受关注的则是,拟上市的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下称“杨丽萍公司”)董事长的身份。

今年夏天,杨丽萍公司引入深创投3000万元的投资,除去投资机构认购的30%股份,杨丽萍为以王焱武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留下了超过10%的股权,并成立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团队成员的持股平台。

让我一场一场地为你们跳

董事长和舞蹈家这两个身份间有冲突吗?

“不会,为什么要有冲突呢?”杨丽萍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当时,杨丽萍正吃着她一天中的早午饭——一小盒洗净的各种水果,听到这问题,她停下来,用长长的手指拍打着手中的冬枣说,“我5岁就很商业了!”

“很小我就到山上、河边去采蘑菇和拾柴,守着母鸡下蛋捡起来,然后拿去集市上卖。一背柴5毛钱,一串蘑菇两三分钱,再买盐巴和酱油、花布等,作为长女,我很小就挑起了养家的大梁。”她挥舞着细长的双臂说。

“说商业和艺术有冲突,这是个病态的想法。”杨丽萍不再是采访之初温柔微笑并随意作答的她,语调变得激动、敏捷,如同跳跃的小鹿。

用她的话说,自己童年的记忆大都与村寨和贫穷有关,“我很小就明白了食物链,都是生存所需。我们都很艺术,但如果吃不饱肚子,养不活自己,哪有力气去跳舞?靠自己的能力吃饱,才有力气去舞蹈,去歌唱。”

杨丽萍也确实做到了叫好又叫座。对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来说,《孔雀》票房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原定连演三场的舞剧《孔雀》加至五场,依旧一票难求。

杨丽萍也很无奈,朋友索票她只能说抱歉。也自封箱巡演启程至今才3个月,全国各地追加而来的演出邀约已排至明年底,加场已是见缝插针。采访间隙她还得电话安抚那些求票无门的朋友,“别急,我还有好多的时间,让我一场一场地为你们跳。”

孔雀要在全国30多个城市巡演两年,演至明年底。国内巡演完后,还要去海外,54岁的杨丽萍说不觉得累,因为舞蹈给她很多愉悦,“至少我还要跳两年,我还有好多作品要做。”

上市不会束缚艺术

公司一旦上市,就将面临资本市场诸多的束缚。

作为一个舞者,杨丽萍的舞蹈开始真正走向商业化道路是从离开中央民族歌舞团回到云南开始的。但在深创投之前,她曾数次与投资人不欢而散。

为了做自己想要的舞蹈,她卖掉了房子,接拍广告。《云南映象》在云南省委宣传部和其他投资人的帮助下,终在2003年3月8日首演。但当年由于SARS,经营惨淡。之后才开始了到现在已9个年头的巡回和定点演出。

每天在云南艺术剧院上演的《云南映象》提供支持公司运转的稳定现金流。后来的《藏谜》、《云南的响声》在商业上都更顺利,准备阶段就接下不少投资和演出。

“《云南印象》和《孔雀》是我们的主营产品,目前营收大概各占一半。”杨丽萍文化传播公司CEO王焱武说,“以后我们还有很多衍生品,深创投注资后带来很多资源共享的机会。比如深创投投了乐视网,就可以做些宣传。还有一些衍生品的公司,比如服装、动漫、音乐剧、连环画、印刷品、出版。”

王介绍,公司拟推出演出服装作为时装品牌,已注册了“孔雀”,总设计师就是杨丽萍,“目前还是集中做本业,主业做好了再考虑衍生品。主业舞蹈演出的毛利率为30%左右。” 杨丽萍亦提到,孔雀第一轮巡演就收回成本了,但具体利润多少是商业秘密。

王焱武,前瑞士银行特高私人资产管理部执行董事,澳籍华人,自小国外长大,十年前到云南旅游,看了云南印象,就主动接触杨丽萍,义务帮助她打理公司。2008年开始为她做周末CEO(周一到周五在香港为瑞银工作,周六日飞到昆明管理杨丽萍公司),日前才应投资方深创投的要求,辞去瑞银职务,开始在杨丽萍公司全职工作。

比起2010年登陆创业板的宋城股份(300144.SZ),王炎武表示,宋城主要和旅行社对接,以出售团体票为主,宋城千古情演出门票价仅200余元,而云南印象在昆明票价480元,贵一倍。

尽管如此,杨丽萍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仍是业界最关心的问题。如何保证杨丽萍离开舞台后,其团队和相应的作品能够传承下去?

谈到此处,杨丽萍飞快地跑向了舞台,指着正在排练的演员说,“都是!这些都是我的接班人!都特别好。二十岁左右。各种类型和个性都有。”

杨丽萍在云南还有一个舞蹈传承班,从各个村寨找来的人,两个班七八十个人,宝马赞助,民间老艺人教。

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人看《孔雀》就是为了看杨丽萍;一旦没有了她,《孔雀》还能有多少吸引力?也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对于谢幕之后的《孔雀》将何去何从,杨丽萍始终回避收官之作的说法,“你别急,我还在舞台上活跃20年都没问题”。

2008年,因杨丽萍不再担当《云南映象》的主演,票房大跌,上座率曾一度下降近50%。

就此,深创投内部也曾有过激烈的讨论:公司本身是否对杨丽萍个人过度地依赖。对此,一方面,已在培养新的传承者,公司有数个B角有望接班;另一方面,投资方愿意承受背后的风险。

通过今年的运作,《云南映象》再次场场爆满。王焱武解释,这因为《云南映象》观众群的特点:以散客为主,很大一部分是外籍游客。与国内游客看重杨丽萍的个人品牌不同,外籍游客更看重的是舞蹈本身的民族元素。

明年,杨丽萍将在丽江和大理新建两个剧场,如果顺利,将使其公司三年内年收益至少达到3000万元。

该灭就灭,该生就生

尽管深创投入股后杨丽萍公司提出了3-5年内登陆A股市场的规划,但对于上市,杨丽萍并不坚持。

“不是人家投资我们,跟我们合作,(公司)就一定要上市,这个理解是非常错误的。上市只是发展的一个方向,能上就上,不上照样要发展。”所有的商业运作,在杨丽萍看来都是顺其自然:“本来我是觉得麻烦,所以不去想(上市)这个事,但经过他们的解释,了解到这是一种非常生态的生物链方式。做失败了也没关系,该灭就灭,该生就生。”

杨不希望公司变成一个家族企业,她说《云南映象》、《孔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因为自己百年以后就没落了,“像香奈儿早已去世,但品牌却传承下来,做到这些的不是她的家族,而是专业人才。所以上市是比较光明和规范的前途,以商业运作的方式将一位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艺术价值长久地留存、传承,是我和公司正在进行的探索。”对于“董事长杨丽萍”的称呼,杨丽萍并不排斥。

“管理和商业运作小武(王焱武)在做,他对国际资本市场有丰富的经验。我不管理,我只管艺术创作。”杨丽萍强调,虽然自己和深创投的负责人磨合了一年多,并已成为很好的朋友,但商业行为不会影响到艺术创作,“我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则”。

目前杨丽萍公司的营收规模并不大,王焱武保守预计,2012年公司的净利润预计1000万元左右,2013年有望达到1500万元。在王焱武的规划中,未来公司的收入构成将是:通过定点演出获得50%的收入,通过巡演获得30%的收入,通过编导获得20%的收入。

但演艺公司上市的前景仍不算明朗。仍以宋城股份为例,上市后股价从19.92元的最高点一路下跌,至11月16日收于12.15元。

“高管和投资人,不管是小武还是深创投,都是热爱艺术才来,我和他们没有过什么冲突。但我是核心人物和大股东,最后还是我说了算。”杨丽萍说这话时气定神闲,董事长范儿十足。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杨丽萍 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