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数字家电 > 业界 > 正文

TCL或购华星30%股权 国内LCD面临外资换代挑战
2013-03-07 08:06  腾讯科技  郭荣村  我要评论(0)
字号:T|T

TCL或购华星30%股权 国内LCD面临外资换代挑战

虽然昨日 (3月6日)TCL集团(000100,SZ)证券部人士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目前TCL并未明确表示将收购由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超科技)所持的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30%的股权,但外界普遍认为,接盘者非TCL莫属。

从股权结构来看,若TCL接手,该公司将持有华星光电85%的股份,成为华星光电的绝对控制者。分析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日韩企业面板投资收缩的背景下,TCL的面板拥有了不少机会,但面临的威胁依旧不小。

市场回暖或是主因

面板业的持续回暖为TCL收购华星光电另外30%的股权创造了条件。TCL在其2012年年报中披露,受惠于面板行业的整体环境好转,以及华星光电自身生产和经营能力的快速提升,华星光电第四季度的经营情况大幅改善,实现销售收入38.55亿元,净利润3.9亿元,运营首年即实现盈利。

“华星光电的盈利,给了TCL更多信心。”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分析说,还有一个原因是,31.8亿元的挂牌转让价格挺实惠,这或许也能促使TCL接手。

奥维咨询公司总经理喻亮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从深超科技的角度看,该公司主要代表政府,目的是扶持面板产业,现在行业走稳,华星光电面板的良品率和产能也符合预期,的确是国资退出的一个好的时机。

而另一方面,喻亮星说,面板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价格并不稳定,为了国资的保值升值,深超科技选择了退出。

昨日,记者就相关问题致函TCL公关部,对方称以相关公告为准。

对华星持谨慎乐观态度

对于未来的面板业,TCL似乎比较乐观。

该公司在年报中称,据Displaysearch数据预测,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对液晶显示屏的需求旺盛,且液晶电视产品大尺寸化趋势明显,全球液晶显示屏总需求面积保持稳定增长。与此同时,受制于投产建设周期长等因素制约,预计2013年暂无新增高世代面板产能释放,液晶电视面板产品供需关系依然趋紧。

“管理层对华星光电2013年运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TCL公司在年报中这样表述。

其实,抛开短期供求关系来看,世界范围内日韩电子产业在LCD面板方面的转向或者收缩,给华星光电未来的发展也带来了机会。

刘步尘告诉记者,现在韩国的三星和LGD都在削减对LCD面板的投资,而日本电子产业近几年不景气,也在收缩战线,从客观上讲,内地的面板产业确实有了更多的机遇。

从韩国方面看,去年12月就有消息称,面板巨头三星有意削减在LCD面板的投资,而LGD也预期降低在中国南部面板厂的投资。从日本方面看,鸿海参股夏普虽然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日本包括面板在内的电子产业收缩迹象明显。

“这些巨头的收缩,会导致面板业的中心向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转移。”刘步尘说。

但不能掉以轻心的是,日韩削弱在LCD面板投资的同时,却在加紧研发极有可能代替LCD面板的下一代产品——OLED面板。相比目前主流的LCD面板而言,OLED显示屏更轻更薄,视角更大,更节能,被视为下一代显示器的主流方向。

刘步尘说,一旦OLED成为市场主流,面板产业仍旧被日韩主导,那么大陆这些LCD生产线就面临很大的威胁。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TCL 华星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