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陈方 5月17日报道

居安思危,作为一名传统的纯软件厂商,这些年来,高德一直折腾在转型的路上。而经过多年的折腾,今日的高德俨然已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不仅在传统业务领域成为垄断市场的双寡头之一,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凭借着地图这款核心产品,高德更是备受瞩目。

除了在业务上进行转型之外,高德还希望能重塑地图,将其由一款工具性产品变成生活服务类产品,即使其成为各类O2O生活服务的总入口。高德的这一愿景乃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的意义并不亚于PC互联网时代搜索的价值,完全有可能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存在。

极强的技术基因是高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跌打滚摸的不容小觑的优势。其数据服务客户包括谷歌、腾讯、苹果、新浪、阿里巴巴等巨头。这也是阿里之所以会选择入股高德的重要原因。

然而,高德毕竟是出身于传统软件行业,互联网基因的缺乏是其先天即带有的弊病。当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力手机地图时,在这一领域,风生水起的高德也开始感到了明显的压力。

与此同时,传统业务增速放缓的压力也逐渐显现。面对重重重压,商业化已成为高德地图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如何进行商业化却是个难题。在手机端,高德地图面临的问题是,投入越来越大,营收越来越低,坐拥上亿用户却难以寻得合适的流量变现机会。

风生水起的高德地图

近年来,高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高德地图占据中国手机客户端市场29.8%的份额,位居第一。此外,根据高德公布的截至3月31日的201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高德软件的免费移动地图应用的用户总数达到了1.61亿人,每月活跃用户超过5600万人。

仔细梳理高德的发展历程,可发现,高德今日的成就与其对于趋势的正确判断密不可分。

成立于2002年的高德软件起步于车载导航业务。面对所在领域的龙头老大四维图新,最初的高德顶多只能算是挑战者。关键的变革点在于,当整个行业还醉心于从传统业务中捞金时,高德却率先看到了互联网对于地图导航的巨大机会。并很快将触角延伸到了互联网位置服务市场。

2005年,高德出手收购了一家互联网地图公司北京图盟科技有限公司,后来的高德地图即来源于该公司的品牌Mapabc。此后高德更是步步为营,在该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

有媒体曾做过这样的梳理:2006年8月,高德开始正式进入互联网位置服务市场,为新浪、谷歌等网站提供互联网地图服务;2006年9月,中移动与高德签署协议,由高德为其位置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数据;2007年6月,高德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车载前装导航软件投入市场;2007年10月,高德开始向奥迪、宝马提供三维导航电子地图……

几年的稳扎稳打之后,2010年7月,高德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此时的高德已经足以比肩四维图新。二者成为汽车导航领域绝对的双寡头,一起占据着该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古语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上市之后,一路顺风顺水的高德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对自身未来的走向做了深入而准确的思考。对于高德来说,当时面临着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传统业务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开始显现;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蕴含的发展机遇令人兴奋。此外,高德的业务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其2010年财报显示,车载导航的收入占高德整体收入的73.9%,而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依赖于豪华品牌车。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德做出了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决定。试图完成由B2B向B2C的转型,扩展更多本地生活类服务和O2O的可能。高德CEO成从武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这样描述当时对于转型的考虑:“作为传统的B2B业务为主的公司,在转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要面临许多挑战。但问题是,我们处于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发展潮流当中,如果不做这样的一个重大转型,那就是坐吃等死,也就是说不转型肯定死。但是如果我们做了这个转型,我们还有活的希望。”

下定决心转向移动互联网的高德经过几年的发展,终成为该领域备受瞩目的明星。据悉,目前高德的业务覆盖三大领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车载导航、政府和企业应用。其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地图无疑是高德最核心的产品。

高德眼中的地图

当高德决定转向移动互联网,其眼中的地图就已不再仅仅是为用户指引方向的工具。

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高德产品技术副总裁冯汉平认为,地图服务还处在很早期的阶段。目前,在用户的认知里地图还停留在工具的角度,实质上,地图的潜力远远不止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地图会朝着个性化、人文化、社交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

在高德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地图的意义并不亚于PC互联网时代搜索的价值,完全有可能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存在。

具体而言,高德希望能将地图由工具应用打造成生活服务的入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成从武曾表示,地图是高德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核心的产品,最主要的是要把产品真正打造成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从纯工具性的产品演化成囊括衣、食、住、行等各类生活服务的产品,打通线上与线下,拓展O2O业务。也就是说,在高德的设想中,手机地图最终会成为各类O2O服务的总入口。

“整合各类服务,让用户打开一个App就可以使用所有的服务。”高德副总裁郄建军曾对新浪科技这样描述高德地图的短期目标。但这一目标显然不是仅凭高德一己之力即可完成的。高德对此也有清晰的认识,郄建军表示,高德的思路是与大量的O2O企业合作,让这些企业再和商户合作,目前已经与携程等第三方企业展开了战略合作。

这意味着建立开放平台是高德必然的选择。高德利用地图引进用户,进而在该平台上向用户展示客户的产品以及服务,借此高德则可持续不断地输出自己的数据。

对于高德地图而言,无限的商业想象空间就此建立。

优势与短板

一路走来,“居安思危”可以说是高德成功的重要保障,而极强的技术基因对于高德今日的成就也是功不可没。二者的正向促进,不断推动着高德地图的发展。

在地图数据领域,高德是国内少有的拥有甲级地图测绘资质与甲级航空摄影测绘资质的企业之一,拥有大量的测试人才以及优质的底层地图数据,技术基因极强。据了解,目前高德的数据服务客户包括苹果、谷歌、腾讯、新浪、携程、大众点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众多知名大型企业。

尽管优势明显,但其短板同样不容忽视。在手机地图领域风生水起的高德毕竟出身于传统软件行业,互联网基因缺乏是其先天即带有的弊病。钛媒体曾撰文指出,高德的优势在于长期积累的地图数据、动态数据分析以及绘图引擎的技术和经验。但就推广和渠道而言,高德的服务更加工具化,无法与百度相提并论。百度在用户活跃度、环比增长率、一体化生活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都要优于高德。这是由于百度本身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互联网基因,而且一直以来提供的即是B2C服务。

随着地图作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级产品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对其投入。这对靠技术取胜的高德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易观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高德地图占据中国手机客户端市场25.9%的份额,百度地图则以19.1%的占比紧随其后。今年第一季度,高德地图更是增速明显,在中国手机客户端市场占比高达29.8%,但值得注意得是,这其中6.4%的份额来自ios6。苹果在地图方面的野心早已是众人皆知,这意味着高德地图未来在手机客户端市场上的份额或许还存在着变数。而第一季度百度地图在手机客户端的份额已攀升至21.6%,高德地图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迫在眉睫的商业化

当高德地图受到来自竞争对手愈发严峻的挑战时,其传统业务潜藏的隐忧也开始显现。

高德软件截至3月31日的2013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其净营收为3430万美元,同比降3.9%;净利润570万美元,同比降35.9%。

对于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糟糕局面,高德方面解释称,这主要是受到奥迪与宝马两个客户的影响。据了解,在高德目前的三大业务中,汽车导航收入一直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占比一度超过50%。但这项业务对于少数大客户的依赖一直是高德的一块心病,也是促使高德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重要原因。成从武曾对媒体表示,做B2B业务的用户群体有限,收入来源总是集中在少数大客户上。但如果把业务面向亿万消费者,将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财报也验证了成从武的说法,根据高德第一季度财报,来自汽车导航市场的净营收为1550万美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5%;而来自无线和互联网基于地址解决方案业务的净营收为1390万美元,占比40%。而去年第四季度,来自汽车导航市场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还高达50%,无线和互联网位置服务营收占比则为36%。对比两个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出,高德在汽车导航市场的营收比重正在下滑,而移动互联网业务给高德带来的收入比重则增速明显。

随着传统业务盈利空间逐渐缩小,在积累了大量用户并做了一系列布局后,商业化已成为高德地图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如何实现却是一个难题。据了解,几年的投入下来,尽管地图业务营收不断增长,但与大多数移动应用一样,始终面临着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的尴尬局面。

尽管高德一再宣称地图业务不着急盈利,但在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以及传统优势业务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地图商业化已是迫在眉睫。

急欲破局的高德地图

据了解,目前高德地图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广告。譬如通过搜索来展示广告,在IPO页面按照价格、距离远近进行排序等。

但这些显然不足以支撑起高德地图的未来。面对着投入越来越大,营收越拉越低的困局,坐拥上亿用户的高德地图亟需寻找更合适的流量变现机会。情急中的高德开始考虑与巨头合作,以加快地图商业化的步伐。

5月10日,高德宣布,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其28%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对于在众巨头中选择阿里的原因,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成从武表示,只有与阿里合作,才能达到想象中的美好前景。

高德究竟看中了阿里的什么,为何会让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在双方合作的公告中,高德表示,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将有助于高德建设以导航地图数据为基础、为核心并与生活服务信息高度关联融合的大数据服务体系,建立起海量的基础地图和生活服务数据库,更好地提升高德地图作为移动生活服务入口及应用的运营水平。

之后,成从武对媒体表示,通过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生活服务以及为生活服务商户提供信息发布、搜索、数据挖掘、支付等电子商务服务,高德将创造新的位置服务收入模式。

阿里巴巴在公告中表示,阿里巴巴入股高德之后,二者的战略合作将从移动互联网位置服务和深度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搭建切入。并在此基础上,在数据建设、地图引擎、产品开发、云计算、推广和商业化等多个层面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和选择。

无疑,借助阿里巴巴的力量探索移动端变现路径是高德愿意接受阿里入股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在多个场合接受媒体采访时,成从武也举出了各种可能的方式。

广告模式自不必多说,此外,还有卖增值服务、个性化定制模式、电子商务的交易提成模式等。

理想丰满,现实却颇为骨感。高德尽管可以畅想出多种商业模式,但如何使其落地,并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却是一大挑战。

目前生活服务领域竞争者众多,不仅有同类产品还有其他种类的产品,譬如天气类应用等,也在试图往生活服务方面转型。面对诸多竞争者,高德地图难言“无压力”。

此外,在很多用户心中,地图只是一款工具性产品的概念根深蒂固,如何转变用户观念,让其习惯从地图应用中获取各类生活服务是高德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最后,在成为各类O2O服务总入口的愿景的感召下,走开放平台的道路是高德必然的选择。但如何将各类第三方应用吸引到自己的平台上来却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既有技术的问题也有诸多难缠的利益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