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娱乐 > 游戏业界 > 动态 > 正文

80后免疫学老师自制“细胞杀”卡牌 课堂桌游室
2013-05-29 09:37  yxdown.com    我要评论(0)
字号:T|T

湖州师范学院有一位教免疫学的老师,叫姚韵靓,是一位80后,去年刚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免疫学这门课,他将免疫医学与“三国杀”这款卡牌游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副“细胞杀”。

80后老师极具创意 三国杀变细胞杀

他把做好的几张牌放到网上,引来大量转载。有学生评价:“创意来自于生活,姚老师将很难学的免疫学的一些知识点,融会到游戏中,同学很容易掌握了。”

医学免疫学课上,老师们都会举这样一个例子:“人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有空军、海军、陆军,守卫着我们的身体。一旦有敌人侵入,就会将其消灭掉。”

一次姚韵靓讲到这个例子,灵光一闪:“为什么不将免疫细胞的功能性质,也做成‘三国杀’卡牌形式呢?”

姚韵靓说,自己在读大学时,“三国杀”是他经常跟同学一起玩的游戏。“我是学生物的,读研究生、博士的时候,经常要做实验。做实验有时也挺无聊的,最常见的就是等待,一个生物实验反应,可能要等好几个小时呢!“

姚韵靓说,时间最久的一次,他在实验室等了72个小时。“我们一帮搞实验的,有很多时间是在等待中度过的,特别是晚上,所以大家经常聚在一起玩‘三国杀’消磨时间。”

去年那个寒假,姚韵靓设想:把免疫学的一些知识点,制作成医学版的“三国杀”,“学生可以一边打牌一边学习,他们肯定会感兴趣的。”

姚韵靓在网上找到一些“三国杀”DIY工具包,将图片和解释一一替换成免疫学知识点,做成了卡牌形式。

姚韵靓做的第一张牌,叫做“树突状细胞”。他把“三国杀”里以三国题材为背景的人物,变成了有生命的细胞,将免疫学的专业知识巧妙融入到游戏中。

比如“潜伏感染”牌,相当于“三国杀”中的“闪电牌”,病毒感染后,并不会马上发作,会有一定的潜伏期。它的随机性决定了它的随机发挥功能,姚韵靓特意选取了“特洛伊木马”来形象地作为隐喻。

除了基本的概念解释,姚韵靓还细心地在备注中注明知识点所在章节位置,学生没有理解就可以直接翻开书本查阅,巩固知识点。

姚韵靓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制做了118张牌,自己出钱印刷,发给学生。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三国杀

责任编辑:张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