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产经 > 产经滚动 > 正文

民航局重启航空公司审批 多家地方航企将获批
2013-05-29 16:11  第一财经日报  林小昭  我要评论()
字号:T|T

自2007年中国民用航空局(下称“民航局”)发布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申请的通知以来,一直没有新航空公司进入航空市场。但近期以来,随着民航发展的提速,不少地方正摩拳擦掌,准备成立地方航空公司,加快当地航空经济的发展。

在地方航空公司密集筹备的背后,地方政府的推动与这次民航局“松绑”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现在建立自己的地方航空公司,对航空公司、对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极好的。”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教授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6年后新航空公司纷纷冲刺

今年5月以来,民航局已经批复了两家新建航空公司的筹建请求,分别是瑞丽航空和青岛航空。这是2007年民航局暂停审批新设航空公司申请以来,首次发出明确信号,地方航空公司审批或将打开大门。

民航局官网显示,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筹建瑞丽航空有限公司已于5月6日经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初审同意。拟筹建公司申请的注册资本为6亿元,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6亿元,占注册资本的100%。

5月17日,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亦获批复,经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初审同意筹建。拟筹建公司申请的注册资本为10亿元,其中南山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5.5亿元,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2.5亿元,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飞机作价出资2亿元。

距离2007年民航局明令暂停受理设立新航空公司申请,至今已过去6年。

2007年,民航局发出通知,以“人员数量、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综合管理能力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为由,在2010年前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

2010年,在重启审批约定的大限将至时,鲲鹏航空爆发伊春空难事件,直接导致民航局再次宣布将继续暂停受理新设立航空公司的申请。

此次重新开闸,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地方航空公司涌现。除了瑞丽航空和青岛航空外,海航集团已成立5个筹备小组,欲在短期内突击拿到民航批复。按照海航集团的计划,此5个筹备小组分别负责乌鲁木齐、黑龙江、长安、福州、广西5家新航空公司的组建工作。

其中拟投资20亿的福州航空是规模最大的一家,由四家公司联合成立,拟注册资本20亿元,由海航出资12亿,占比60%;福州国投出资4亿,占比20%,另外两家各出资2亿,各占比10%,其中一家为福州籍地产大佬黄如论旗下的世纪金源。

海南航空相关负责人士对本报表示,“海航愿意与各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响应,这也是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提出的以民航资源拉动地方经济的要求。”

地方政府掀起航空公司热

地方政府对于发展航空业的热情多年未变,近期在投资驱动之下,热情更是有增未减。此番民航局重开审批渠道,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努力。

曹允春说,地方去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跟航空公司建分公司,有很大的分别。“一般地方自己的航空公司都跟当地政府有很大的关系,地方自己建航空公司会更加用心地去打造其条线网络和基地建设。”曹允春说。

曹允春表示,地方政府更多会考虑地方航空公司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如果盈利当然有好处,即便不盈利,开辟更多的航线对地方经济亦有促进作用,它的“溢出效应”、衍生效应是地方政府看重的。

“这就相当于做民航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假如这件事做了之后,本身亏了1元,但整体上赚了3元,那还是赚了2元,说明这件事可做。”曹允春认为,地方政府投资新建地方航空公司要先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做整体估算。

以福州航空为例,由于福州铁路交通欠发达,因此航空市场不小。长期以来,南方航空旗下的厦门航空在福建航空市场中独占鳌头。而福州航线比较少,福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只有厦门的一半。因此如果福州航空能顺利获批,对当地航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早在去年8月,福州市政府就已经与海航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在航空公司、临空产业园、产业基金、融资租赁、金融机构、旅游文化、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设立总部基地等八个方面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因此,出于属地航空公司对地方经济建设影响的考虑,地方政府也会更加有动力推动地方航空公司的组建。曹允春认为,本次民航局重开审批,与地方政府的热情密不可分。

民航局相关人士对本报表示,本次民航局批复的两个新建航空企业,符合相关条件,可批复通过。

“一件事本身是正确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停,这些问题解决掉了,就可以继续了。”曹允春说。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民航局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