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今日在全球地区同步发布EF-S 55-250mm F4-5.6 IS STM型号新型镜头。该产品在日本地区上市时间为9月12日,参考报价为525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65元左右。

佳能EF-S 55-250mm F4-5.6 IS STM镜头
该镜头为之前EF-S 55-250mm f/4-5.6 IS II镜头的升级版本,但在外观上变化不大,依然采用了黑色镜筒+银圈的设计特色,是一款典型的入门级镜头。

佳能EF-S 55-250mm F4-5.6 IS STM镜头
如果按照35mm规格换算,它的等效焦距为88-400mm。可以使用套机镜头EF-S 18-55mm f/3.5-5.6 IS STM或EF-S 18-55mm f/3.5-5.6 IS II,可以无缝覆盖从广角到超远摄焦段。
这款镜头还搭载了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并融入了对焦时镜头前端固定不旋转的设计,便于使用PL-C圆偏光滤镜等。另外,由于采用了STM步进马达,除静止图像外,在短片拍摄中自动对焦也安静流畅。
1.以小型轻量的身形获得最大约400mm的超远摄视角
EF-S 55-250mm f/4-5.6 IS STM重约375克,尺寸约φ70×111.2毫米,作为APS-C画幅EO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专用的远摄变焦镜头,如此小型轻量的机身却可覆盖以35mm规格换算相当于约88-400mm的视角。变焦比约4.5倍,可通过中远摄焦段拍人像,还能用远摄焦段将体育比赛和舞台中的人物以及远处的建筑等拍得更大,丰富的表现力可轻松应对多种场景。最近对焦距离约为0.85米,比EF-S 55-250mm f/4-5.6 IS II缩短了约0.25米,对焦时能够更加靠近被摄体。远摄端的最大放大倍率约为0.29倍,也非常适用于拍摄特写。



对动态被摄体也能安静、平滑且正确地持续对焦
2.令自动对焦平滑流畅的STM步进马达
EF-S 55-250mm f/4-5.6 IS STM搭载了使用STM步进马达的导螺杆单元进行自动对焦驱动。STM步进马达与电脉冲同步动作,接收一个脉冲电信号便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根据电脉冲信号的变化控制马达转动。简单的机械构造便于实现单元的小巧紧凑,还能有效抑制动作音,因而也很适合拍摄短片。此外,EF-S 55-250mm f/4-5.6 IS STM还支持全时手动对焦,在自动对焦完成后也可手动微调合焦位置。并采用了对焦时镜头前端固定不旋转的设计,便于使用PL-C圆偏光滤镜。

拍摄视角演示
3.全焦段都具备高画质的成像能力
EF-S 55-250mm f/4-5.6 IS STM采用了可有效补偿色像差的UD(超低色散)镜片,在全焦段范围内都能实现高画质。此外,通过采用超级光谱镀膜并优化镜片配置,尽可能地抑制了因镜筒内光线反射导致的鬼影和眩光。由7片叶片组成的圆形光圈能够形成柔和的大幅虚化和接近圆形的点光源虚化,灵活运用可展现丰富的表现力。

手抖动补偿机构 开启 手抖动补偿机构 关闭,效果对比图
4.在远摄焦段下也能轻松拍摄的手抖动补偿机构
EF-S 55-250mm f/4-5.6 IS STM搭载了IS影像稳定器,最大可获得相当于提高约3.5级快门速度(250mm焦距端,根据CIPA标准)的手抖动补偿效果。搭配小型轻量的机身,在易发生手抖动的远摄焦段下也能轻松拍摄。此外,EF-S 55-250mm f/4-5.6 IS STM会自动判断是在进行常规拍摄还是追随拍摄,并根据情况恰当地进行手抖动补偿。在使用三脚架时也能自动判断是否安装在三脚架上,从而减少误补偿,因此加装三脚架时无需关闭手抖动补偿功能。
EF-S 55-250mm f/4-5.6 IS STM采用了可有效补偿色像差的UD(超低色散)镜片,在全焦段范围内都能实现高画质。

该镜头MTF曲线图

该镜头光学结构图
此外,通过采用超级光谱镀膜并优化镜片配置,尽可能地抑制了因镜筒内光线反射导致的鬼影和眩光。由7片叶片组成的圆形光圈能够形成柔和的大幅虚化和接近圆形的点光源虚化,灵活运用可展现丰富的表现力。
佳能官方还提供了数张关于此镜头的实际拍摄样张,读者们可以点击以下大图来了解它的画质表现。

厂家公布的官方样张

厂家公布的官方样张

厂家公布的官方样张
编辑观点:
不管从焦段设计还是内在功能设计上看,这款产品应该属于典型的“入门级”镜头。STM马达的加入,应该是此镜头最大的特点,也使得它能够更安静、迅速地拍摄视频。
相关报道:
- 佳能公布新专利:可变扩散对焦屏技术2014-10-17
- 无敌虚化 奇葩工业50mm F0.75镜头登场2014-10-17
- 佳能PowerShot G7 X体验 无内置取景器成遗憾2014-10-16
- 继续改进 网传佳能有意研发6D2新型单反2014-10-16
- 选择EOS没错!佳能单反相机选购全攻略2014-10-15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