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徕卡卖这么贵都会很好奇。在百科上看到的介绍也多是说他历史上的成就,这不免令人怀疑,他这么贵仅仅是因为历史附加价值?下面就来阐述笔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任何商品的价格与真实价值都存在差异。决定最终价格的原因除了商品本身还有很多因素,例如大雪天高速公路上50块一碗的方便面,其实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价值提升。Leica和哈苏两个牌子价格高的原因还不太一样,下面逐个分析。
一、徕卡 Leica
笔者看来,Leica不仅仅是个相机品牌。
1.“工匠心”

最近罗永浩爆炒“工匠心”的概念,不说老罗做得怎么样,在网上搜索徕卡(Leica)镜头制造过程,你可以看出Leica是个真正用“工匠心”做事情的厂 商,怀着敬畏之心把一个简单工艺重复成千上万遍而产生精纯。你可以看到Leica镜头的生产中有大量的手工制作步骤。这些老师傅都是国宝级的光学制作和鉴 定大师。算算他们的薪水和产能,不难想到贵在哪里了。
2.“手感”

有网友提到“手感”这个概念,我觉得很经典。这也是无数Leica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东西。好手感的来源是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艺产生的结果。
3.性能
相机品牌是一个体系,单说性能得话,日系品牌很多同焦段同光圈镜头的MTF曲线比Leica的好看多了。如果拿M9出来跟单反厂商的产品拼防水防尘,拼连 拍速度和高感。那都不需要D4/1DX这类旗舰级出马。D800 A99 之类的就秒了它。没有自动对焦的Leica M系镜头,如果搞个评测,这一项直接零分。但是你看到Leica相机拍摄出的照片,你会被那种质感和迷人的色彩深深吸引。
4.色彩与效果
Leica多年累积在镜头光学设计、镜片加工和特殊玻璃的运用方面的经验就是他的本钱。在135相机体系里Leica制造了无数经典铭镜比如 NOCTILUX-M 50mm F1.2,这只镜头历史上只生产过500只,使用了两片纯手工研磨的ASPH非球面镜片,个体差异大,良品率低等因素造成了它的稀缺性,价格自然高高在 上。
他的后一代产品NOCTILUX-M 50mm F1.0采用折射率大于1.9的超高折射率玻璃来修正彗星像差。前端时间Flickr上大热的日本摄影师Moaan就常用M9 蔡司Ikon等机器拍摄。这种梦幻的色彩和鱼鳞状焦焦外以及“奶油融化”般的虚化,不是冷冰冰的性能参数能够表达的。

相机就是为拍照而生,这种色彩和效果也算是性能吧,这样说来,你说Leica性能好不好?

另外Leica 除了在135领域的M系机型,还有中画幅的S系机型,NC等家至少目前还没有可以拿来做对手的机器。不过随着D800这类机型的发布和蔡司Distagon 55 f1.4这类镜头的出现,可以看出135相机体系有上探的欲望。

但现在Leica的股东正在把一些奢侈品行业的的营销手段带进Leica品牌里。比如把松下LX系列卡片机拿过 来换个壳起名为Lux相机然后价格翻个三倍打入市场,一个皮套就卖到1400。再比如推出一大堆的鸵鸟皮、鳄鱼皮、蛇皮这种高端皮质的限量版,然后是各种 白金、钛金限量版,还有各种配色纪念版,这些也使得价格上必然会提升。
如果“工匠心”逐渐缺失,完全向商业转型,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Leica放弃以前精益求精的工业艺术精神,而转向一个“时尚品牌”,这无疑是最可怕的事情。
相关报道:
- 徕卡发布V-LUX4限量版套装 仅发售200套2013-11-20
- 哈苏推出α7全画幅微单实木版 售价6万元起2013-10-21
- 两大改进 徕卡推出S系统单反最新版固件2013-10-10
- 苹果设计教父打造超美限量版徕卡相机(多图)2013-10-09
- 乔纳森-艾维设计限量版徕卡相机亮相(图)2013-10-09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