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三家互联网都已经将手伸入手游领域,百度将91无线收入囊中,腾讯手游依靠微信平台也赚得盘满钵满,阿里巴巴也在2014年年初宣布推出手游平台。随着渠道的增多,竞争加剧,手游IP时代因此到来,众多的手游渠道都调整了对手游开发者的待遇。而另一方面,手游市场也逐渐成熟,品牌公司也已经建立,如触控科技一样对IPO发起了冲击。手游领域多了很多的幻想空间。

优质内容成为渠道追抢对象

2月17日,金山软件发布公告称,公司附属企业Westhouse(即西山居)获得小米2000万美元投资入股,西山居主要从事游戏研究及开发业务。

作为一个游戏内容提供商,西山居接受了手游渠道—小米的投资,相当于连接了产业链的两端。小米的意图在于研发和渠道的互补,金山已经成为了小米生态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百度91抢占了湖南卫视火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手游版独家首发权,360手机助手也将引进掌上纵横旗下的《大闹天空3D》《兰陵王》《卧虎藏龙2》等正版影视版权,并推出同名游戏。由网络小说《绝世唐门》改编的同名手游,光靠作者的粉丝到达上千万级,知名电影配角IP改编的手游《小黄人快跑》,也都表现不俗。

相比其他内容产品,优质IP产品可以获得更好的营销效果,电视电影等多渠道传播,也相对节省了营销成本。它的优秀表现更会促使行业对其的垂涎,比如上面提到的跑酷类游戏《爸爸去哪儿》,在《爸爸去哪儿》节目热播期间,两天之内,下载量超过了一百万。

手游将开始进入IP时代。渠道都在慢慢延伸向优质内容,优质内容来源于优质版权,这是步入中国的TOP级下载量或者收入的游戏而必不可缺的要素。

而未来,行业对手机游戏优质内容的争抢也将更加激烈,从年初的“分成比例”竞赛就可预见。年初阿里巴巴宣布手游平台战略,后发力的它更拿出3:7的优厚分成来吸引开发者。 这大概是手游研发商乐意见到的局面。随后,小米、游戏蜗牛、360等多家手游渠道公司,几乎同时宣布让利游戏开发商的7:3的分成比例。 收购91之后的百度,也宣布,91上面单款产品在单系统平台上(iOS或安卓)月总收入(包含基于91提供计费方式、基于电信运营商计费方式的收入总和)在50万元以下,扣除渠道费、税费后开发者获得70%;50万元以上的开发者获取50%。

经历了躁动不安的手游年—2013年,手游行业慢慢成熟,手机游戏研发商、发行商、渠道平台开始整理对战思路,而2014年则被公认为手机游戏IP(版权)元年。

而随着中国市场的火热,国外游戏厂商开始觊觎并进入中国,打击中国盗版的动作将逐渐增多,国内优质IP的抢夺就将增多。国内优质IP一般有三种来源,一是热门电视剧,比如金庸的戏,360将推出的《大闹天空3D》等也在此列;二是尝试热门综艺节目,参考《爸爸去哪儿》;三是电影角色,比如《神偷奶爸》中的配角—呆萌的小黄人成就了手游《小黄人快跑》的成功。

手游成熟期 数家公司冲击IPO

而在2014年,还有一个趋势已经很明显,建立品牌和上市已经成为获得成绩的手游公司的目标。

从上市来说,首先可以确定的一家是触控科技,其在2013年8月就有上市传闻。2013年年中触控科技发布的白皮书显示,在2013年上半年,营收以月均17%速度上涨,7月份收入超过1200万美元。月活跃用户超过62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300万,累计用户超过3.2亿,占国内智能机终端的60%。

不过触控科技并没有确认上市会如传闻所说在5月,而是有可能在下半年。受上市筹备影响,触控科技CEO陈昊芝现在在各大会议发言都尤为谨慎。

触控科技以手游《捕鱼达人》一发成名,但除了游戏开发,触控科技业务还包括了iOS开发者社区,游戏引擎以及游戏发行。在手游开发的基础上延伸搭建生态系统,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交流平台、开发工具和发行渠道。

另一家传出的则是乐动卓越。2月12日,据香港财华社消息透露,国内手游《我叫MT》运营商乐动卓越或最快于今年第二季度在港交所上市,预计将募资1亿至2亿美元。

随后,乐动卓越官方回应称第二季度上市的传闻并不属实,却并未对上市事宜作出更多解释。而也有乐动卓越核心管理层人士透露,公司已经启动了上市计划。

2013年6月,乐动卓越公开招聘CFO,疑似为上市做准备。此后,关于其上市的传闻便不曾停止。《我叫MT》是一个卡牌在线角色扮演类游戏,注册用户3000万,每天有230万用户同时在线。

其后,蓝港在线也被传将于年中在香港上市。蓝港在线也是一家难得的公司,错失了端游的潮流,只赶上页游的尾巴,最后终于在2013年4月宣布转型手游,还算及时。并凭借旗下首款手游产品《王者之剑》获得成功,截止2013年7月总下载量2000万,月收入超过4000万,并进入台湾、韩国、阿拉伯、欧美等市场。2014年计划发行15款移动游戏。

蓝港在线要上市的消息最早从2010年就开始有了。期间,2013年8月A股上市公司朗玛信息对蓝港在线发出收购失败。之后,独立上市成为蓝港在线的目标。

当然,也有更多对上市保持谨慎态度或者上市机会不大的公司,他们的重点就成为做出好的产品,树立品牌。比如顽石互动CEO吴刚就表示,“在我看来,2013年、2014年,其实是我们这些CP公司树立自己公司品牌和IPO最好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做好几个产品,或者做好一个产品,远远要高于做很多产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