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产经 > 产经滚动 > 正文

央企大佬向厉以宁诉苦:“混”不好容易出问题
2014-03-12 08:29  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字号:T|T

央企大佬轮番向厉以宁诉苦——

不敢“混”啊!

本报记者 王烨捷 

3月9日,政协经济界别第34组小组讨论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被委员们邀请着到前排中间位置就坐。此前的几次讨论,他大都低调地坐在后排最靠边的位子上。

“厉老师,改革是这样,利益格局不打破很难改。”刚刚卸任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一职不久的云公民委员发言。他拿自己当地方领导时的心态“开涮”:“我当领导时,就只关心自己那个地方的发展,其他我一概不管。在太原当市委书记,就只顾太原,才不会去管省里、中央怎么样;在央企当老总,就只顾自己企业发展,其他一律不关心。”

他重点提到两项重大改革的难度:产能过剩,“每一个市长、省长都不会说我们过剩了,他只会说‘你过剩、我不过剩’”;混合所有制,“我们国企的老总一定要十二分地小心,国企之间自己混合是安全的,国资不会流失,民企来了就容易出问题”。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朱永芃打断他的发言。朱侧过身子面朝厉以宁说:“厉老师,这是个痼疾,将来不好弄。我其实特别支持混合所有制,但我们也确实有这方面的担心,不敢混合。回收资产的时候,多了少了怕说不清。”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委员也说到与民营企业的混合问题:“我要是给民营企业控股了,那就会问你了,为什么跟他合作而不和另一个人合作?”

听到这里,厉以宁也笑了,“是有这个问题。”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委员也忍不住插话:“就说我们银行贷款,贷给民营企业,万一他哪天还不上,我这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啊。我们也不敢。”

对于老总们的担忧,厉以宁作出回应。他说,现在改革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利益集团”,“不可能因为你说要改革,马上这个利益集团就没了”;第二是人的观念问题,“制度惯性或者路径依赖,走老路走惯了,这是最关键问题”。

厉以宁也注意到,关于“混合所有制”,民企、国企都有各自的担忧,“刚才讲民营企业要控股,这可难着呢,改变这个观念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他建议,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做。第一,代表委员们开完会回到原单位,去谈两会体会的时候,要说明改革的方向、路线定了,但对艰巨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第二,改革的方案要具体,“举个例子,职工持股就没那么简单,很复杂”;第三,要谨慎试点,不要轻易推广,“不成功的经验,一推广就收不回了”。

“我再重复一遍,中国改革,破除利益集团是个大问题,扫清思想障碍,同样是个大问题。”厉以宁说,最近他听到一种言论,说现在万事俱备了,就等着开完两会以后就干吧。他说这样的言论不正确,应当清醒认识上述两个障碍。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央企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