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手机 > 手机新品 > iPhone > 正文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2014-09-23 10:17  腾讯数码    我要评论()
字号:T|T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关于设计

开门见山吧,我其实很喜欢iPhone 6的设计。它的背部类似于第五代 iPod touch,如果明年会有类似的彩色版iPhone出现(iPhone 6c?),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买一台。iPhone 6的设计显然无法带来iPhone 4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震撼,但是它却多多少少让我想起刚接触到第一代iPhone时的感受。平整的金属背面搭配曲面边框设计的回归,因无法扭曲物理定律而做出妥协的天线隔断,和相较于之前司空见惯的手机明显更大的屏幕。

当然,有人不喜欢那两条天线,还有更多的人会纠结于微微凸起的摄像头。这也是为了达到更好相机和更薄机身的平衡所做出的一种妥协,毕竟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实在是没有更好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幸好镜头所采用的是仅次于钻石硬度的蓝宝石材质,耐磨能力远强于钢化玻璃;而且镜头表面略低于周边包裹的金属圈,即便平放在桌面上,镜头也不会和桌面直接接触,有效的降低镜头磨损的概率。如果实在纠结的话,一个背壳便可以将这“两丑”完全遮盖,眼不见为净。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如果你还记得我前年的文章,也就是iPhone 5的评测,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笔者猜测,iPhone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外观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了。其实这是符合Apple的理念的。当硬件的设计已经堪称完美而难以突破时(iPhone 4的设计就已经是极致了),那么与其费尽心思的刻意改变,还不如将重心转移到软件和服务。这就是为什么 MacBook和iMac系列电脑的设计都被沿用了5年以上。”

由于屏幕的改变,两年前的这段话放在这儿显然站不住脚,但是我依然坚持这个基本观点。 iPhone 6的改变如此之大,给予了将原本的设计语言推翻并重头来过的机会,一如七年前初代iPhone发布的时候。很多的细节一定会在今后数年的迭代中日臻完美,最终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设计。

更大的iPhone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在iPhone 6 发布不久,三星便发布了一则广告来揶揄:“没人会去买大屏手机。猜猜谁说的这句话?”三星当然明白用乔布斯在2010年所说的话来嘲笑四年后的iPhone 6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三星很可能恰恰是最紧张大屏iPhone的厂家了,这个问题稍后再谈。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一直以来Apple内部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单手是理性,大屏是欲望”。所以当iPhone 5第一次试图改变长久不变的屏幕尺寸时,Apple选择了一种最为稳妥的方式:依靠拉伸屏幕长度来提升尺寸。由于宽度不变,并不对单手操作造成太多影响。撇开大屏安卓手机和 Windows Phone的纷扰,平心而论,作为手机来说iPhone 5/5s的屏幕尺寸已经足够应付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需求了。

但是显然,人们不会满足于此。这么长的时间里,对大屏的欲望早已内化成了消费者心中自然而然的渴望,而人们对于手机的渴求也早已超过了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看着手边的 iPhone 6 Plus,它的雄心远远不止于取代我的iPhone 5s,而是要成为我唯一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不再需要Kindle,不再需要iPad mini。

当众多消费者的口味发生转向的时候,如果Apple不适时推出大屏手机,未免也太愚蠢了。对于Apple来说,创造一部大屏的手机显然不是难题,真正的问题是,怎样创造一部最好用的大屏手机。 iPhone 6交出了一份答卷。

大屏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单手操作的便捷和随身携带的便利。

为了弥补单手操作变差这一事实,Apple做出了至少三方面的努力:

1.将电源/唤醒键从原本的机身上端移到了右侧。

2.2.5D弧形屏幕使得金属后盖和玻璃屏幕的衔接非常完美,使得从边缘处“滑动屏幕返回上层页面”的手势操作非常便捷和自然。

3.增加了一个叫Reachability的功能:双击Home键使得屏幕整体滑下来,这样便可以触碰到原本在最上端的导航键。

Reachability能起到多大作用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至少对于我来说,它是相当蛋疼的存在。除非真的忙到完全腾不出第二只手,我应该不会想起来去使用它;但是真到了需要的时候,多少会有些用处的。

总体而言,虽然较之iPhone 5s的单手操作体验有所折扣,但由于我们握持手机的方式并非始终不变,单手操控4.7寸屏幕的iPhone 6依然没有太大的压力。虽然三天下来,我还没有完全适应iPhone 6的尺寸,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会的。就像从iPhone 4s换到iPhone 5 时那样。至于iPhone 6 Plus,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儿了。虽然通过手掌位置的腾挪依然可以勉强单手操控,但是比起iPhone 6来说便捷性差了一大截,基本离不开两只手。不过相信对于大多数选择iPhone 6 Plus的人来说,是否可以单手操作应该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便携性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口袋的大小。反正iPhone 6 Plus可以毫无压力的塞入普通牛仔裤的口带,但在运动过程中绝对谈不上舒适;当穿紧身牛仔裤的时候,则比iPhone 5s难受得多。不过有调查表明对大屏幕手机痴迷的人群里很大一部分是亚洲女性用户,对于这些出门带的包可以把自己装进去的人类来说,只要屏幕够大,其他都不是问题。

岂止于大?

我相信最好的硬件体验应当是隐形的:在使用和携带它的时候是如此自然,以至于很多时候你可以忘却它的存在。在iPhone 5s的身上,我可以很好的印证这一观点;在iPhone 6上或许也可以;但是iPhone 6 Plus显然不可能。当然我时常也会说服自己,操作的便捷并不是设计手机的唯一法则,大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更大的屏幕意味着更大的键盘,对应着输入速度和准确性的大幅提升。同时更大的屏幕可以带来更大的显示面积,可以一次看到更多的邮件和信息。这些优势或许会让你觉得牺牲一点点的便利是值得的。

当屏幕大到iPhone 6 Plus的5.5 英寸,不仅具备了上述的优点,更是可以用来做其他更多的事情,比如它可以替代iPad完成一部分职能。一直以来我都使用iPad和Kindle Paperwhite来读书,因为iPhone 5s显然不是一个适合阅读的屏幕尺寸,一旦调到让眼睛感到舒适的字体大小,每页所能显示的内容就变得极其有限,频繁的翻页会严重影响阅读的体验和持续性。但我或许会尝试在iPhone 6 Plus上阅读,因为它的屏幕足够大,同时可以省去携带第二部设备的麻烦。同样,Pages、Keynote、Numbers这些办公软件,也或许在5.5的屏幕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用途。

iPhone 6的相机虽然依旧是千年不变的800万像素,但是实际效果较iPhone 5s有明显的提升,具体请参考之前的评测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显示屏、分辨率、应用程序适配

虽说从iPhone 4到iPhone 6屏幕所保持的326 PPI像素密度已经达到了人眼视网膜在近距离观察显示器可分辨像素的理论极限,但事实上,仔细对比之下,还是可以看到它和iPhone 6 Plus的401 PPI的差距,当然啦,这细微的差距应该不足以成为选择iPhone 6 Plus的理由。 Apple给iPhone 6的屏幕冠以Retina HD的新名号,当然不仅是因为分辨率的提升。得益于偏振光片和双区域像素的排列技术,iPhone 6的色彩表现要比iPhone 5s更加锐利,不同角度的色差更小,强光下表现更好,而色彩还原也比三星的Super AMOLED看上去更加真实。 iPhone 6的屏幕确实是iPhone史上最好的,而对比之下,iPhone 6 Plus的色温比普通iPhone 6更偏暖一些。

iPhone 6的分辨率是1334?×?750,iPhone 6 Plus的分辨率则相对复杂一些,他的虚拟分辨率高达463 PPI的2208?×?1242,但是实际只使用了1920?×?1080的物理分辨率,对于Apple自己降级的其中缘由,普通读者不必深究,最大的可能是出于节能的考虑。反正401 PPI的显示已经足够完美。

为了使消费者可以无痛升级,绝大多数的app都可以直接在iPhone 6上运行。目前很多尚未针对新的分辨率进行适配的app在iPhone 6上被一刀切的等比放大后,表现也是千差万别。Instagram由于原本的UI布局就是一张图覆盖大部分区域,放大后依然出色;微信在iPhone 6 Plus上则由于字号过大,像极了一个老年手机;少数app如 Readability 则是十足的悲剧,文字较为模糊,观感很差。Apple当然不希望iPhone 6如同老年手机一样用更大的屏幕只是用来展示放大后的界面,事实上很多优化过的app都充分利用大屏幕的优势以显示更多的内容,以及加入横屏模式的双栏视图效果。相信大多数开发者很快都会根据iPhone 6以及??iPhone 6 Plus的分辨率发布新的适配版本,老年手机的状况相信很快就会有改观,恢复到正常的文字大小。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你就是需要这种老年手机的显示效果也不用太失望。iOS 8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功能设置叫放大显示。在显示模式中有标准和放大两个选项可供切换。标准顾名思义就是默认的显示模式,放大则不仅仅是将图标和文字放大那么简单。事实上,放大显示是虚拟出小一号屏幕的分辨率来显示内容(比如说在iPhone 6 Plus上用放大显示,就会虚拟出普通4.7寸iPhone 6的分辨率来显示;在普通iPhone 6上用放大显示则会以iPhone 5s的分辨率来显示),这样通过自动拉伸,可以获得更大的显示效果。

移动支付的新方案:NFC 和Apple Pay

冷静之后对于iPhone 6的一些思考

iPhone其实并不需要NFC。一如iPhone始终不曾开放蓝牙的文件传输功能,AirDrop才是 Apple自己的解决方案。一来NFC的传输安全性距离完美还有很远的距离,二来iOS 8和OS X Yosemite打通了Mac和iOS之间的文件传输,通过AirDrop可以将文件同时传给多人,这点远比NFC方便易用。

Apple的移动支付的尝试其实早在iOS 6时就已经悄悄启动了,只不过以一种较为隐秘的方式进行着:Passbook。很多商店如星巴克和Apple Store直营店都支持以Passbook的形式将礼品卡保存之中,这样通过扫Passbook的二维码来完成支付。

而Apple Pay则进了一大步。很多人将Apple Pay和Google推行数年依然不温不火的Wallet 服务进行对比。在我看来Apple Pay相比Google Wallet的不同(或者说优势)在于技术上的安全性和生态链的完整性。

技术上来说Google Wallet单一依赖于NFC近场感应,付款时直接将卡号等信息加密后传输,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对于使用者的身份验证,支付方式信息的安全存储都没有好的方案。而很多Android设备的系统权限被使用者擅自修改,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

Apple Pay则是多种安全技术整合的结果:NFC近场感应之外,有Touch ID的指纹验证,有 A8处理器中的Secure Enclave。这其中存在五重安全机制:

1,Apple Pay并不储存信用卡/借记卡的卡号本身,而是在身份验证之后生成依赖于设备而存在的帐号,这个帐号和你的指纹信息一样保存于芯片的Secure Enclave(或者叫Secure Element安全组件)之中。因为信息存储于手机芯片而非云端,并不用担心泄露。

2,即便外泄,因为帐号是依赖于该台设备的,泄露的信息在其他设备上无法通过验证,也就没有价值。

3,交易过程使用的是一次性的虚拟信用卡号和动态安全码,双因素验证且两个因素都是一次性的,即便NFC技术存在缺陷,也不会影响到Apple Pay的安全性。

4,即便手机被对方取得,前面两重机制失效,只要对方没有你的指纹信息,依然无法通过 Touch ID验证。

5,最后,当你的指纹信息都失窃了,依然有的补救方法,通过Find My iPhone注销支付功能。

这五重安全机制足以保障Apple Pay的安全性。

除了安全性和市场号召力外,Apple Pay比Google Wallet更容易受到发卡银行和商家认同的深层原因在于,Apple Pay致力于带领移动支付产业走向一场变革,而其本身却不会威胁发卡行的核心利益。

Apple Pay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向信用卡发卡行收取每笔交易金额0.15% 的交易费。除此之外,Apple既不关心也不收集信用卡的消费数据。而Google Wallet的野心要大得多,Google Wallet 自己本身便是一个账户,它简单粗暴的将信用卡和银行账户当作一种充值工具,挤在信用卡持卡人和发卡行之间,在支付过程中大量收集用户信息。Google的真正目标是建立以Wallet 为核心的支付系统,最终取代传统银行。这种将自己置于发卡银行对立面的服务当然不会得到认同。

相比之下,银行更愿意从自己收取的交易费中分一小杯羹给Apple以换得一个标准统一、安全完善的移动支付生态系统,这个成本比自己独立开发支付系统要便宜得多。也难怪现在各大银行都在宣传自己即将支持Apple Pay,争夺默认支付卡的地位。据传Apple已经在和银联接洽商谈Apple Pay的技术对接问题,如果合作得以落实,相信Apple Pay在大陆的前景还是十分光明的。

这其中NFC只是非常微小的一环,iPhone 6的NFC模块暂时也不开放给其它用途,难怪 Apple并没有做出宣传。

iPhone 6还是iPhone 6 Plus?

Apple Pay功能美国要到10月份才能正式使用,中国最快也要等到明年。VoLTE技术虽然可以明显改善通话效果,也需要国内运营商的支持才能使用。就目前来看,iPhone 6或许只是一部屏幕更大的iPhone,但是它同时也是史上潜力最大的iPhone。如果大屏iPhone是你一直所盼望的,那么不用犹豫,iPhone 6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对大屏幕无爱,或是纠结于1GB内存这样技术参数,不妨等到明年的性能增强版。

至于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之间的选择,并没有我当初想像的那么简单。因为评测需要,我同时购买了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两款,但最终只打算留下其中一部。在Apple Store门前排队时,我原本以为我会最终留下iPhone 6 Plus。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大屏手机的粉丝,对5.5寸的超大屏幕也没有丝毫兴趣。当初选择iPhone 6 Plus主要因为它更强的续航能力:4.7寸iPhone 6的电池续航能力和iPhone 5s大致相当,iPhone 6 Plus则强劲得多。但事实上,三天的使用中我意识到iPhone 6 Plus并不适合我。对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待在办公室都可以随时充电的人来说,电池续航能力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那么重要。我当然也会羡慕 iPhone 6 Plus更高的像素密度和独占的光学防抖功能,但尽管如此,5.5寸的屏幕对我来说实在太大了,它并不是方便我日常使用的尺寸。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并没拿定主意,不妨试试两款iPhone的真机,自己去感受一下。

总结

综上所述,Apple交出的这份大屏手机的答卷还是较令人满意的。虽然大屏的便携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但是iPhone 6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毫无疑问,iPhone 6是目前最好的iPhone,也是最好用的大屏智能手机。iPhone 6不仅为三星、HTC等老牌大屏智能手机厂商指明了方向,也对三星长久以来依靠高额宣传和公关费用以及大屏优势累积起来的高端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加上iOS 8的巨大革新:Continity高度整合iOS和OS X,消除手机和电脑的边界;开放第三方输入法,Extensibility开放第三方app间的数据分享,兼顾开放与安全;HomeKit和 HealthKit统一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数据标准。iOS原有的软肋几乎被一次性补齐。在高端市场,安卓设备已经没有太多竞争力,这场翻身仗要怎么打,抑或是心甘情愿转向中低端市场,接下来的路值得厂家反思。

然而,iPhone 6怎么看都像是Apple对于市场声音后的反馈,更大的屏幕,更好的相机,更持久的电池,更开放的系统。消费者想要的这些,Apple不折不扣的都给你们。但是对于那些我们还没想到的呢?单单是“最好的手机”并不能满足我们,因为是iPhone,我们永远会期许的更多。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iPhone6

责任编辑:褚福普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