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财新网援引著名新加坡资产管理公司APS最新发布的全面调查报告报道:京东习惯于用“不相关指标”影响投资人托高估值,但这些“新闻”听起来太好了,以致于“不真实”。

首先是京东金融。2017年2月末,中国的媒体报道了从京东金融文件“泄露”出来的数字。其中的关键点包括京东金融有1.1万亿人民币的GMV,比2015年上涨了108.6%。前京东金融雇员以及行业专家告诉APS,互联网金融的GMV是没有价值的,原因如下:这个数字没有经过审计;电子转账被包含在内。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2015年的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GMV为人民币2042万亿,是中国GDP的27.5倍,“这显然是说不通的,难道不是吗?”

APS质疑京东披露的核心业务3C和家电总成交量和中国政府披露的数据不符合。2016年8月,中国工信部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2016年上半年3C和家电在线GMV为1849亿人民币,京东所占市场份额为59.9%。根据京东的资料,其3C和家电GMV(不包括拍拍)为人民币1506亿人民币,占81%的市场份额。“显然,两者不可能都对。”

今年4月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宣布将在未来5年开出100万家便利店,这些便利店将以加盟方式运营。这意味着,京东每天都要签署548份加盟协议,并且在5年内,每周7天都要保持这个数量。

5月8日,当刘强东被问及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时,刘强东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京东便利店模式不像其电子商务,它们会从一天就开始盈利。在APS看来,一家上市公司在不提供任何细节的情况下做出如此重大的公开声明,是不妥当的。

“作为对比,711这个国际化的便利店,在经营了50年之后,在全球15个国家也仅仅开出了6万家店。”APS在报告中认为,京东太过理想化了,以致于不真实。

就在近期,京东集团成立了京东物流子集团的新公司。京东方面同时表示该集团可能寻求独立融资,不排除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从母公司剥离。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还提到,一旦按照这种新结构去运营,京东物流会在第一天就盈利。

在APS看来,这种声明是不靠谱的,因为这家物流公司的客户主要就是京东,而其能否盈利主要取决于向京东收取多少物流服务费。京东物流只有在收取高价的情况下,才可能在第一天就盈利。这就相当于说,京东会“赞助”京东物流的利润。

财经网报道同时援引APS调查报告披露:高瓴资本近期提交的季度13F文件显示,高瓴资本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已售出近4400万京东股票(价值约18亿美元)(见图表29)。而这些连续的抛售,是在前京东商城CEO沈皓瑜加入高瓴资本,京东和沃尔玛结成战略联盟之后,高瓴资本出售的股票多于所有之前披露的总和。

综合APS在报告中的观点,京东被高瓴资本抛售的主要原因在于,3C产品的利润率很低,占了京东收入的50%以上,增长已经见顶;结构因素阻碍运营成本改善,京东的运营成本占净收入的比重不降反升;京东的物流面临着强劲的竞争,既来自那些资金充足的纯粹的物流公司,也来自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第三方平台业务比报道的要小得多,因为京东财报里提及的“服务和其他”包含了非核心业务如互联网金融、物流、投资等,这些应该被投资者剔除出去;和亚马逊及阿里巴巴相比,京东在技术上的投入非常有限。

财经网报道最后援引APS调查报告认为:京东目前的估值“可能是一个郁金香的故事,面临被戳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