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举行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与央视主持人陈伟鸿的对话无疑是全天会议日程中最精彩的环节。围绕当前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最为瞩目的明星产品微信,从沸沸扬扬的收费疑云、商业模式、公众账号、与同门产品手机QQ的竞争关系,一直延伸到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取胜之道、角色扮演和未来国际化蓝图的战略构想,还有针对用户最关心的体验和隐私安全的问题,马化腾在整个访谈中……[阅读全文]
面对陈伟鸿开门见山地提出微信是否会收费的问题,还有就外界对腾讯此次借微信收费来进行炒作和营销的质疑,马化腾表示微信不会收费,也坚决地否定了"炒作"的说法。
"首先我们公司不是善于炒作的公司。第二,其实这里面提到的很多的矛盾点,实际上这是全球都面临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服务商和传统运营商关系的问题。我在很多场合也多次表达,其实运营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关系,是互惠互利,长期来说应该是合作共赢的关系。"
他坦言,之前传的所谓政府部门提出说要收费,有很多误传的信息在里面。因为提到互联网服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对传统移动资源占用的问题,就会提到成本的问题,一旦涉及成本分摊,就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马化腾认为,不是靠一家、两家企业能解决的,而是要靠产业链四个方面,就是运营商、设备厂商和网络提供服务商以及手机终端厂商。只有四方坐下来一起提出很多好的解决方案,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在实际操作中,他透露,过去的一个月,腾讯已经和运营商的一些测试部门联手测试,初步找到了很多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个产品,微信的成长可谓风风火火,艳压群芳。但是,不管收费与否,思考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未来的商业化前景,是腾讯乃至同行高管都要面对的问题。
对此,有嘉宾向马化腾提问说,微信日后是否会像日本的产品一样通过卖道具的方式进行商业化,还有嘉宾提出开放平台的游戏是不是微信最想做的和最大的营收来源。
马化腾回答道,这两个方法都是腾讯的方向。从规模以及开放平台对产业的影响力来说,移动社交游戏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突破点。腾讯未来会和台下的合作伙伴有更多的合作。
谈及微信与电商的结合,马化腾表示要按部就班,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平台,其他让合作伙伴来参与。在特定的领域,电商可能要搭建新的子平台,让更多商户来享受到微信的便利。但是这样可能造成速度很慢。而且这里面千头万绪特别多,尤其是有国际化的市场要竞争。
陈伟鸿则提出,微信平台上有不少的公众账号,公众平台是有可能演变成商业化发展道路上的一种方式……阅读更多
关于微信与手机QQ的关系,马化腾透露,微信与手机QQ一开始没有太大的区别,微信最初导入的关系链全部是QQ关系。手机QQ活跃账号接近微信的两倍,通过团队架构的调整,手机QQ产品线会和微信进行差异化竞争。
"原来我们做的QQ跟手机通讯录的关系链是没有关系的,而在人们的手机里面存在庞大的真实的关系链,就是通信的关系链。微信内的应用打开了这个磨合,就是让手机通信关系链和积累了十几年的互联网的关系链融合起来,形成了更加丰富、更加实名化的关系链,这是最大的一个区别。"
然后他补充说,"在过去QQ其实是没有语音通信功能的,全部靠打字。我们在手机才第一次有了是跟你的终端随身走的麦克风,而且是有一个很好的耳麦,可以随时听到声音。正是有了语音通信才让微信的体验和传统的手机QQ有很大的区别。"
对产品的取舍标准,马化腾表示用户的体验至为重要。"所有用户都会感受到你的使用留存率、第一感观、体验是否顺畅,能不能在几秒钟内留住人,这都是很直观的指标,所有朋友一用就明白。"
"为什么腾讯每次就能找对商业机会?"马化腾回应,"并不是每次",也有错过的机会。比如电子商务就是。
谈到移动互联网,马化腾的回答流露了一种危机感,"不管公司多大,一个月时间局面就可能有巨大改变。不要看很多公司好像很大很强,其实都有可能是不堪一击很脆弱的,所以还是要报着对行业演变的敬畏之心,战战兢兢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服务做好。看到有任何新的商机能够从平台和商业化,以及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如何共赢的角度去考虑,你才有可能长期生存。"
对于腾讯已经拿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船票这一说法,马化腾并不十分乐观。"这是外界给我们封的船票,我们自己觉得还是很担忧,因为仅仅是个站台票。你能不能坐到终点不知道,是一个人上去了,还是一个团队上去,不知道。而且有很多人往上挤,是和睦相处,还是最后打起来了,也不知道。"
对移动互联网的从业者来说,互联网服务近年的变化给人一种颠倒的感受。"以前大部分用户是在PC使用我们的产品,到去年下半年完全倒过来的,在今年第一季度发现更明显了。比如说我们核心的QQ,接近8个亿的月活跃账户现在是通过手机上QQ的是5.5亿,已经超过一半多。"
但是,马化腾也指出了目前的问题所在,对于绝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商业模式和收入来源还是以PC互联网为主。"你可以看到这里面中间有多大的鸿沟,蕴藏着很大的商机,甚至是一次洗牌的机会。这是值得我们今年所有的从业人员更加关注的问题。"
此前,中国互联网创业圈子里流传着"要么生,要么死,要么"被腾讯"的段子。在此次访谈中,马化腾也被问到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是要扮演"裁判",还是"运动员"的角色。
他并没直接问题,但使用Facebook平台和苹果的App Store做例子,传达了腾讯坚定做"生态系统平台的"的信息……阅读更多
创新是所有行业亘古不变的话题,对腾讯来说,"跨界融合"诠释了其创新的本质。
"创业十几年,最大的机遇可能来源于一些跨界的融合方面。二十年前我做的是一个通信行业,但是比较懂互联网,这正好是跨界。当时QQ真实的中文名叫网络寻呼机。"马化腾谈到了当年创业的机遇和他对跨界融合的看法,他还表示对网游的进入,也是腾讯在跨界创新上取得成功的又一案例。
显然,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到来,今日的微信,是腾讯在通信和网络领域又一次融合的产物。
在访谈过程中,陈伟鸿向马化腾分享了自己使用QQ产品的经历,并道出了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即上传通讯录以后,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如何来保障。
"隐私是Android完全开放所带来的一个弊端,也就是说它把控制权交给下游的厂商和手机厂商了,这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很多开发商遵循的原则不是很严谨,因为没有像苹果那样是有一个终极的仲裁机构,像一个黑盒子一样,把你除名就除名,这个有霸道的一面,也有利的一面,是相对辩证的问题。"
对于大家担心上传通讯录会泄露自己的隐私这一问题,马化腾特意借机解释了微信读取用户联系人列表的方法。
"我们的应用是把你的讯路经过加密和抽样,筛选出来一个单向不可逆的特征值再传输到互联网进行做匹配,不包含你的名字,也不包含你的手机号,是一个匹配的过程。如果你选择关闭,从云端也会删除。"换言之,用户上传通讯录,并不意味着隐私的泄露。
在互联网领域,仅仅依赖行业自律不能完全保障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随着Android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马化腾倡导行业内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手机安全方面、保护隐私方面投入建设,他还表示欢迎第三方认证的解决方案,这也许能被解读为腾讯在移动安全领域发出的合作信号。
在本次访谈过程中互动最为热闹的话题之一就是关于微信的国际化问题。台上的嘉宾大多都看好微信在在移动领域走出国门的发展,但也有嘉宾表示不太看好,因为社交产品受文化差异、用户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微信的国际化必然面临着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
对此,马化腾很严谨地说"一半一半机会"。不过,他也说到"移动互联网给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互联网公司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第一次不仅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还领先于美国的互联网巨头。"
也许一时半刻难以像Facebook那样风靡全球,但是马化腾认为,引入朋友圈,包括公众账号和平台化的亲APP的模式,微信做到了把通信、社交和平台三者合为一体,其未来的路应该会越走越远……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