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一直以来都是互联网企业必争的兵家之地。百度、有道、搜狗、雅虎中国、宜搜、360、中搜,即刻等等,都是国内搜索引擎的分食者。然而,随着洗牌浪潮席卷搜索引擎领域在内的互联网,昔日叱咤风云或是一时瞩目的搜索产品也面临着各种难以预测的变异。百度称霸,360搅局,搜狗被收购,宜搜丑闻,中搜重出江湖等等事件拼凑起来,展现的是中国搜索市场微妙而暗流涌动的格局……[阅读全文]
搜狗的后劲不足早已为人所知,但作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线最全的公司之一,其战略地位和价值最近得以重新凸显。
自今年年初,围绕搜狗被收购的传闻,一直纷纷扬扬,不绝于耳。从现有的各种传闻来看,阿里巴巴、百度、腾讯、360都有意将搜狗收入麾下。
虚实难以断定,但搜狗在搜索业务方面的不俗表现,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世界里的确是一块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虽然搜狗在搜索领域崭露头角,但长久以来却未能摆脱市场困扰的尴尬。即使拥有搜狗拼音输入法这样的明星产品,加上中规中矩的搜狗体验,其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也并不理想,和百度、360等巨头的差距日渐扩大。
对于百度、360、搜狐而言,搜狗是一个可决定它们未来在搜索江湖中地位的变量。
不过,收购传闻中的各方并没有明确表示各自的意图和计划。搜狗负责人王小川日前对媒体公开透露,搜狗正在紧锣密鼓地考虑引入“战略投资”,但是对于花落谁家,却依旧三缄其口。
最近两年来,百度专注于传统互联网搜索,而迷失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路上。随着上市后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360暗地联手谷歌开始杀入搜索市场。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的搜索引擎市场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弯道超车”混乱竞争机会。
奇虎360于昨天发布了2013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据报告显示,奇虎360第一季度营收为1.0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930万美元增长58.6%;净利润为5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410万美元下滑60%。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360的利润有所下滑,但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3月,360浏览器的市场渗透率为69.6%,2012年3月该比例为62%,月度活跃用户达到创纪录的3.32亿,去年同期为2.73亿。
众所周知,360一向擅长的竞争策略就是“浑水摸鱼”,先把水趟浑了,机会就不期而至。根据市场调查公司CNZZ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4月,百度在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已经降至67.21%;360搜索升至第二位,市场份额为14.94%;搜狗依旧位列第三,市场份额为9.15%。
如果360最后真的收购了搜狗,搜索领域的市场格局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也绝非没有可能。
而成立于2005年的宜搜,虽然顶着“全球最大的中文手机搜索引擎”、“最具价值中国移动互联网品牌十强”等诸多的光环,今年以来也陷入了各种负面的消息之中。
先是4月份的裁员风波。据媒体报道,宜搜启动了内部裁员,广告部几乎全部裁撤,从副总裁到业务员被通知走人,涉及人数约上百人。但宜搜CEO随后对媒体表示公司并没进行裁员,广告部门总共人数不到100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宜搜CEO汪溪表示,要向腾讯学习它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宜搜已经跟1万多家APP进行合作,准备迎接移动互联网的下一轮洗牌。
但现实却很骨感。随着全国各地正在上演的代理商跑路、消费者讨款的“一追一逃”游戏,宜搜面临着相当尴尬和被动的局面。
此外,曾经让汪溪引以为豪的“移动顶告”也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据了解,宜搜2008年推出了“移动顶告”产品,主要面向中小企业主出售关键词,并提供WAP建站服务,以“黄金位置广告位、3G时代移动网站”等卖点,在全国各地前后设立了数十家代理商,开拓移动搜索商业市场。
2012年底,宜搜突然终止了“移动顶告”产品拓展,不再发放新的代理资格,而是将重心迁移向移动搜索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汹涌而来,连沉寂了多年的老牌搜索引擎厂商——中搜也重整旗鼓,吹响了进军移动互联网搜索的号角。
据总裁兼CEO陈沛不久前公开发布的中搜2013年移动战略显示,中搜推出了个性化新闻阅读客户端中搜搜悦、企业微博平台中搜v商、企业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搜移动船票、商业应用下载平台中搜应用宝典、中搜第三代搜索移动版等5款产品。
在搜索行业耕耘了多年的“老兵”陈沛表示,看到曾经的“兄弟”企业百度成为搜索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超级巨人时,无比感慨。可见,中搜现在的布局,延续的是一场做了14年的“搜索梦”……阅读更多
作为流量变现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对搜索心怀觊觎之心者并不在少数。但面对该行业颇高的门槛以及强势的百度,真正敢于并可以进入这一领域者并不算多。搜狗、360、宜搜、中搜等都可以说是搜索行业的挑战者。
然而,事实证明,将UC董事长俞永福评论浏览器的话,“浏览器是门好生意,但却并非是好做的生意”,套在搜索的身上同样合适,“搜索是门好生意,但却并非是好做的生意。”
当然,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每个故事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内容。
就搜狗而言,在王小川及其团队多年的努力下,目前搜狗已成为搜狐旗下最为外界看好的资产。而王小川也已为搜狗的未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搜狗号码通、搜狗手机地图、手机浏览器、语音助手等等。尽管如此,但增长的压力已经显现,搜狗的未来也有阴霾笼罩。
去年8月份,360进军搜索时,王小川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搜狗在2010年开始实施“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三级火箭策略,搜狗的流量突飞猛进地增长,成为中国第二大搜索引擎公司。
但如今,搜狗的三级火箭模式已遭遇瓶颈。其中,只有输入法业务处于第一的位置,浏览器与搜索在各自领域只占据第二、第三。而目前搜狗的营收主要来源于浏览器与搜索。
如果没有360的介入,位居国内搜索市场第二的搜狗想要向资本市场讲故事,显然要容易得多。但360综合搜索的上线之后,却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即超过了在搜索市场耕耘多年的搜狗,滑落到第三的搜狗面对资本市场的底气已不是那么充足。
而赶超搜狗的360同样有自己的难题。十年来,一直对搜索心心念念的周鸿祎,再次进军搜索,颇有孤注一掷的意味。低调的进入、不计短期回报的大手笔投入从正反两面凸显出周鸿祎对搜索业务的重视。但360第一季度财报证明,其利润已经收到了极大的影响。更严重的是,如果竞争对手没有大的失误,360的搜索市场份额已很难有较大的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其增长的天花板已伸手可及。
在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移动化成为各个互联网产品必然的发展方向,搜索同样如此。但在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的移动端,如何商业化却是大问题。宜搜的遭遇证明,在移动搜索商业化方面,并非先到先得。如若没有找准方向,或者是方式不对,只能是沦为炮灰。艾瑞咨询分析师王影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搜索在将来虽是刚性需求,但目前的市场空间有限,商业化规模也比较小,宜搜的扩张模式过于急功近利。
2002即进入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中搜曾经有过一段光辉的岁月。一篇题为“对话中搜陈沛:搜索老兵眼中的互联网变局”的文章提到,在PC端,中搜曾为搜狐新浪等门户提供搜索服务,一骑绝尘,黑马一般挑战百度。最终,许多门户开始自己做搜索了,中搜也就落寞了……阅读更多
种种事例显示出,搜索市场并不平静,搜索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此时的搜索市场却又是前所未有的热闹,曾经的失意者卷土重来,一些新的面孔诸如阿里云、云云搜索等也开始出现。这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同样是在去年的内部邮件中,王小川表示,谷歌的成功代表了技术的胜利,360的搜索成绩代表了渠道力量在中国的特殊意义。搜狗是一个技术型的公司,成长的核心推动力是技术。我们未来依然会走“技术+渠道”的平衡发展路线。
从王小川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技术对于搜索的重要性。而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技术之外,渠道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事实上,技术为王与渠道为王一直是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硬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搜索的门槛之高令人望而生畏。
但如今随着诸多新技术的出现,搜索行业在无线搜索、本地化搜索、个性化搜索等方面涌现出新的机遇,这给后来者提供了超越前者的可能。原腾讯搜索业务负责人吴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如果后来者要想超过百度就需要在无线搜索、本地化等方面下大功夫。
面对新的机遇,搜索市场变得前所未有的混乱而热闹。但摆在眼前的事实也证明了挑战的艰巨。
在PC端上,一方面是流量的不断下滑,一方面是坚不可摧的百度。要想从此突破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虽未后来者提供了超越前者的可能,但也使搜索的入口变得多样化。有分析认为,搜索引擎渠道为王与技术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应用为王才是硬道理。这意味着垂直化搜索引擎的崛起。移动应用的爆发,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搜索的习惯,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搜索。当然与传统搜索一样,它们都面临着商业化的难题。
此外,过去的时间里,提倡更加人性化搜索的“第三代搜索”正在悄然兴起,这也被后来者看作进入搜索领域的机遇。但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搜索引擎远未实现智能化,这条路显然还很漫长……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