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通讯 > 业界 > 正文

春节拜年短信成温馨烦恼:手机变“闹钟”
2012-01-24 12:27  新华网  商意盈  我要评论(0)
字号:T|T

“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我的手机就没停过,居然收到了几百条拜年短信,真让人又爱又恨。”在浙江杭州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张先生诉苦说,本想春节睡个好觉,热情洋溢的春节祝福却让手机成了几分钟响一次的闹钟。

在春节互致问候是中国人历来传统。随着信息技术进步,短信拜年以其简单、便捷、富有个性逐渐取代了登门拜年、书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甚至成为部分人春节的首要“任务”。

据统计,全国2011年春节期间短信发送量达300亿条,远远超过2010年的230亿条。而在2009年,春节期间的短信不过才180亿条。仅在2011年除夕当天,北京的手机用户就发送了近10亿条短信,人均发送46条。

陪家人购置新装的绍兴市民钱渔清正趁着逛街空隙回复短信,在她看来,朋友之间要联络感情、同事之间要表示关心,谁的拜年短信都不能少。“本来想着发短信拜年能偷懒,没想到现在却成了多重疲劳,转发疲劳、眼睛疲劳、审美疲劳。”钱渔清说。

同时,内容雷同、屡屡转发复制的“撞衫”短信也让不少市民觉得拜年短信成为一种“骚扰”。有市民埋怨说:“很多拜年短信几乎千篇一律,甚至有人转发时连发送者的名字都不改。”

社会学家杨建华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在春节期间家长带领小辈出门拜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人与人之间任何的沟通形式都不能代替面对面的交流,短信祝福在失去新鲜感的同时,已经难以承载过多的感情含量了。见面道声“过年好”,仍然是最亲切的过年祝福。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拜年短信

责任编辑:谢军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