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华网 陈方 1月5日报道
新的一年,无数职场人重新奔赴工作岗位开始谱写自己的2013。然而,FIT输入法作者、广州新点科联合创始人冯华君却再也无法回到自己酷爱的工作当中,身患癌症、年仅31岁的冯华君最终没能捱过2012年的冬季。
生命的骤然消失总是让人唏嘘不已,而这样的悲剧在IT领域已发生多次。
数据显示,IT领域已成“过劳死”重灾区,且平均年龄只有37.9岁。从高管到底层的程序员,一幕幕生命消逝的悲剧昭示出,光鲜亮丽的IT业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劳累与辛酸。
接二连三的悲剧俨然已使IT业成了公认的生命危地。
追梦人
冯华君,一个执着于年少梦想的程序开发员,此时已永远地离开了纷纷扰扰的世界,离开了自己酷爱的程序开发工作。
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冯华君接触到了苹果的产品,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十年果粉生涯。毕业后,在自己的刻苦研究与同学的推荐下,进入了苹果电脑广州分公司作技术支持,对冯华君来说,这无疑是一段快乐、美好的时光。冯华君对苹果公司的狂热非同一般,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作为骨灰级的苹果粉,他可以原谅苹果的各种错误。
后来,由于没能转做中文相关开发的工作,冯华君最终选择离开了苹果。但年少时的梦想并未就此断掉。2006年,他个人开发了用于苹果电脑操作系统的中文输入法“FIT”。这一程序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后来在为别人做软件代工的过程中找到了创业的感觉,躁动已久的激情终于爆发,2008年,他与校友吴晓丹成立广州顺科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开发用于iPhone的中文输入法“WeFIT”,免费提供给用户。2010年公司更名为新点科技,随后,开发了微博第三方客户端FIT随享、FIT写字板、FIT便签等产品。
冯华君最让人动容的是其对年少梦想的执着以及在疾病重压下的积极乐观。
一路走来,冯华君曾亲眼目睹了身边的人对最初梦想的背弃,为此伤感不已地他却从未放慢自己追逐梦想的脚步,他始终是一个在路上的行者。
“没有进电脑提高班,没有考上计算机系,但还是没有忘记年少的兴趣和梦想,执意要成为一个程序员,做出不入俗流的作品。多年努力,错过了成为戴志康的机会,但总算做出了一些让自己觉得骄傲的东西,如果算是贴牌产品,累计怕有近千万人用过我和我的兄弟们开发。”冯华君这样评价自己。
虽身患重病,但冯华君依然乐观地面地生活,向外界传递着自己的正能量。一程序员在得知华君病逝的消息时满是悲哀地表示,我无法理解华君的乐观。我自己得了糖尿病以后,世界就已经跟崩塌了一样,甚至不想去医院,不想却检查血糖,唯一坚持的就是吃药。天天都在想,有一天我会死吧,会死在30多岁吧。
冯华君说,相信只要保持积极勇敢开放的心态,继续努力探索,就不会永远呆在困顿的此岸。
然而,这位喜欢像王小波这样的作家,像新周刊这样的杂志,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电影,像爱因斯坦一样正直的学人的追梦人,他的生命最终在寒冷与无奈中结束。
“一身豪情壮志铁傲骨,原来英雄是孤单”,冯华君生命中的最后一条微博却也是满是落寞与无奈。死亡面前,纵使英雄也难奈何。
危地IT业
近年来,IT领域接二连三发生的人员猝死事件,早已使IT业成为外界眼中公认的生命危地。
作为IT业的一员,冯华君的早逝再次引发业内及网友对IT从业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长期面对电脑,大部分的IT从业人员都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有着不解之缘。此外,由于工作强度大、长期的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规律等因素的影响,不少IT从业人员还会出现胃部、心理方面的疾病。因此,我们在这里再次呼吁,请大家健康生活,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定期做体检,并且适当减压,请珍重自己的生命。
事实上,近年来,IT从业者死亡事件的不断发生,已引起IT行业人的反思。此前,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曾在微博中表示,刘永红、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在凌志军的《联想风云》里,有这样一段描述:2004年的某一天,柳传志到医院看病,却从曾为自己看过病的大夫那里,看到一串名字和一串疾病:血压高、心脏病、脑血栓、肝功能“小三阳”……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过了三年,他的年轻经理们几乎个个拖一身疾病,还都有同一个症状:晚上失眠,好不容易睡一会,还做梦,梦里全是公司的事。事后,柳传志在公司的新春联欢会上,发表了颇富人情味的一次演讲,会上,他哽咽着要求大家一定要保重身体。
然而,无论是外界的关切之声还是行业本身的反思都无济于事,IT业仍然按照自己的规律高速地运转着,悲剧的种子从未铲除,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不幸者会是谁!
从高管到底层的程序员,IT业从不缺乏死亡的悲剧。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多位高管遭遇了早逝的命运,网易代理CEO孙德棣、前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东软集团嵌入式软件事业部大连开发中心副主任张东、腾讯网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用友软件首席运营官黄骁俭、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凤凰网总编辑吴征……这些行业精英的生命已过早地消耗殆尽。
高管尚且如此,程序员中更加不缺乏死亡案例。华为的胡新宇、酷6的罗耀明、百度的林海韬……一个个年轻的生命还未来得及享受收获的喜悦,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接二连三的悲剧不断刻绘着IT业的危地形象,IT业光鲜亮丽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
即使没有死亡的威胁,IT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是一大问题,一般来说,几年的打拼后,各种疾病便会找上门来,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相关报道称,一主题为“互联网从业者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98%的互联网从业者感觉身体健康度有所下降,八成以上认为从事互联网行业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其中61%的被调查者因从事互联网行业产生颈椎、手腕疼痛和腰肌劳损等问题,超过半数从业者常感觉体困易倦、免疫力明显下降。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IT业的危地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IT产业的飞速发展及瞬息万变所造成的,在这个行业中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自然也难以摆脱压力的束缚。
据了解,IT产业有三个著名的定律,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和反摩尔定律,《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博士指出,这三个定律描述了IT产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规律。
一直以来,计算机行业就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高速运转着,无论是硬件行业还是软件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另一方面作为高科技行业,它所面临的高风险也不容许其放缓步伐。
生命的消逝让人沉痛,企业的倒下同样让人唏嘘不已,IT业的发展史上,有诸多曾盛极一时的企业终因赶不上发展的潮流而退出历史舞台,更有数不清的小企业还未来得及崭露头角就已被潮流淹没,留下来的也是九死一生。
高压力与高风险决定了光鲜亮丽并非IT业的唯一面孔。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将背负非同一般的压力。
另一种责任
虽然,IT业本身的高压力与“过劳死”事件的频发以及从业人员整体较差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无关系,然而,IT从业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忽视也是一大问题。
高强度工作压力下,IT从业人员已对吃泡面、过量喝咖啡、喝水少、久坐不动、熬夜加班等不良生活方式习以为常。然而,长时间积累下来,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却会成为潜伏的健康杀手。
在对工作全力以赴的同时,IT从业人员还应注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真正从心底重视自身健康。
生命当中除了工作,显然还有更多值得我们付出的事情。
一个当了爹的程序员曾写过这样一段充满感性的话:程序员这种以咖啡因为动力、经常加班加点、动不动就最后决战的职业是不逊于你以一句‘我要回家和孩子吃饭’就能应付的。的确是这样。对于我,这是一个‘什么更重要’的问题,我有一个简单的理由,如果你把工作搞砸了,你总可以再另找一个工作,但如果你把家庭关系搞砸了,特别是跟孩子的关系,你永远无法弥补,你会一辈子背负这个债务。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这个“当了爹”的程序员的观点。然而,这最起码是个启示,人的一生要担负很多责任,对工作的责任不可推卸,对家庭、对亲人的责任同样不可忽视。
知识拓展:
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主要内容是,每18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番,也就是说,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18个月价钱会降一半。几十年来IT行业的发展始终遵循着摩尔定律预测的速度。
安迪—比尔定律讲的是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硬件的动力。通俗讲即是,新的软件把硬件提升带来的好处全部用光,从而迫使用户更新机器。该定律将原本属于耐用消费品的电脑、手机等商品变成了消耗性上商品,刺激着整个IT领域的发展。
反摩尔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IT公司如果今天和18个月前卖掉同样多的、同样的产品,它的营业额就要下降一半。该定律逼着所有的硬件设备公司必须赶上摩尔定律规定的更新速度,并不断寻求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因为任何一个技术发展赶不上摩尔定律要求的公司,用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相关报道:
- 变局之年离职潮:盘点千亿级IT公司高管变动2012-11-21
- IT未来十年枯荣变数:摩尔定律与消费主义2012-08-02
- 第一代90后IT毕业生:想做马云 不想做IT民工2012-07-09
- IT业现代强盗大亨:能够实现的就要去实现2012-07-09
- 软硬件一体化模式席卷IT业:厂商策略各有不同2012-07-06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