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硬件数码 > 硬件评测 > 笔记本 > 正文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2013-01-17 15:07  中关村在线    我要评论(0)
字号:T|T

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2013)于美国时间1月8日在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中关村在线前方10人报道团队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为你24小时不间断直播报道展会盛况。

作为前方报道团的一名让我很是兴奋,出发前准备好自己在报道现场使用的装备,由于本人目前使用的是一台14英寸的笔 记本,随身携带实在不方便,展会报道要兼顾轻便,长续航,外观嘛,作为国际的展会自然要更炫酷一点才对得起自己吧。经过多方比较我向索尼借来了目前较为火 热的DUO11,为什么呢?下面一一为大家解释。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索尼DUO11飞行体验

有人会说带ipad岂不是更方便?其实在iPad 上打字是很难受的,平板电脑没有实体键盘,靠触摸屏的虚拟键盘进行文字输入,这个过程中没有物理反馈,所以几乎没什么人愿意在平板上工作。索尼 DUO 11 上的实体键盘就比较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当我们进行大量的文字录入的时候,用实体键盘会自然会非常亲切。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飞机的小桌板虽小但是DUO11施展自如

索尼 DUO 11 的屏幕为 11.6 英寸,留给键盘区的面积并不大,舍去了触控板让键盘的尺寸和键间距保持的比较合理,短键程的按键在打字时会有一些局促,而由于没有了掌托,这样在打字时, 手腕只能放在桌子上,但是极大的节省了空间,毕竟不是在家里的电脑桌上使用,在外面拮据的空间里DUO11表现极其优秀。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原来玄关在这 DUO11独特的滑盖设计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键盘输入不给力看我直接手写输入

为什么说 DUO 11 是一个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办公的设备呢?这并不是相对于平板电脑来说的,DUO 11 几乎用到了我们常见的所有输入设备,触控面板、虚拟键盘、陀螺仪(相当于立体鼠标)、麦克风(语音录入)、摄像头(拍照、扫描、结合Win8体感),这些 平板电脑上常见的输入设备,而DUO 11 还拥有实体键盘、光学轨迹球、N-trig 触控笔,如果加上外接鼠标,在 DUO 11 上的输入设备多达惊人的 9 种。

DUO11随带的N-trig 触控笔与以往的触控笔也不同,支持多点操作意味着可以同时使用笔触和指触,而 256 级的压力感应则可以让书写更加精准,更适合绘画、签名等一些更细微的操作。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平躺输入貌似更加舒适

索尼DUO11除了键盘输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虚拟键盘进行文字输入,这和平板电脑的体验没有太大的区别,和 iPad一样,屏幕在重力感应下可以自动旋转,竖置时也可以输入,虚拟键盘也可以拆分成两部分,利用两个拇指像发短信一样录入文字,虚拟按键在点击后会浮 出放大,而嗒嗒的模拟按键声也很好听。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办公完毕来体验一把WIN8 metro界面吧

无论是 iOS、Andriod 还是 Windows 8 的动态磁贴,都是针对触屏进行优化的界面,我们常用的工作应用程序都不支持,即使有相应版本体验也比较差,不过 Windows 8 可以切换到经典 Windows 界面,在我们熟悉的 PC 环境下工作,配合鼠标和键盘,平板电脑立刻变成了台个人PC。

滑盖变形超极本 索尼DUO11 CES深度体验

看看CES 2013展会上的DUO11 是不是很酷

其次,我对这款本本的续航时间也比较满意,我每天一半时间在拍照

经过一周的使用,CES 报道已接近尾声,现在我来谈谈对于索尼DUO11的使用感受,作为办公拥挤,自带读卡器和网线接口真的非常重要,性能方面DUO11可以说完全满足了用户 在任何性能方面的要求,毕竟I7处理器的性能实在强大,另外在续航方面DUO11的表现属于正常吧,5小时的续航足矣满足我在会场的半天的工作需求,毕竟 中午还有午餐时间可以充电,不过如果想满足一天的续航,用户还得随身携带一款电池了。

另外在发热方面DUO11控制的还不错,由于内部构造就是超极本的构架,机身预留诸多散热孔,还内置了散热风扇,实际使用机身能够保持比较清凉的触感,只有平板模式使用下机身有少许的温热。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索尼DUO11 变形超极本

责任编辑:晏井浩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