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的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恶意扣费类、偷跑流量类与手机ROM(存放手机固件代码的存储器)内置病毒激增,许多工具类应用开始通过ROM渠道大肆泛滥传播。针对智能手机预装未经用户允许收集用户信息软件的问题,工信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明令要求“不得预置五大类软件”,

移动智能终端应当符合《移动智能终端安全能力技术要求》通信行业标准的一级安全能力要求,并要求生产企业不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预置具有以下性质的应用软件:一是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个人信息的;二是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三是影响移动智能终端正常功能或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四是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禁止发布、传播的信息内容的;五是其他侵害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及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改通知在正式执行之前,为企业预留半年过渡期,该规定将于2013年11月1日正式执行。

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五类软件虽然在一些正规手机中存在,但更多的存在于国内的山寨机和水货机市场的手机中。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山寨机和水货机在出货前就被“刷机”植入吸费、流氓推广木马等,而由于已嵌入系统底层,很难通过常规方式卸载清除。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水货手机后通常选择“ROOT”、“刷机”等操作,来获得中文菜单或升级到最新版本。不过,据手机维修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些销售山寨机和水货机的商家可能会在“刷机”时植入ROM病毒,这样用户将来使用时就会再来购买杀毒服务或者前来维修,商家则可以以硬件有问题为由让消费者更换硬件,实现“二次消费”。

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细则出台,比如约束手机生产商不得预置,通过何种方式检测等等。资深IT行业评论人李桦建议,在规定执行前,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手机后,应及时安装相关安全软件,使用时养成不上网即关闭数据流量开关功能的习惯。此外,尽量不要购买水货手机,也要减少从论坛直接下载手机ROM包进行刷机,谨防被“刷机”植入木马,许多用户购机后会因为各种原因进行刷机操作,导致刷机染毒的几率大大增加,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刷入手机的ROM系统要在正规渠道进行下载,如ROM之家等带有病毒检测功能的ROM市场,从非正规渠道下载的ROM系统要使用刷机精灵等带有病毒检测功能的刷机工具进行刷机操作。从论坛直接下载刷入的ROM往往会增大手机染毒几率,消费者要慎重使用,一旦发现手机使用中出现恶意扣费或偷跑流量的异常情况应及时使用腾讯手机管家等安全软件对手机进行安全检测,避免手机中毒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