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哈尔滨4月22日电(记者李丽云)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期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在国际上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为我国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相关研究论文4月20日发表在《科学通报》2013年最新一期英文版上。
该研究表明,新型H7N9流感病毒是不同来源病毒的重组病毒,它的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禽流感病毒,而HA和NA基因来源尚不明确。研究发现, H7N9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获得了部分人流感病毒特征的突变,病毒在感染人后获得了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适应性突变,这些可能与该病毒对人的感染和致死能力有关。
3月31日,国家卫计委公布了上海和安徽出现的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病例。该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快速做出反应,在上海、安徽的活禽市场和养殖场采集病原学样品970份,检测出20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基因序列分析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的各个基因片段与H7N9人体分离株高度同源,证明了导致人感染和致死的H7N9流感病毒可能来源于同一时期家禽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病毒都分离自活禽市场采集的样品,所有养殖场样品均为阴性,证明了新型H7N9病毒可能是在活禽市场产生。
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建议下,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关闭了上海活禽市场,以切断病毒传播的来源。为有效控制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该实验室还迅速行动,分赴各地开展主动监测,彻夜进行实验室诊断、病毒分离与基因序列比对,并向全国兽医疾病控制部门及时提供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RT-PCR诊断试剂盒及标准诊断抗原和血清。
该参考实验室目前储备有H7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疫苗,该疫苗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正在评估中,参考实验室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加紧研制专门针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表示,当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头,因此应加强活禽市场H7N9病毒的检测,强化和落实活禽市场的管理制度,阻止病毒由活禽市场向家禽养殖场传播。此外,应深入开展H7N9病毒的致病性、传播能力及致病机理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科技日报》 2013-03-23 (一版)
相关报道:
- 国家病毒中心:警惕带病毒邮件蠕虫新变种2014-06-03
- 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发现恶意木马新变种2014-05-04
- “舌尖病毒” 专坑吃货 造成流量资费损耗2014-04-28
- 声波病毒:拔网线照常攻击 通过耳机盗取数据2014-03-06
- FBI发招标公告:2500万美元采购木马病毒2014-02-11
本类最新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新闻图片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