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中心 > 产经 > 产经滚动 > 正文

中储粮棉接连失火暴高库存风险:收太多管不过来
2013-07-05 15:28  经济参考报  白田田  我要评论()
字号:T|T

距中储粮直属库失火仅一个多月,中储棉委托的收储仓库再次发生火灾。中储棉总公司4日晚间给《经济参考报》记者的回复对事故原因暂未给出明确解释,只是表示事故发生时当地突发强雷电灾害性天气,山西省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正在对具体事故原因和经济损失进行调查核实,具体事故原因待调查组发布。

据了解,发生火灾的是山西省棉麻公司侯马采购供应站,过火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据了解,该代储库共有10座棉库,库存约3.6万吨棉花,其中露天垛堆放约1.7万吨。

“中储棉和侯马采购供应站之间是合同关系。”中储棉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直属库的库容不够,中储棉委托侯马采购供应站代为保管国家储备棉,双方签定了仓储合同,而代储库是安全责任的主体。

事实上,此次大火距离中储棉总公司启动“安全大检查”不到一周时间。6月26日,中储棉总公司专门召开2013年度年中安全大检查动员及培训会议,强调要把集中开展年中安全大检查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来抓,进行细致、彻底的安全大检查。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马文峰认为,国家储备收得太多,以至于“管不过来”,导致各种问题出现,“棉花和粮食都收到了国家手里,反而不安全了”。

近年来,随着托市收购价格的不断提高,棉花和粮食等农产品的国家储备库存不断提高。据棉花行业人士介绍,经过过去两个棉花年度,库存估计增加了800万吨,且在下一年度(2013/2014年度)将继续增加。国内目前估计有1000万吨棉花库存,相当于一年用量的1.25倍。

无独有偶。5月31日中储粮总公司所属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的火灾同样暴露出“超额储备”的问题。当时直属库库内共储存各类政策性粮食14.7万吨,而固定仓容仅为7.6万吨,发生火灾的同样是露天垛堆。

“说是国家收储,实际上没有主体 , 储 备 粮 食 和 棉 花 成 为 ‘ 唐 僧肉’,却没人承担责任。”马文峰认为,非战略性的农产品储备应该逐步市场化,交由市场化的主体进行收购,这些主体在收购时都能得到农发行的政策性贷款利率,但收购的农产品归自己所有并承担相应责任。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中储粮

责任编辑:任光飞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参与评论

本类最热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备11016551号-2  苏公网安备 32132202000111号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