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盈利不再是梦?
回顾国内厂商进军电子书市场的情况,用户体验差是导致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
无疑,电子书内容的丰富程度、优劣情况将直接决定用户的购买意向。但很多厂商却在内容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售卖硬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直接使他们失去了用户的信任,也使尚处培育期的市场受到了极大地损害。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曾专门提到,电子书原创内容不足,而在内容缺乏的情况下,厂商强行卖硬件造成了对市场环境的破坏。
有分析指出,目前全国大约有580多家出版社,数千家民营工作室,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作者,他们分别掌握着数字出版的权利。没有他们的授权,任何网上出版都寸步难行。一般而言,电子书的价格要低于纸质书,如果与终端厂商之间不能达成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很难指望出版社会积极配合。
但某些互联网企业却在未与出版社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自行打出电子书免费牌。结果可想而知,这一疯狂的行动很快即被出版社叫停,他们的诉求简单而明确,掌握定价权,控制自身的触网速度。
国内厂商在电子书领域走得太急了!
而在与国内出版社的沟通上,亚马逊则有较大突破。白驹逸认为,电子书并不一定会冲击到传统纸质书的销量。根据白驹逸的说法,亚马逊会给予愿意合作的传统出版社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同步发行畅销书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图书,将在很好的位置对其进行展示,往往电子书销售的好,也会带动纸质书的销量。目前,一些比较活跃的出版社如中信、魔铁等几乎都是新书和电子书同时发售。
与出版社的合作,直接带动了亚马逊Kindle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让外界看到了互联网企业“不靠硬件赚钱,而靠内容盈利”模式在电子书领域的可行性。
结语:
亚马逊CEO贝索斯曾对媒体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真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完全整合的媒体服务。硬件是此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也仅是一部分而已。我们不从你购买的设备中盈利,我们会在你使用它的时候赚钱。
不靠硬件赚钱,而内容盈利,是互联网企业进军硬件领域时打出的一致标语,但却鲜有成功者,Kindle业务盈利无疑让外界看到了希望。
相关报道:
- 亚马逊中国新契机:Kindle入华半年盈利2013-12-16
- Kindle Fire HDX 8.9评测 最好的平板之一2013-12-16
- Kindle的中国之旅:正规军的步子迈在石堆里2013-12-13
- 第二代paperwhite在中国开卖:售价899元2013-12-10
- Kindle生态系统或为最被低估移动平台2013-12-03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