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业界 > 评论 > 正文

Kindle入华半年:内容盈利不再是梦(2)
2013-12-16 18:28  牛华网  陈淑垒  我要评论(0)
字号:T|T

内容盈利不再是梦?

回顾国内厂商进军电子书市场的情况,用户体验差是导致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

无疑,电子书内容的丰富程度、优劣情况将直接决定用户的购买意向。但很多厂商却在内容并不完善的情况下,强行售卖硬件,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直接使他们失去了用户的信任,也使尚处培育期的市场受到了极大地损害。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曾专门提到,电子书原创内容不足,而在内容缺乏的情况下,厂商强行卖硬件造成了对市场环境的破坏。

有分析指出,目前全国大约有580多家出版社,数千家民营工作室,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作者,他们分别掌握着数字出版的权利。没有他们的授权,任何网上出版都寸步难行。一般而言,电子书的价格要低于纸质书,如果与终端厂商之间不能达成相对平衡的利益关系,很难指望出版社会积极配合。

但某些互联网企业却在未与出版社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自行打出电子书免费牌。结果可想而知,这一疯狂的行动很快即被出版社叫停,他们的诉求简单而明确,掌握定价权,控制自身的触网速度。

国内厂商在电子书领域走得太急了!

而在与国内出版社的沟通上,亚马逊则有较大突破。白驹逸认为,电子书并不一定会冲击到传统纸质书的销量。根据白驹逸的说法,亚马逊会给予愿意合作的传统出版社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同步发行畅销书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图书,将在很好的位置对其进行展示,往往电子书销售的好,也会带动纸质书的销量。目前,一些比较活跃的出版社如中信、魔铁等几乎都是新书和电子书同时发售。

与出版社的合作,直接带动了亚马逊Kindle业务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也让外界看到了互联网企业“不靠硬件赚钱,而靠内容盈利”模式在电子书领域的可行性。

结语:

亚马逊CEO贝索斯曾对媒体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真正在建造的是一个完全整合的媒体服务。硬件是此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但也仅是一部分而已。我们不从你购买的设备中盈利,我们会在你使用它的时候赚钱。

不靠硬件赚钱,而内容盈利,是互联网企业进军硬件领域时打出的一致标语,但却鲜有成功者,Kindle业务盈利无疑让外界看到了希望。

新闻热线:010-68947455

关键词: Kindle

责任编辑:任光飞

匿名发表 

快速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牛华网保持中立。

科技视界

网站地图

牛华网

华军下载 | 牛华网 | 盒子 | pcsoft | 论坛

实用工具

关于我们 | 新闻投稿 | 软件发布 | 版权声明 | 意见建议 | 网站地图 | 友情连接 | RSS订阅 | 总编信箱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苏ICP证编号 B2-20090274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2012 newhua.com 牛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