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译自《赫芬顿邮报》,作者:丹·利昂斯
从近日刚任命新 CEO 的微软身上,苹果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教训一:无人可以永远为王。现在人们很难想象,1990 年代的微软不仅是 IT 霸主,也令人胆战心惊。1997 年我在《纽约时报杂志》上撰文,引用软件小公司“萤火虫”的 CEO 麦克斯·梅特拉说的一段话:
“当今软件业的现实是,如果你找到某样能让你暴富的东西,微软就会想把它抢走。我们能做的只是和他们会面,尽量弄清他们想对我们干什么、何时下手。如果他们想杀死你,你就活不了。”10 个月后,他的公司就被微软收购,从此再无音讯。
目前苹果对移动设备的主宰,远不如当初微软对 PC 市场的垄断(一度高达 95%);它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 15%和 34%。不过市占率并非全貌,事实是苹果进入早,做得比其他公司更好,因此占据了有利地位。它还一度跃居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今天苹果的业绩仍让同行嫉妒:上季度营收 580 亿美元,净利润 130 亿,利润率高达 23%。
不过,历史证明谁也无法永保第一。微软实施恐怖统治之前,IBM对 IT 顾客的控制更甚。索尼、DEC 和 Sun 微系统都曾称霸一时,但后两家如今几乎无人听说。原因是事情在不断变化,当新技术到来时,无法应变的领先者将失去王位。
教训二:封闭必然导致灾难。过去微软提供的服务只能运行于自家操作系统,现在它的云业务“Azure”却兼容一切。纳德拉曾任该部门负责人。去年他有一次用 Mac 电脑上台演示,让同行大跌眼镜。
苹果一向只用自家的东西,声称目的是让你获得完美体验。果粉也觉得微软封闭是出于自私,苹果却是太在乎顾客。
事实上,企业在地位低下时都会开放,因为别无选择。一旦爬到塔顶,它们就开始封闭。IBM、微软、Sun 和当今的苹果莫不如此—趁着自己还能欺负顾客。
为何会这样?因为它们难以自制,因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企业无法抗拒从顾客身上榨取尽可能多金钱的欲望。但强盛的公司一旦开始锁住顾客,就为自己的毁灭播下种子。
相关报道:
- 微软扩充Windows Phone阵营 联想富士康加盟2014-02-24
- 微软证实Facebook Messenger将登陆WP平台2014-02-24
- 传微软为低价Win8.1电脑削减70%授权费2014-02-22
- 台湾零售商透露:中国版Xbox One10月发售2014-02-21
- 微软更新安卓版Bing搜索 带来数项Bug修复2014-02-21
本类最新
科技视界
要闻推荐
今日视点
热点专题
- 新闻排行
- 评测排行